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65266发布日期:2021-11-10 09:5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


背景技术:

2.车轮是车辆行走时传递车身与路面的力的支撑件,相当于车辆的脚,一般有轮辋和轮辐组成。轮辋与轮辐靠焊接组装到一起,轮辋外面装有轮胎,轮辐上有安装孔,与车桥连接。轮辐是保证车轮承受支撑载荷、传递扭矩时的主要受力件。车辆行驶中轮胎与地面摩擦及刹车鼓刹车时均会产生很高的热量,因此对车轮轮辐的散热能力要求更高。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满足车辆行驶时车轮散热的需要,在轮辐锥形体处制造有散热孔(也称风孔),但这种散热孔结构还是未能满足车轮的散热需求,使用过程中往往出现散热能力不足,导致车轮温度高,刹车失灵、轮胎烧化的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克服了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现有技术的不足。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该轮辐为圆锥台筒状,且圆锥台筒状的锥筒上绕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孔;至少若干风孔的周向的至少一侧的孔壁上稳定地卡接有相对锥筒外壁凸出或相对锥筒内壁凸出的一叶片。
7.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风孔周向的其中一侧卡接有一叶片且相对锥筒外壁凸出,锥筒上的叶片均卡接在相应风孔周向的同一侧。
8.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风孔周向的两侧各卡接有一叶片。
9.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风孔和与其相卡接的叶片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
10.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风孔和与其相卡接的叶片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
11.一实施例之中:所述风孔周向的另一侧设有相对锥筒内壁凸出且相对锥筒外壁下凹的导风凹槽,该导风凹槽与风孔相接或相近。
12.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叶片具有用于搅动气流的扇叶部和用于与锥筒筒壁卡接的卡接部。
13.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卡接部为一圈式卡槽,圈式卡槽的槽口适配卡接风孔孔沿,所述扇叶部为一薄片且固定连接在圈式卡槽上。
14.一实施例之中:所述圈式卡槽具有上槽壁与上槽壁平行的下槽壁,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一侧通过底壁连接,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另一侧为所述槽口。
15.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6.本新型所述的轮辐通过在轮辐风孔侧边处加装叶片使车轮在行驶转动后,叶片像
风扇扇叶一样带动气流往风孔涌入,从而加快车轮轮辐、轮毂等的表面的空气流动,提高轮辐、车轮的散热能力,从而增加了车轮整体使用寿命。车轮轮辐的散热能力提高后,刹车鼓的温度大大降低,使得刹车性能更有保证。而且通过增设叶片,轮辐散热能力提高后,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制造轮辐的用材量,减轻车轮轮辐的重量,从而可以降低整车的重量、降低油耗。基于检测数据,本新型可以有效提升散热能力,达到延长车轮总成使用寿命的目的。
17.采用稳定卡接的方式对叶片进行固定,使得叶片可以作为配件的方式与轮辐分离加工,降低将叶片与轮辐一体加工的难度。且采用卡接的方式,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提高轮辐的生产效率。
18.本新型适用于商用车、乘用车等车辆,是对现有汽车的车轮轮辐所作出新的创新改进。
附图说明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0.图1为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2为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3为卡式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3.图4为卡式叶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24.请查阅图1至图4,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该轮辐为圆锥台筒状,且圆锥台筒状的锥筒10上绕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孔11;所述圆锥台筒状的大直径端为敞口,小直径端为一环形安装面20,该安装面20的中心为用于与车桥连接的车轴孔21,安装面20上沿环形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用于车轮整体固定的多个螺栓孔22。
25.至少若干风孔11的周向的至少一侧的孔壁上稳定地卡接有相对锥筒10外壁凸出或相对锥筒10内壁凸出的一叶片12。
26.本实施例中:
27.所述叶片12均连接在锥筒10的外壁上且相对锥筒10外壁凸出,所述风孔11周向的其中一侧卡接有一叶片12,且锥筒10上的叶片12均卡接在相应风孔11周向的同一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每一风孔11周向的一侧均卡接有一叶片,所述风孔11和与其相卡接的叶片12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10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本实施例中,叶片沿锥筒10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28.所述风孔11周向的另一侧设有相对锥筒10内壁凸出且相对锥筒10外壁下凹的导风凹槽13,该导风凹槽13与风孔11相接或相近。该导风凹槽13的槽面为沿周向延伸的利于导流的流线型。
29.所述叶片12具有用于搅动气流的扇叶部121和用于与锥筒10筒壁卡接的卡接部122。
30.具体地,所述卡接部122为一圈式卡槽,圈式卡槽的槽口1224适配卡接风孔孔沿,所述扇叶部121为一薄片且固定连接在圈式卡槽上。所述圈式卡槽具有上槽壁1221与上槽壁1221平行的下槽壁1222,上槽壁1221与下槽壁1222之间的一侧通过底壁1223连接,上槽
壁1221与下槽壁1222之间的另一侧为所述槽口1224。安装时,将叶片12卡接部122的槽口1224对准风孔孔沿紧紧地咬合卡在风孔11孔壁上,咬合后的叶片的扇叶部朝向锥筒外壁凸出来带动气流。
31.叶片12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或非金属材质,叶片12形成的扇叶部121形状可以是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几何形状。作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扇叶部121为长方形。
32.其他实施例中还可对叶片做出如下设计:
33.所述若干风孔11,但非全部风孔的周向的一侧卡接有一叶片12。
34.所述若干风孔11或全部风孔11的周向的两侧均各连接有一叶片12,也即在风孔11的周向两侧分别连接有一叶片12,若按照实施例一所述的叶片12的结构(薄片和圈式卡槽),这两侧的叶片12可共用卡接部122,扇叶部121独立分布在风孔11周向的两侧。叶片12和与其相对应的风孔11构成的组合结构(即将一个风孔及该风孔旁侧的叶片捆绑视为一个组合)沿锥筒10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
35.所述锥筒10上的叶片12部分朝向内壁凸出,部分朝向外壁凸出,所述叶片12(或叶片的扇叶部121)在锥筒10的内壁和外壁上沿锥筒10周向均呈均匀间隔分布。
36.所述叶片12全部朝向内壁凸出,所述叶片和与其相对应的风孔11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10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
37.叶片12的布设方式还可根据需要作出其他调整设置,只要叶片12相对锥筒10壁面凸出,车轮行走转动后,叶片能搅动气流即可。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该轮辐为圆锥台筒状,且圆锥台筒状的锥筒上绕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孔;其特征在于:至少若干风孔的周向的至少一侧的孔壁上稳定地卡接有相对锥筒外壁凸出或相对锥筒内壁凸出的一叶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周向的其中一侧卡接有一叶片且相对锥筒外壁凸出,锥筒上的叶片均卡接在相应风孔周向的同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周向的两侧各卡接有一叶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和与其相卡接的叶片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和与其相卡接的叶片构成的组合结构沿锥筒周向呈均匀间隔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周向的另一侧设有相对锥筒内壁凸出且相对锥筒外壁下凹的导风凹槽,该导风凹槽与风孔相接或相近。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具有用于搅动气流的扇叶部和用于与锥筒筒壁卡接的卡接部。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一圈式卡槽,圈式卡槽的槽口适配卡接风孔孔沿,所述扇叶部为一薄片且固定连接在圈式卡槽上。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其特征在于:所述圈式卡槽具有上槽壁与上槽壁平行的下槽壁,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一侧通过底壁连接,上槽壁与下槽壁之间的另一侧为所述槽口。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卡式叶片的散热轮辐,该轮辐为圆锥台筒状,且圆锥台筒状的锥筒上绕其周向均匀间隔分布有多个风孔;至少若干风孔的周向的至少一侧的孔壁上稳定地卡接有相对锥筒外壁凸出或相对锥筒内壁凸出的一叶片。它具有如下优点:加快轮辐散热,提高轮辐及车轮使用寿命。辐及车轮使用寿命。辐及车轮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林资源 宁运成 卢龙飞 赖建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2
技术公布日:2021/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