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65366发布日期:2020-07-31 20:45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驱动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同轴式电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同轴式电驱动装置通常包括电动机,以及差速装置与电动机基本同轴配置的减速器,转子轴为中空轴,且由于减速器配置在电动机的一侧,因此还设有一穿过转子轴的内腔里的中间传动轴,其结构可参阅图1所示。

现有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问题:转子轴一端制有输入小齿轮,且沿着转子轴依次安设有前轴承,转子和后轴承,由于输入小齿轮的外径搭于前轴承的内径,且前轴承装配在输入小齿轮和转子之间,必须先将按先后顺序依次将前轴承、转子和右轴承装配到转子轴上,这使得中空的转子轴的外径受到前轴承内径的限制,从而其壁厚较薄,转子与转子轴的连接方式也必须特别选择,故可装配性较差;中空的转子轴壁厚较薄且较长,故可制造性较差。因此,还期待提供一种同轴式电驱动装置,能够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方面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改善了可装配性和/或可制造性的电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驱动装置,其主要特点是,包括:前轴承,所述前轴承为剖分式轴承;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由所述前轴承支撑;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接在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所述前轴承为剖分式四点接触球轴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所述前轴承包括外圈、滚珠、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同轴相邻设置,所述滚珠设于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内圈设于所述输入齿轮的输入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所述第二内圈设于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内圈与所述第二内圈通过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通过采用剖分轴承作为前轴承,使得转子轴的外径不再受制于前轴承内径,转子轴的壁厚也可以增大,转子轴与转子的连接方式并不需要特别选择,因此改善了可装配性和/或可制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电驱动装置

10前轴承

11外圈

12滚珠

131第一内圈

132第二内圈

133螺栓

20转子轴

201输出端

30输入齿轮

301输入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应理解,实施例仅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涉及的电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2,电驱动装置100,包括:前轴承10,其为剖分式轴承;转子轴20,其输出端201由前轴承10支撑;输入齿轮30,其固接在转子轴20的输出端201。

电驱动装置100通过采用剖分轴承作为前轴承10,使得转子轴20的外径不再受制于前轴承10的内径,转子轴20的壁厚也可以增大,转子轴20与转子的连接方式并不需要特别选择,可采用常规的连接方式,因此改善了可装配性和/或可制造性。

前轴承10为剖分式四点接触球轴承。四点接触球轴承可以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极限转速与深沟球轴承相当,可以满足承载的需求,但并不以此为限制,其他类型的球轴承,例如深沟球轴承也是可以的。

前轴承10包括外圈11、滚珠12、第一内圈131和第二内圈132;第一内圈131和第二内圈132同轴相邻设置,滚珠12设于外圈11与第一内圈131和第二内圈132之间。即前轴承10是内圈剖分式轴承。前轴承10也可以是外圈剖分式轴承。当采用外圈剖分式轴承,其外圈的内径应大于输入齿轮30的直径,且采用剖分式的保持架,如此易于装配和拆卸。

第一内圈131设于输入齿轮30的输入端301。即第一内圈131集成在输入齿轮30的输入端301,两者为一体构件,并在其上加工出相应的一部分滚道。

第二内圈132设于转子轴20的输出端201。即第二内圈132集成在转子轴20的输出端201,两者为一体构件,并在其上加工出相应的另一部分滚道,两部分滚道构成了完整的内圈滚道。

第一内圈131与第二内圈132通过螺栓133连接。即输入齿轮30与转子轴20通过螺栓133连接,这在将内圈集成到输入齿轮30和转子轴20上时,也增加了壁厚,使得设置螺栓孔并通过螺栓133进行连接成为可能。螺栓133也用于调节前轴承10的预紧力。其他连接方式,例如挡圈也是可以的,并不以此为限制。

基于这种集成的内圈剖分式轴承,前轴承10可以与转子轴20以及转子等装配好后再装入到定子内腔里,也可以是前轴承10的一部分与转子轴20以及转子等装配好后再装入到定子内腔里,然后再将第一内圈131或输入齿轮30通过螺栓133安装到第二内圈132或转子轴20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安装方法,并不以此为限制。

这种集成的内圈剖分式轴承,将第一内圈131或输入齿轮30的初加工件通过螺栓133安装到第二内圈132或转子轴20的初加工件上后再精加工到位,如此可保证滚道与转子轴20具有优良的同轴度。对于支撑转子轴20的后轴承,也可以采用类似的集成的内圈剖分式轴承,即其中一个内圈与转子轴20集成为一体构件,且采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则可以一次装夹保证两个轴承滚道与转子轴20的同轴度,从而提高电驱动装置的nv(noiseandvibration,噪音与振动)性能。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覆盖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所有改变和修改。这些改变和修改不应被认为是脱离了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并且所有诸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修改均应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置包括:

前轴承,所述前轴承为剖分式轴承;

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由所述前轴承支撑;

输入齿轮,所述输入齿轮固接在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为剖分式四点接触球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轴承包括外圈、滚珠、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同轴相邻设置,所述滚珠设于所述外圈与所述第一内圈和第二内圈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设于所述输入齿轮的输入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圈设于所述转子轴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圈与所述第二内圈通过螺栓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驱动装置,其中,包括:前轴承,前轴承为剖分式轴承;转子轴,转子轴的输出端由前轴承支撑;输入齿轮,输入齿轮固接在转子轴的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电驱动装置,通过采用剖分轴承作为前轴承,使得转子轴的外径不再受制于前轴承内径,转子轴的壁厚也可以增大,转子轴与转子的连接方式并不需要特别选择,因此改善了可装配性和/或可制造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华红;夏承钢;孙江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中科深江电动车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