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03709发布日期:2021-12-08 20:03阅读:66来源:国知局
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


背景技术:

2.汽车座椅包括坐垫和靠背,其表面的材质主要为布料或皮料,为了防止划伤汽车座椅原本的面料,以及方便拆洗,消费者一般会套上布质或皮质的座椅套,座椅套通常包括坐垫部分和靠背部分,再通过松紧带固定在汽车座椅上,目前市场上的座椅套式样繁多,但大多不具有抑菌防螨的效果,长期使用时,座椅套上以及其与汽车座椅之间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螨虫等,尤其是对于用于服务性行业的快车、专车等车辆,由于座椅套每天会接触不同的人群,容易出现交叉感染等问题,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菌防螨、且具有防渗作用的汽车座椅套。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以解决现有座椅套抑菌防螨效果不佳,使其表面以及其与汽车座椅之间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螨虫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5.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包括坐垫部和靠背部,所述坐垫部和靠背部均包括内胆和外层,外层包裹在内胆的外部,所述外层采用tpu复合面料制成,内胆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组成,填充区内装有软质的填充物。
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本方案由于采用tpu复合面料作为表层材料,而tpu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防螨作用,且其防水抗渗透能力较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座椅套抑菌防螨效果不佳,使其表面以及其与汽车座椅之间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螨虫的问题。
8.另外本方案中,由于内胆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组成,因此本方案提供的座椅套在长时间使用后,软质的填充物不会向座椅的两侧移动,从而减轻座椅套长期使用的变形程度。
9.进一步,所述内胆采用无纺布缝制而成,无纺布上设有若干缝制缝,若干缝制缝纵横阵列分布,形成若干方形的填充区。
10.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相邻填充区内的填充物不会相互混合,且位于填充区内的填充物向两侧的变形移动范围小,从而使得整个座椅套的使用时间延长。
11.进一步,所述填充物为记忆海绵或乳胶。
12.有益效果:记忆海绵或乳胶的变形能力强,且能够快速恢复原状,不易出现永久变形。
13.进一步,所述填充区的顶角处设有固定内胆和外层的连接件。
14.有益效果:由于将内胆进行分区填充后,填充区之间为凹陷状态,因此连接件的设
置能够防止长时间使用tpu复合面料脱离内胆的表面。
15.进一步,设置在坐垫部的连接件为软质块,软质块粘接在内胆与外层之间。
16.有益效果:这样设置既能起到连接内胆与外层的作用,同时也不会让乘车人有不适感。
17.进一步,设置在靠背部的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内胆和外层,连接板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靠背后侧的限位板,另一端连接有滚珠。
18.有益效果:这样设置既能起到连接内胆和外层的作用,同时还能够对乘客的后背起到一点的按摩作用。
19.进一步,所述连接杆与限位板采用不锈钢或镀铜材质制成。
20.有益效果:防止出现生锈的问题。
21.进一步,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不超过1mm,限位板的边缘为圆滑过渡。
22.有益效果:这样设置防止限位板磕伤汽车座椅自身的面料。
23.进一步,所述滚珠为空心设置,滚珠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一端伸入连接孔内,且连接杆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滚珠内部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体积小于滚珠内部的体积。
24.有益效果:这样设置使得滚珠能够绕连接杆自由转动,提高乘客按摩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7.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8.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坐垫部1、靠背部2、内胆3、外层4、填充区5、软质块6、连接杆7、限位板8、滚珠9、限位凸起10。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30.实施例基本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包括坐垫部1和靠背部2,坐垫部1和靠背部2均包括内胆3和外层4,其中外层4采用tpu复合面料制成,外层4粘接在内胆3的外部,使得外层4将内胆3完全包裹起来。
31.本实施例中,内胆3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5组成,具体为,内胆3采用无纺布缝制而成,在无纺布上设有若干缝制缝,若干缝制缝纵横阵列分布,这样形成若干方形的填充区5,在各个填充区5内装有海绵、乳胶等软质的填充物(图中未示出)。
32.由于将内胆3进行分区填充后,填充区5之间为凹陷状态,因此为了防止长时间使用,tpu复合面料脱离内胆3的表面,因此在填充区5的顶角处(凹陷处)设有固定内胆3和外层4的连接件,其中设置在坐垫部1的连接件为软质块6,软质块6采用记忆海绵或乳胶等材质制成,软质块6粘接在内胆3与外层4之间。
33.而设置在靠背部2的连接件为连接杆7,其中连接杆7贯穿内胆3和外层4,其中连接杆7的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靠背部2后侧的限位板8,限位板8的厚度不超过1mm,限位板8的边缘为圆滑过渡,以防止磕伤汽车座椅本身的材质,连接杆7与限位板8均采用不锈钢或镀
铜材料制成,在连接杆7的另一端连接有滚珠9,具体为,滚珠9为空心设置,在滚珠9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7一端伸入连接孔内,且连接杆7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滚珠9内部的限位凸起10,限位凸起10的体积小于滚珠9内部的体积,这样滚珠9能够绕连接杆7自由转动,连接板与滚珠9均紧贴在外层4上。
34.本申请由于采用tpu复合面料作为表层材料,而tpu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防螨作用,且其防水抗渗透能力较强;而采用记忆海绵或乳胶作为填充物,使得乘客的舒适性提高,另外在靠背部2上由于设有若干滚珠9,乘车过程中,乘客的后背能够得到按摩的效果,且滚珠9的设置还有一定的装饰性效果。
3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6.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部和靠背部,所述坐垫部和靠背部均包括内胆和外层,外层包裹在内胆的外部,所述外层采用tpu复合面料制成,内胆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组成,填充区内装有软质的填充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采用无纺布缝制而成,无纺布上设有若干缝制缝,若干缝制缝纵横阵列分布,形成若干方形的填充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为记忆海绵或乳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区的顶角处设有固定内胆和外层的连接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坐垫部的连接件为软质块,软质块粘接在内胆与外层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设置在靠背部的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贯穿内胆和外层,连接板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靠背后侧的限位板,另一端连接有滚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与限位板采用不锈钢或镀铜材质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厚度不超过1mm,限位板的边缘为圆滑过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为空心设置,滚珠上开设有连接孔,连接杆一端伸入连接孔内,且连接杆一端一体成型有位于滚珠内部的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的体积小于滚珠内部的体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抑菌防螨防渗透汽车座椅套,包括坐垫部和靠背部,所述坐垫部和靠背部均包括内胆和外层,外层包裹在内胆的外部,所述外层采用TPU复合面料制成,内胆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组成,填充区内装有软质的填充物。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由于采用TPU复合面料作为表层材料,而TPU复合面料具有很好的抑菌防螨作用,且其防水抗渗透能力较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座椅套抑菌防螨效果不佳,使其表面以及其与汽车座椅之间会滋生大量的细菌、螨虫的问题;另外由于内胆由多个独立的填充区组成,因此本方案提供的座椅套在长时间使用后,软质的填充物不会向座椅的两侧移动,从而减轻座椅套长期使用的变形程度。度。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天鸿汽车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20
技术公布日:2021/1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