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71151发布日期:2024-05-09 21:15阅读: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汽车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


背景技术:

1、汽车的座椅上往往安装有电动倾斜装置或座椅加热器等各种电气部件,为了对这些电气部件进行供电,从车身地板到座椅间有供电用的线束。在汽车座椅滑动的情况下,需要使线束跟随座椅的滑动。通常,汽车的滑动座椅的滑动尺寸最大为240mm~300mm左右,但也存在一些使滑动尺寸最大为400mm~1200mm左右的超长滑动座椅,在这种超长滑动座椅中,座椅接线外露严重,且线束凌乱影响美观性,往往需要通过线束布线装置,来减少线束外露及合理布置线束。

2、相关技术中,有将线束装载在波纹管中,通过牵拉或抵压波纹管,来使线束随动,又或者是在线束导轨上增设容纳箱来布置线束。

3、但是,这些布线装置结构复杂、线束随座椅前后移动过程中存在线束易缠绕、不易复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其具有结构简单,线束不易缠绕且易复位的优点。

2、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包括基座和随动件。其中,基座设置在汽车座椅下方,且沿汽车座椅滑动方向设置,基座上用于承载和容纳线束;随动件可相对于基座沿汽车座椅滑动方向运动,随动件上具有牵引结构,线束分布在随动件的两侧;在汽车座椅向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一方向被牵引运动,线束推动随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与牵引结构配合,将随动件沿第二方向推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

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具体地,基座设置在汽车座椅的下方,且沿着汽车座椅的滑动方向设置,基座上可以设有承载和容纳线束的容纳空间。随动件能够相对于基座沿汽车座椅滑动方向运动,随动件的两侧均具有线束;这里,线束分布在随动件的两侧设计,使随动件将线束隔开使其位于两个不同的区域,相比较于线束位于同一个区域内而言,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两侧线束缠绕的可能性。

4、另外,在汽车座椅向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牵引线束运动,即线束处于出线过程,线束推动随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即线束退回,并与牵引结构配合,将随动件沿第二方向推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诸如,线束的一端可固定于基座上,且位于随动件运动方向上的一侧,线束的另一端为活动端,即为随汽车座椅滑动的一端,该活动端位于随动件的运动方向上的一侧,在汽车座椅沿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可以是线束的至少部分与随动件的一端抵接,被汽车座椅牵动的线束推动随动件跟随线束一起运动,直至座椅沿第一方向滑动到它的极限位置时线束和随动件停止运动;在汽车座椅沿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线束处于收线复位过程,由于随动件上具有与线束配合的牵引结构,线束通过带动随动件上的牵引结构使随动件和线束一起运动,直至座椅沿第二方向滑动到它的极限位置时,线束和随动件停止运动。如此,无论汽车座椅在沿第一方向滑动还是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在实现线束出线和收线的同时,线束始终位于随动件的两侧,使得线束不易缠绕、易复位,且结构简单易行。

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上设有导向件,随动件与导向件滑动配合。这里,导向件的设置使得对随动件的运动进行导向限位,进而可提升该汽车座椅布线装置的可靠性及顺畅度。

6、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动件为杆状结构,且随动件的轴线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导向件为管状结构,且导向件的轴线方向与杆状结构的轴线方向平行,随动件可滑动地套接在导向件内。

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随动件远离导向件的端部为圆弧面。由于线束分布于随动件的两侧,导向件的端部为圆弧面的设计便于随动件一侧的线束绕过随动件的端部向后方转向时,圆弧面起到线束过渡导向的作用。

8、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牵引结构为沿随动件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第一凸起部靠近随动件远离导向件的端部设置,当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时,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可与第一凸起部抵靠,以将随动件沿第二方向推动。如此方式,简单易行。

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包括线束固定件,线束固定件固定在线束靠近牵引结构的一侧,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带动线束固定件与牵引结构配合,将随动件沿第二方向推动。

10、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线束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凸起部,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带动线束固定件的第二凸起部与牵引结构配合,将随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推动。其中,第二凸起部设置在线束固定件上靠近随动件的一侧壁上,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退回过程中线束固定件的第二凸起部与随动件上的第一凸起部抵靠,进而随动件在线束带动下继续随线束向第二方向移动,直至汽车座椅沿第二方向滑动到它的极限位置时,线束和随动件停止运动。

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座包括盒体和盖体,随动件和线束设置在盒体内,线束固定件与盒体可滑动连接,盖体盖设在盒体上,用于将随动件、线束固定件和线束的至少部分限位在盒体内。如此,可避免线束的部分、随动件和线束固定件由于长期外露导致盒体内有灰尘等杂物落入,一方面影响线束的出线和复位,另一方面也非常影响美观。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其滑动连接于车身地板上,该汽车座椅包括线束和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安装在汽车座椅的底部;线束的一端具有伸出部,伸出部位于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外,用于与车身地板线束分支连接,线束的另一端具有牵引部,牵引部与汽车座椅的接线端连接,汽车座椅滑动时通过牵引部牵引线束运动。本申请实施例由于包括第一方面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在线束随汽车座椅沿其滑动方向上移动时,线束与随动件一起运动,且线束始终位于随动件的两侧,使得线束不易缠绕、易复位,且结构简单易行。

13、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车身、座椅控制单元和第二方面中的汽车座椅。其中,汽车座椅设置在车身的地板上方,座椅控制单元设置在车身上,座椅控制单元的线束分支的一端与汽车座椅的接线端连接,用于控制汽车座椅的位姿及功能调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汽车,由于包括第二方面的汽车座椅,因此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即设置了汽车座椅布线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使得线束不易缠绕、易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导向件,所述随动件与所述导向件滑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件为为杆状结构,且所述随动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所述导向件为管状结构,且所述导向件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随动件的轴线方向平行,所述随动件可滑动地套接在所述导向件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动件远离所述导向件的端部为圆弧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结构为沿所述随动件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靠近所述随动件远离所述导向件的端部设置,当汽车座椅向所述第二方向滑动时,所述线束沿所述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可与所述第一凸起部抵靠,以将所述随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推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束固定件,所述线束固定件固定在所述线束靠近所述牵引结构的一侧,在汽车座椅向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线束沿所述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带动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牵引结构配合,将所述随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推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固定件上设有第二凸起部,在汽车座椅向所述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所述线束沿所述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带动所述线束固定件的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牵引结构配合,将所述随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推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随动件和所述线束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线束固定件与所述盒体可滑动连接,所述盖体盖设在所述盒体上,用于将所述随动件、所述线束固定件和所述线束的至少部分限位在所述盒体内。

9.一种汽车座椅,滑动连接于在车身地板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布线装置、汽车座椅和汽车,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能够解决其结构复杂、线束易缠绕、不易复位的问题,该汽车座椅布线装置包括基座和随动件。其中,基座设置在汽车座椅下方,且沿汽车座椅滑动方向设置,基座上用于承载和容纳线束;随动件可相对于基座沿汽车座椅滑动方向运动,随动件上具有牵引结构,线束分布在随动件的两侧;在汽车座椅向第一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一方向被牵引运动,线束推动随动件沿第一方向运动;在汽车座椅向第二方向滑动过程中,线束沿第二方向被牵引运动,并与牵引结构配合,将随动件沿第二方向推动,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反。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对汽车座椅线束合理布线。

技术研发人员:徐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阿维塔科技(重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