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具有切向流动涡轮机的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14932发布日期:2023-10-30 02:25阅读:50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具有切向流动涡轮机的冷却模块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模块,其具有切向流涡轮机。


背景技术:

1、车辆的冷却模块(或热交换模块)通常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和通风装置,该通风装置设计成产生与该至少一个热交换器接触的气流。因此,当车辆静止或低速行驶时,通风装置使得可以例如产生与热交换器接触的气流。

2、在具有传统热力发动机的车辆中,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具有基本上正方形的形状,通风装置则是带叶片的风扇,其直径基本上等于由热交换器形成的正方形的边长。

3、传统上,热交换器则面向至少两个冷却开口放置,冷却开口形成在车辆车身的前部面中。第一冷却开口位于挡泥板上方,而第二开口位于挡泥板下方。这种构造是优选的,因为热力发动机也必须被供应空气,发动机的空气入口通常位于穿过上冷却开口的气流的通道中。冷却开口通常由散热器格栅保护。

4、然而,电动车辆优选地仅设置有位于挡泥板下方的冷却开口,因为电动马达不需要被供应空气。车辆可以设置有位于挡泥板下方的单个冷却开口,或者根本不需要包括冷却开口。更具体地,可以设想一种没有散热器格栅的电动车辆车。

5、冷却开口数量的减少和可能缺少散热器格栅使得可以改善电动车辆的空气动力学特性。这也导致车辆的更好的范围和更高的最高速度。但是,缺少散热器格栅会阻碍冷却模块中的气流通,从而大大降低其性能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地消除现有技术的缺点,并且提出一种改进的冷却模块,使得即使在没有散热器格栅和/或冷却开口的情况下,也可以使气流流通通过(多个)交换器。

2、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冷却模块,所述冷却模块被设计成使气流从空气入口到空气出口穿过该冷却模块,并且冷却模块包括整流罩,该整流罩在冷却模块的纵向方向上形成内部管道,该内部管道在彼此相对的上游端和下游端之间延伸,并且在内部管道内部定位有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该至少一个热交换器被设计成使气流穿过它,该整流罩包括界定内部管道的至少一个连接壁,该冷却模块还包括收集器壳体,该收集器壳体沿纵向方向定位在整流罩的下游并且在下游端处并置,所述收集器壳体被构造成接收切向流涡轮机,该涡轮机本身被构造成产生空气流,收集器壳体还包括所述空气出口,冷却模块的连接壁包括形成所述空气入口的一个或多个抽吸开口,并且所述抽吸开口中的一个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热交换器的上游。

3、本发明可以进一步包括单独或组合采用的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

4、整流罩包括阻挡上游端的前壁;

5、整流罩包括界定下游端的开口;

6、冷却模块包括在纵向方向上位于内部管道中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器;

7、至少一个所谓的初级抽吸开口位于在上游端处并置的热交换器的上游;

8、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壁包括位于两个并置的热交换器之间的至少一个所谓的次级抽吸开口;

9、冷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阻挡装置,该阻挡装置可在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10、冷却模块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阻挡装置;

11、控制单元还被构造成在所述阻挡装置在其打开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移动期间,将阻挡装置定位和固定在至少一个中间位置;

12、所述至少一个阻挡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枢转挡板,该枢转挡板被配置成围绕枢转轴枢转,并且被设计成阻挡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

13、控制单元被配置成独立地控制每个枢转挡板;

14、形成空气入口的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穿透冷却模块的整流罩的上壁;

15、形成空气入口的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穿透冷却模块的整流罩的下壁;和

16、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内部管道的整流罩包括四个连接壁,包括彼此相对定位的上壁和下壁,以及两个侧壁。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具有电动或混合动力马达(12)的车辆(10)的冷却模块(22),所述冷却模块(22)被设计成使气流(f)从空气入口(22a)到空气出口(22b)穿过所述冷却模块,并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罩(40)包括阻挡所述上游端(40a)的前壁(400)和界定所述下游端(40b)的开口(401)。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沿所述纵向方向(x)定位在所述内部管道中的至少两个热交换器(24,26,28),并且至少一个所谓的初级抽吸开口(o1)定位于并置在所述上游端(40a)处的热交换器(24)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壁(410)包括位于两个并置的热交换器(24,26,28)之间的至少一个所谓的次级抽吸开口(o2,o3)。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至少一个阻挡装置(42),所述阻挡装置能够在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o1、o2、o3)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所述阻挡装置(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还被配置成在所述阻挡装置(42)在其打开位置与其阻挡位置之间移动期间,将所述阻挡装置(42)定位和固定在至少一个中间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6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阻挡装置(42)包括至少一个枢转挡板(420),所述枢转挡板被构造成围绕枢转轴(a42)枢转,并且被设计成阻挡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o1、o2、o3),并且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成独立地控制每个枢转挡板(420)。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空气入口(22a)的至少一个抽吸开口(o1,o2,o3)贯穿所述冷却模块(22)的所述整流罩(40)的上部。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模块(22),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空气入口(22a)的所述至少一个抽吸开口(o1,o2,o3)贯穿所述冷却模块(22)的所述整流罩(40)的下部。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车辆(10)的冷却模块(22),用于允许气流(F)从空气入口(22a)穿过到达空气出口(22b),并且包括整流罩(40),该整流罩形成在上游端(40a)和下游端(40b)之间延伸的管道,并且在该管道内部布置有至少一个热交换器(24,26,28),该整流罩(40)包括限定该管道的至少一个连接壁(410),连接壁(410)包括布置在热交换器(24,26,28)上游的形成所述空气入口(22a)的抽吸开口(01,02,03),该冷却模块还包括位于下游端(40b)附近的歧管箱(41),该歧管箱(41)被配置成接收被配置成产生气流(F)的切向流涡轮机(30),该歧管箱(41)还包括所述空气出口(22b)。

技术研发人员:A·马默里,K·阿祖兹,S·卡尼尔,I·特拉奥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