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28292发布日期:2023-04-06 01:53阅读:32来源:国知局
车辆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电动车辆充电控制,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


背景技术:

1、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辆可通过直流充电桩为动力电池充电。目前已有的直流充电桩主要包括两种电压平台,分别是普通电压(例如,500v)平台和高电压(例如,750v)平台,其中,普通电压平台(或称为低电压平台)充电桩存量占比较大。

2、高电压平台车辆(例如,充满时电池电压超过500v的车辆)若要在普通电压平台的直流充电桩上充满电,需在车辆的充电口配置一种调压设备,将车端充电口的电压(车端电压)降至低于充电桩的输出电压,保证充电桩的电流能流入车辆,才能达到对高电压平台的动力电池进行满充的目的。因此,配置调压设备的车辆需要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的上限来设定电压调节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以提高车辆充电的兼容性,并使充电桩能够以较大功率进行输出。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充电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3、在所述车辆开始充电时,控制车端电压逐渐增大;

4、在所述车端电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

5、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直至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

6、可选地,所述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包括:

7、若充电电流大于预定的第一电流阈值,且持续时长达到预定的第一时长,并且之后,充电电流小于预定的第二电流阈值,且持续时长达到预定的第二时长,则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其中,所述第一电流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电流阈值。

8、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9、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将车端电压减小为回调值来进行回调,所述回调值为在车端电压增大期间充电电流的最大值对应的车端电压。

10、可选地,在所述将车端电压减小为回调值来进行回调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1、若充电电流再次大于预定的第一电流阈值,且持续时长达到所述第一时长,则再次控制车端电压逐渐增大,直至本次充电过程中的回调次数达到预定的次数为止。

12、可选地,所述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且车端电压未达到电压阈值,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

13、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但车端电压已达到所述电压阈值,则控制车端电压保持不变,所述电压阈值小于所述充电桩发送的cml报文中的最大电压值。

14、可选地,所述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且车端电压未达到动力电池的电压值,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

15、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但车端电压已达到所述动力电池的电压值,则控制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充电桩直接连接。

16、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充电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17、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车辆开始充电时,控制车端电压逐渐增大;

18、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车端电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

19、第二控制模块,用于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直至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

20、本公开还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的步骤。

21、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22、存储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23、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本公开提供的上述方法的步骤。

24、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动力电池以及本公开提供的上述电子设备。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车辆开始充电时,控制车端电压逐渐增大,在车端电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上限;若判定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直至判定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上限。这样,通过在增大车端电压的过程中识别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上限,来灵活控制车端电压的大小,使充电桩能够以较大的电流进行充电,在提高车辆与充电桩的兼容性的同时,保障了充电效率。

26、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车端电压减小为回调值来进行回调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且车端电压未达到电压阈值,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包括: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且车端电压未达到动力电池的电压值,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

7.一种车辆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8.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电池以及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


技术总结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充电方法、装置、介质、电子设备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在所述车辆开始充电时,控制车端电压逐渐增大;在所述车端电压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判断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若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未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则继续增大车端电压,直至判定所述充电桩的输出电压已达到所述充电桩可输出电压的上限。这样,通过在增大车端电压的过程中识别充电桩的输出电压是否达到上限,来灵活控制车端电压的大小,使充电桩能够以较大的电流进行充电,在提高车辆与充电桩的兼容性的同时,保障了充电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廉玉波,凌和平,陈斯良,吴柳成,代华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