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14665发布日期:2022-02-23 21:23阅读:43来源:国知局
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的制作方法
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冻液化气体槽车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


背景技术:

2.近几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工业气体氧氮氩槽车需求量飞速增长,在需求量的提升一方面带来的是经济效益的提升,另一方面也给氧氮氩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其中氧氮氩槽车的容积、装载质量、卸液效率成为了核心竞争力,我国危化品半挂车最大总质量要求不超过40吨,如果设备的自重占比较多,那么相应的介质装载质量就会减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在保证不降低产品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如果能够突破现有技术,实现氧氮氩槽车整备质量的减轻及装载质量的提升,就可以大大增加产品竞争力。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低温离心泵实现低压力筒体向高压力筒体快速卸液,容积和装载质量做到最优的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筒体和连接在筒体上的管路,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支撑设置于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采用4mm的壁厚,在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部位上设置有支撑环,内筒体的内壁上,位于支撑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t型加强圈,t型加强圈的底部与内筒体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管路中设置有低温离心泵作为进出液的动力,管路中的进出液管采用dn65管径,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与进出液管相连接。
5.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环包括设置于内筒体的前部的前支撑环和设置于内筒体的后部的后支撑环,所述t型加强圈设置于前支撑环的对应位置,所述后支撑环的对应位置设置有l型加强圈。
6.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型加强圈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
7.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型加强圈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
8.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液槽设置于内筒体的底部,集液槽低于内筒体的最低面。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1、其采用t型加强圈来对内筒体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强,由于内筒体4mm的壁厚太薄,如果按照常规结构,用角钢来作为支撑部位的型材,很有可能由于角钢惯性矩不够,导
致后期运行过程中,支撑位置局部应力过大,造成内筒体开裂,所以我们根据应力分析结果,选用惯性矩更大的t型加强圈,来分散局部应力。
11.2、底部进出液管,我们设计为dn65的管径,不设计成dn80是因为管径过大,会导致泵抽空,产生气蚀,损伤泵。
12.3、采用集液槽的设计,当低液位的时候,液体可以提前流入集液槽,可以防止抽液的时候抽空,导致气蚀;也可以让液体抽的更干净,增加经济效益。
13.4、采用低温离心泵,使用该泵卸液,筒体的工作压力只需要0.3mpa,内筒体的壁厚可以大大降低。因为该泵的入口只需0.15mpa的压力就可以将液体顺利吸入,而出口的压力可以达到1.5mpa,这样大多数的储罐,都可以顺利充装,不用担心有压差,液体无法充入。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图1中内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图1中管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车体,2、外筒体,3、内筒体,4、管路,5、支撑环,51、前支撑环,52、后支撑环,6、t型加强圈,7、低温离心泵,8、进出液管,9、集液槽,10、l型加强圈。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19.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包括车体1、设置在车体1上的筒体和连接在筒体上的管路4,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2和支撑设置于外筒体2内部的内筒体3,所述内筒体3采用4mm的壁厚,在内筒体3的外壁支撑部位上设置有支撑环5,内筒体3的内壁上,位于支撑环5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t型加强圈6,t型加强圈6的底部与内筒体3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管路4中设置有低温离心泵7作为进出液的动力,采用低温离心泵7,使用该泵卸液,筒体的工作压力只需要0.3mpa,内筒体3的壁厚可以大大降低。因为该泵的入口只需0.15mpa的压力就可以将液体顺利吸入,而出口的压力可以达到1.5mpa,这样大多数的储罐,都可以顺利充装,不用担心有压差,液体无法充入。管路4中的进出液管8采用dn65管径,进出液管8,我们设计为dn65的管径,不设计成dn80是因为管径过大,会导致泵抽空,产生气蚀,损伤泵。所述内筒体3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9,集液槽9低于内筒体3的最低面,集液槽9与进出液管8相连接。采用集液槽9的设计,当低液位的时候,液体可以提前流入集液槽9,可以防止抽液的时候抽空,导致气蚀;也可以让液体抽的更干净,增加经济效益。
2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支撑环5包括设置于内筒体3的前部的前支撑环51和设置于内筒体3的后部的后支撑环52,所述t型加强圈6设置于前支撑环51的对应位置,所述t型加强圈6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后支撑环5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l型加强圈10。所述l型加强圈10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其采用t型加强圈6来对内筒体3的支撑部位进行加强,由于内筒体34mm的壁厚太薄,如果按照常规结构,用角钢来作为支撑部位的型材,很有可能由于角钢惯性矩不够,导致后期运行过程中,支撑位置局部应力过大,造成内筒体3
开裂,所以我们根据应力分析结果,选用惯性矩更大的t型加强圈6,来分散局部应力。
21.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筒体和连接在筒体上的管路,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支撑设置于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体采用4mm的壁厚,在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部位上设置有支撑环,内筒体的内壁上,位于支撑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t型加强圈,t型加强圈的底部与内筒体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管路中设置有低温离心泵作为进出液的动力,管路中的进出液管采用dn65管径,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与进出液管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包括设置于内筒体的前部的前支撑环和设置于内筒体的后部的后支撑环,所述t型加强圈设置于前支撑环的对应位置,所述后支撑环的对应位置设置有l型加强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加强圈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加强圈的数量有两个,相互平行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槽设置于内筒体的底部,集液槽低于内筒体的最低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低温离心泵卸液的冷冻液化气体薄壁槽车,包括车体、设置在车体上的筒体和连接在筒体上的管路,所述筒体包括外筒体和支撑设置于外筒体内部的内筒体,所述内筒体采用4mm的壁厚,在内筒体的外壁支撑部位上设置有支撑环,内筒体的内壁上,位于支撑环相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有T型加强圈,T型加强圈的底部与内筒体的内壁相固定;所述管路中设置有低温离心泵作为进出液的动力,管路中的进出液管采用DN65管径,所述内筒体的底部设置有集液槽,集液槽与进出液管相连接。其通过低温离心泵实现低压力筒体向高压力筒体快速卸液,容积和装载质量做到最优。容积和装载质量做到最优。容积和装载质量做到最优。


技术研发人员:路虎 朱强 范瑞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家港富瑞深冷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