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41992发布日期:2022-03-12 15:06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灯底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


背景技术:

2.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越来越专注汽车的配件生产,汽车灯座是用来固定汽车灯的座体。
3.现有的技术使汽车灯座的外观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灯具的固定使得光照只能保持直线照射,在颠簸的路上灯光忽高忽低,从而会影响人们的正常夜间行驶。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旋转车灯底座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包括车灯底座本体和安装板,所述车灯底座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7.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箱,所述转动箱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螺纹块和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贯穿转动箱并延伸至转动箱的顶部,所述第一活动座延伸至转动箱顶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
8.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转动箱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另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座。
9.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
10.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转动箱并延伸至转动箱的顶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转动箱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
11.所述第三活动座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2.所述第二活动座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13.所述手柄为防滑手柄。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通过在车灯底座本体上设置转动组件,可间接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板的转动可间接带动车灯底座本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方便对车灯的光线进行人为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进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车灯底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组件的三维图;
18.图3为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19.图4为图3所示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所示的车灯底座本体的侧视图。
21.图中标号:
22.1、车灯底座本体;
23.2、安装板;
24.3、转动组件,31、转动箱,32、丝杆,33、螺纹块,34、第一活动座,35、斜杆,36、第三活动座,37、第二活动座,38、第一锥齿轮,39、第二锥齿轮,310、转动杆,311、手柄;
25.4、连接板;
26.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8.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车灯底座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转动组件的三维图;图3为图2所示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29.图4为图3所示的手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车灯底座本体的侧视图。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包括车灯底座本体1和安装板2,所述车灯底座本体1的一侧通过螺钉5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
30.转动组件3,所述转动组件3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2的一侧,所述转动组件3包括转动箱31,所述转动箱31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32,所述丝杆32的外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螺纹块33和第一锥齿轮38,所述螺纹块3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34,所述第一活动座34的顶部贯穿转动箱31并延伸至转动箱31的顶部,所述第一活动座34延伸至转动箱31顶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斜杆35,所述斜杆3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37;
31.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转动箱31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另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座36。
32.所述第一锥齿轮38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9,所述第二锥齿轮3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10。
33.所述转动杆310的顶端贯穿转动箱31并延伸至转动箱31的顶部,所述转动杆310延伸至转动箱31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311。
34.手柄31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螺钉,转动箱31的内部设置有与定位螺钉相配合使用的定位槽,通过定位槽与定位螺钉的配合使用,可方便对手柄311进行限位,从而可避免手柄311发生反转。
35.所述第三活动座36的一侧与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
36.所述第二活动座37的一侧与连接板4的一侧固定连接。
37.所述手柄311为防滑手柄。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车灯底座的工作原理如下:
39.使用时,可通过旋转手柄311,可间接通过转动杆310带动第二锥齿轮39旋转,第二锥齿轮39旋转时,可间接通过啮合作用可间接带动第一锥齿轮38旋转;
40.第一锥齿轮38旋转时,可间接带动丝杆32进行旋转,丝杆32旋转时,可间接通过螺纹传动作用带动螺纹块33进行左右移动,通过螺纹块33的移动可间接带动第一活动座34进行移动,通过第二活动座37和第三活动座36的配合设置可间接带动连接板4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板4的转动可间接带动车灯底座本体1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方便对车灯的光线进行人为调节。
4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旋转车灯底座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4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通过在车灯底座本体1上设置转动组件3,可间接带动连接板4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板4的转动可间接带动车灯底座本体1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方便对车灯的光线进行人为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进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包括车灯底座本体和安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灯底座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箱,所述转动箱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螺纹块和第一锥齿轮,所述螺纹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座,所述第一活动座的顶部贯穿转动箱并延伸至转动箱的顶部,所述第一活动座延伸至转动箱顶部的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斜杆,所述斜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座;辅助板,所述辅助板的一侧固定于所述转动箱的一侧,所述辅助板的另一端通过销钉活动连接有第三活动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外表面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的顶端贯穿转动箱并延伸至转动箱的顶部,所述转动杆延伸至转动箱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手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活动座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动座的一侧与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为防滑手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包括车灯底座本体和安装板,所述车灯底座本体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一侧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箱,所述转动箱内壁的两侧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螺纹块和第一锥齿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旋转车灯底座,通过在车灯底座本体上设置转动组件,可间接带动连接板进行转动,通过连接板的转动可间接带动车灯底座本体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可方便对车灯的光线进行人为调节,便于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方便工作人员的使用,进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进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进而使得装置整体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技术研发人员:叶树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青口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22
技术公布日:2022/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