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78965发布日期:2021-09-25 11:34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


背景技术:

2.针对热失控防护,电动汽车三项强制性国标已经于2020年5月12日正式发布,实施时间从2021年1月1日起,国内目前热失控方案均还在一个探索的阶段,或者说已经初探端倪,真正在量产车型上应用的热失控方案尚未披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大云母板、第二大云母板和云母模组,所述云母模组包括六块小云母板、一条第一夹心云母卷和两条第二夹心云母卷,所述第一大云母板和第二大云母板对称设置于流道结构的前后两端,所述小云母板位于第一大云母板和第二大云母板之间,所述小云母板呈三行两列阵列状分布,左右两列的所述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一夹心云母卷连接,前后两行的所述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二夹心云母卷连接,所述第一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三夹心云母卷连接,所述第二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四夹心云母卷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大云母板的前端设有第一金云母卷,所述第二大云母板的后端设有第二金云母卷。
7.进一步地,所述云母模组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三金云母卷。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大云母板和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大云母板的右侧各设有一条第四金云母卷,所述第二大云母板的左侧设有第五金云母卷,所述第五金云母卷沿左右方向展开,所述第五金云母卷的左侧相对于云母模组的左侧靠右设置。
9.进一步地,所述云母模组、第一大云母板、第二大云母板的厚度均为1mm,所述第一金云母卷和第二金云母卷的厚度为0.8mm,所述第三金云母卷、第四金云母卷和第五金云母卷的厚度为0.6mm,所述第一夹心云母卷、第二夹心云母卷、第三夹心云母卷和第四夹心云母卷的厚度为0.6mm。
10.本实用新型针对热失控热量冲击不同,选用不同厚度的材料,电池系统与整车配合以及上盖配合处局部增加防火系统,减小对整车以及上盖的结构影响;与整体式设计相比,分布式设计使得耦合度适度降低,装配更加灵活,具有良好的拓展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13.附图标记:
14.1第一大云母板2第二大云母板3小云母板
15.4第一夹心云母卷5第二夹心云母卷6第三夹心云母卷7第四夹心云母卷
16.8第一金云母卷9第二金云母卷10第三金云母卷11第四金云母卷
17.12第五金云母卷。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第一大云母板1、第二大云母板2和云母模组,所述云母模组包括六块小云母板3、一条第一夹心云母卷4和两条第二夹心云母卷5,所述第一大云母板1和第二大云母板2对称设置于流道结构的前后两端,所述小云母板3位于第一大云母板1和第二大云母板2之间,所述小云母板3呈三行两列阵列状分布,左右两列的所述小云母板3之间通过第一夹心云母卷4连接,前后两行的所述小云母板3之间通过第二夹心云母卷5连接,所述第一大云母板1与小云母板3之间通过第三夹心云母卷6连接,所述第二大云母板2与小云母板3之间通过第四夹心云母卷7连接。
20.所述第一大云母板1的前端设有第一金云母卷8,所述第二大云母板2的后端设有第二金云母卷9,所述云母模组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三金云母卷10,所述第一大云母板1和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大云母板2的右侧各设有一条第四金云母卷11,所述第二大云母板2的左侧设有第五金云母卷12,所述第五金云母卷12沿左右方向展开,所述第五金云母卷12的左侧相对于云母模组的左侧靠右设置。
21.具体实施时,该结构主要由大小两款云母板组成,厚度均为1mm,数量分别为2和6,该结构包括五款金云母卷,所述第一金云母卷8和第二金云母卷9的厚度为0.8mm,第三金云母卷10、第四金云母卷11和第五金云母卷12的厚度为0.6mm,该结构还包括四款夹心云母卷,厚度为0.6mm,局部2.6mm。
22.其中,云母板主要覆盖电池系统内电池单体z向方位,金云母卷主要覆盖电池系统内电池单体x向方位(车辆前进方向)和y向(车辆左右方向),作为热失控冲击较为强烈的x向,使用更厚的金云母卷以保证安全。
23.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步骤如下:
24.步骤1、将第四夹心云母卷7的胶条离型纸撕掉,贴在电池系统中间两列模组(小云母板3)中间,非折边部分不弯曲;
25.步骤2、将第一金云母卷8胶条离型纸撕掉,贴在第一大云母板1的前端,云母卷折弯处与边角对齐;
26.步骤3、安装第一夹心云母卷4、第二夹心云母卷5和第三夹心云母卷6,确保背胶完整覆盖至云母板的上盖上;
27.步骤4、将第二金云母卷9胶条离型纸撕掉,贴在第二大云母板2的后端,云母卷折弯处与边角对齐;
28.步骤5、安装两块大云母板和六块小云母板3,该处主要起结构支撑作用
29.步骤6、安装第三金云母卷10和第四金云母卷11,保证与步骤5安装的云母板贴合,折弯处与边线对齐;
30.步骤7、安装第五金云母卷12,第五金云母卷12不超出云母模组的外边界,且覆盖住高压安装点。
31.本结构中,云母板主要作用在于结构支撑,同时兼顾防火性能,保证在15分钟内不被烧穿且冷面温度在500℃以下(1000℃高速射流乙炔火焰冲击下);金云母卷主要作用在于为电池系统提供防火性能,要求与云母板相同;夹心云母卷主要作用在于为整车提供防火性能兼顾电池系统防火性能,防火性能要求同上,此外与整车装配部分,额外增加防火系统,防火系统主体为2mm防火毡并附加双层0.3mm金云母卷。
32.本结构中,云母模组按照x向布置,若云母模组的两端发生热失控,空气流首先对前后两端的第一金云母卷8和第二金云母卷9产生冲击,而后向两侧产生冲击,若云母模组的中间部位发生热失控,空气流首先对整车或者上盖产生冲击,而后以极快速度分散。
3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大云母板、第二大云母板和云母模组,所述云母模组包括六块小云母板、一条第一夹心云母卷和两条第二夹心云母卷,所述第一大云母板和第二大云母板对称设置于流道结构的前后两端,所述小云母板位于第一大云母板和第二大云母板之间,所述小云母板呈三行两列阵列状分布,左右两列的所述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一夹心云母卷连接,前后两行的所述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二夹心云母卷连接,所述第一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三夹心云母卷连接,所述第二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之间通过第四夹心云母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云母板的前端设有第一金云母卷,所述第二大云母板的后端设有第二金云母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模组的左右两侧各设有一条第三金云母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云母板和的左右两侧和第二大云母板的右侧各设有一条第四金云母卷,所述第二大云母板的左侧设有第五金云母卷,所述第五金云母卷沿左右方向展开,所述第五金云母卷的左侧相对于云母模组的左侧靠右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模组、第一大云母板、第二大云母板的厚度均为1mm,所述第一金云母卷和第二金云母卷的厚度为0.8mm,所述第三金云母卷、第四金云母卷和第五金云母卷的厚度为0.6mm,所述第一夹心云母卷、第二夹心云母卷、第三夹心云母卷和第四夹心云母卷的厚度为0.6mm。

技术总结
一种热失控空气流道结构,包括第一大云母板、第二大云母板和云母模组,云母模组包括六块小云母板、一条第一夹心云母卷和两条第二夹心云母卷,小云母板位于第一大云母板和第二大云母板之间,小云母板呈三行两列阵列状分布,左右两列的小云母板通过第一夹心云母卷连接,前后两行的小云母板通过第二夹心云母卷连接,第一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通过第三夹心云母卷连接,第二大云母板与小云母板通过第四夹心云母卷连接;本实用新型针对热失控热量冲击不同,选用不同厚度的材料,电池系统与整车配合以及上盖配合处局部增加防火系统,减小对整车以及上盖的结构影响;与整体式设计相比,分布式设计使耦合度适度降低,装配更灵活,具有良好拓展性。好拓展性。好拓展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珂伟 刘怡 汪振 李勇君 李皓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1
技术公布日:2021/9/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