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81674发布日期:2021-12-18 01:27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全自动洗车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汽车已经走入了寻常百姓家,而面对车辆的清洗工作,则成为广大群众关切的问题,特别是目前全自动洗车设备已经较为普及。例如公开号为cn20738916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包括洗车机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车机主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可固定安装于支撑面上;摆杆,所述摆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该摆杆可相对所述基座在垂直方向上摆动;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连接于所述基座与摆杆之间,该复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摆杆相对所述基座摆动至初始位置。但是该类装置存在一些不足,其缺少相应的车身感应检测装置,针对不同身形的汽车就无法做到精准彻底地清洗。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车身轮廓进行准确地感应检测,保证对车身的有效清洗。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架,主体架的底部设有侧部喷水工作箱体,主体架上设有吹风风向调整机构,主体架的顶部设有侧刷倾斜调节机构,侧刷倾斜调节机构内设有顶梁;所述的顶梁上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的吹风风向调整机构上设有倾斜支架,倾斜支架的端部设有三角板,三角板上设有多个卡孔,卡孔内设有加固件,加固件内设有通道,通道内设有第三传感器;所述的侧部喷水工作箱体的内壁上穿设有第四传感器。
5.上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中,所述的三角板上设有纵向槽,其中一个第三传感器的设置在纵向槽中。
6.前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中,所述的第四传感器上设有保护套。
7.前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中,所述的第三传感器设置在三角板的角尖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9.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梁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车的高度进行检测,侧部喷水工作箱体处的第四传感器对车身的下部宽度进行检测,所述的三角板上的第三传感器对车身上部宽度进行检测,整个洗车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各个传感器会随之移动,从而对所洗车辆轮廓完整扫描检测,所获取的数据会传输至控制主机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洗车作业,提升洗车效果。
10.2、所述的三角板上设有纵向槽,其中一个第三传感器的设置在纵向槽中,可以对
第三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使用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吹风风向调整机构的位置示意图;
13.图3为第一传感器的示意图;
14.图4为第三传感器的示意图;
15.图5为第四传感器的示意图;
16.图6为加固件的示意图;
17.附图中的标记说明:1

主体架,2

侧部喷水工作箱体,3

吹风风向调整机构,4

侧刷倾斜调节机构,5

顶梁,401

第一传感器,402

第二传感器,403

倾斜支架,404

三角板,405

第三传感器,406

第四传感器,407

纵向槽,408

保护套,409

卡孔,410

加固件,411

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19.实施例: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架1,如图1所示,主体架1的底部设有侧部喷水工作箱体2,主体架1上设有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如图2所示,主体架1的顶部设有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内设有顶梁5;所述的顶梁5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01和第二传感器402,如图3所示,所述的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上设有倾斜支架403,倾斜支架403的端部设有三角板404,三角板404上三角板404上设有多个卡孔409,如图6所示,卡孔409内设有加固件410,加固件410内设有通道411,通道411内设有第三传感器405,通过此种结构对第三传感器进行有效的固定,保证第三传感器在随吹风风向调整机构移动过程中能稳定位移,提高对车身轮廓的检测,如图4所示;各个传感器对车身进行照射,将所收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将所收集到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车身的轮廓图像,控制主机在对各个洗车部件进行位置的调整,从而对车身进行完整清洁;所述的第三传感器405设置在三角板404的角尖处。通过如此设置第三传感器,提高对车身上半部的检测,使得对车身整体轮廓的检测更加的准确;所述的侧部喷水工作箱体2的内壁上穿设有第四传感器406,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所涉及的传感器都为红外传感器,红外感应技术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不自赘述;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传感器的位置设置,并不涉及其电路控制程序,其电路控制程序为常规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20.所述的三角板404上设有纵向槽407,其中一个第三传感器405的设置在纵向槽407中,便于对第三传感器的位置进行调节,提高使用的灵活性。所述的第四传感器406上设有保护套408,在洗车时会有较多的水分喷射出,保护套能对第四传感器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水对第四感应器的影响。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中,通过顶梁上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对车的高度进行检测,侧部喷水工作箱体处的第四传感器对车身的下部宽度进行检测,所述的三角板上的第三传感器对车身上部宽度进行检测,整个洗车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各个
传感器会随之移动,从而对所洗车辆轮廓完整扫描检测,所获取的数据会传输至控制主机内,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对机构的位置进行调节,以便于更好的进行洗车作业,提升洗车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架(1),主体架(1)的底部设有侧部喷水工作箱体(2),主体架(1)上设有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主体架(1)的顶部设有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内设有顶梁(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梁(5)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01)和第二传感器(402),所述的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上设有倾斜支架(403),倾斜支架(403)的端部设有三角板(404),三角板(404)上设有多个卡孔(409),卡孔(409)内设有加固件(410),加固件(410)内设有通道(411),通道(411)内设有第三传感器(405);所述的侧部喷水工作箱体(2)的内壁上穿设有第四传感器(4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角板(404)上设有纵向槽(407),其中一个第三传感器(405)的设置在纵向槽(407)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传感器(406)上设有保护套(408)。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传感器(405)设置在三角板(404)的角尖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洗车系统的车身轮廓红外检测系统,包括主体架(1),主体架(1)的底部设有侧部喷水工作箱体(2),主体架(1)上设有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主体架(1)的顶部设有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侧刷倾斜调节机构(4)内设有顶梁(5);所述的顶梁(5)上设有第一传感器(401)和第二传感器(402),所述的吹风风向调整机构(3)上设有倾斜支架(403),倾斜支架(403)的端部设有三角板(404)。本实用新型能够对车身轮廓进行准确地感应检测,保证对车身的有效清洗。身的有效清洗。身的有效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段寿全 沈敏亮 戴孝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融意(浙江)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6.04
技术公布日:2021/1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