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84171发布日期:2023-04-29 11:31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1、车辆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应用到拥有高气密性的驾驶室系统,如涉水、通过污染区域时需要驾驶室内保持正压,以保持车内清洁,通常密封薄弱环节在于车门、车窗等可开启部位,传统密封条一般会存在接茬、排气孔等不利于密封的因素,且弹性较小,压紧力不足以形成牢固的密封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及系统,解决传统密封条压紧力较小的问题,同时创新安装方式解决了目前其他充气密封条需要布置专用的凹槽带来的安装不方便问题。

2、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包括气囊、三通接头、外层密封条、气压控制器、四通接头、排气阀、充气电磁阀和减压阀;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外层密封条内,所述气囊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三通接头,所述四通接头通过气压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四通接头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四通接头连接所述排气阀,所述四通接头与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减压阀连接。

4、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的系统,所述气压控制器内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电源开关、充气、保压和放气;

5、当处于充气状态时,单片机通过电磁阀控制口控制充气电磁阀打开,所述气囊开始充气,单片机通过气压传感器接头实时测量气体的压力,气压达到1.8bar时传感器发送信号至单片机,电磁阀控制口控制充气电磁阀关闭;

6、当处于保压状态时,充气电磁阀停止工作,单片机通过气压传感器接头实时测量气体的压力,当气囊压力下降至1.5bar时会再次触发充气电磁阀,使系统压力始终保持在1.5bar-1.8bar范围内;

7、当处于放气状态时,排气阀打开,所述气囊放气。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9、采用塑性低、壁厚小、具备一定耐压能力的热缩橡胶管作为充气部件,材料塑性低可保证在充气后体积不会有过大膨胀,能达到预定压力而不破损;壁厚小能使双层泡管保持柔软,不影响正常关门力;耐压需至少0.2mpa,保证足够的充气后的压紧力。热缩胶管的收缩性在连接三通时有天然优势;橡胶气囊放置于传统密封条的泡管内,不需要专门设置安装结构;外层密封条对内部的充气结构起到保护作用,有利于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无需改变车身结构就能使普通车型随时提高气密性水平,便于市面上现有产品改造升级;充气加压的方式解决了以往靠密封条泡管内加海绵橡胶芯棒来提高密封条压紧力带来的关门困难问题。在关门前充气部件处于放气状态,密封条较柔软,关门后再对气囊进行充气;系统检测气压过低可随时自动补气,使气压始终保持在1.5-2.0bar;使用车载制动系统气源,经减压后使用,与常规充气系统相比较减少了打气泵,节约成本的同时避免了打气泵带来的噪音。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三通接头、外层密封条、气压控制器、四通接头、排气阀、充气电磁阀和减压阀;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外层密封条内,所述气囊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三通接头,所述四通接头通过气压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四通接头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四通接头连接所述排气阀,所述四通接头与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减压阀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控制器内设有单片机,所述单片机控制电源开关、充气、保压和放气;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充气密封装置,包括气囊、三通接头、外层密封条、气压控制器、四通接头、排气阀、充气电磁阀和减压阀;所述气囊设置于所述外层密封条内,所述气囊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三通接头,所述四通接头通过气压传感器接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四通接头通过三通接头与所述气囊连接,所述四通接头连接所述排气阀,所述四通接头与所述充气电磁阀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通过电磁阀控制口与所述气压控制器连接,所述充气电磁阀与所述减压阀连接,解决传统密封条压紧力较小的问题,同时创新安装方式解决了目前其他充气密封条需要布置专用的凹槽带来的安装不方便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宋丽峰,祁磊,林森,段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