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23602发布日期:2023-04-05 23:3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应急电源抢修车,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


背景技术:

1、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在车内配备了交流发电机以及直流电源系统,其自带的直流系统能够在变电站的直流系统崩溃时提供应急的直流抢修电源,为变电站的直流负载提供电压,比起普通的应急电源抢修车只能够使用柴油发电机提供交流电不同,其车内搭载了全套的直流系统,包含充电屏、蓄电池屏以及馈电屏。

2、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由于在车内具有直流系统,其中包含有蓄电池这种易燃易爆物品,在车辆运动的过程中需要对蓄电池部分进行防振处理,避免蓄电池引振动引起的线缆接触接触不良、电解质偏移,避免充电屏和馈电屏松动等问题,而普通的防振垫只能在以一定程度上进行缓冲,而无法根据车辆的振动情况进行防振的调整,致使蓄电池部分不能根据车厢振动的情况避开其振动频率,遇到紧急情况由比较大的加速度或者减速度时也不能对其进行充分的缓冲,致使蓄电池由于长期的振动或者瞬时共振或者瞬时高g值导致内部出现内阻增大或者接触电阻增大,从而使得蓄电池组的一致性降低,长期使用导致寿命降低、充放电性能下降等情况,恶劣时甚至会导致蓄电池充放电失控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能够为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上的直流系统提供充分的减振及应急缓冲功能,为直流系统提供安全的使用环境。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包括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包括防振支座,防振支座内设有防振缓冲区/槽,防振缓冲区/槽的中心设有中心导向块,中心导向块内设有缓冲分解槽,缓冲分解槽的中心设有与缓冲分解槽底部滑动/滚动接触的支撑块,支撑块截面呈矩形,支撑块矩形四个面与四根分解导向杆末端滑动/滚动接触,分解导向杆伸出中心导向块侧壁并与减振气囊一端固定连接,减振气囊另一端与防振支座侧壁固定连接。

4、上述的四个减振气囊与气压调节系统连接,通过气压调节系统对支撑块的运动方向多对应的四个减振气囊进行气压调节从而形成缓冲减振。

5、上述的气压调节系统包括提过基准挤压的增压气泵,增压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压管道和第二输压管道,第一输压管道和第二输压管道上分别设有第一管道比例降压阀和第二管道比例升压阀,第一输压管道通过气囊单向进气阀与减振气囊连接,第二管道比例升压阀通过保压及调压系统和蓄能器单向出气阀与减振气囊连接。

6、上述的保压及调压系统包括与第二输压管道相连的四个蓄能器单向进气阀,蓄能器单向进气阀与蓄能器输入端连接,蓄能器的输出端设有蓄能器比例调压阀,蓄能器比例调压阀的输出端与蓄能器单向出气阀连接。

7、上述的蓄能器单向出气阀和气囊单向进气阀都单向向减振气囊内充气。

8、上述的减振气囊上设有可控泄压阀。

9、上述的支撑块上设有限位直角块,限位直角块用于对直流系统的四角进行限位及减振传导。

10、上述的防振支座安装在上下两个方向上的支架座上并分设在四角上用于对直流系统支架进行限位,上下的支架座分别与车辆上下壁固定,下部的防振支座下面及上部的防振支座上面垫有缓冲垫。

11、上述的分列上下的支架座上分别设有顶部加速度传感器和底部加速度传感器。

12、上述的减振气囊与蓄能器单向出气阀或气囊单向进气阀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气囊压力传感器。

1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通过将直流系统在抢修车上的振动转化四个方向的运动和加速度,利用四个方向的减振气囊提供缓冲,并通过调压系统分别应对正常运行工况和加速度过大的工况,使对应的减振气囊具有相应的缓冲压力。



技术特征:

1.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包括防振支座(1),防振支座(1)内设有防振缓冲区/槽(2),防振缓冲区/槽(2)的中心设有中心导向块(3),中心导向块(3)内设有缓冲分解槽(31),缓冲分解槽(31)的中心设有与缓冲分解槽(31)底部滑动/滚动接触的支撑块(4),支撑块(4)截面呈矩形,支撑块(4)矩形四个面与四根分解导向杆(5)末端滑动/滚动接触,分解导向杆(5)伸出中心导向块(3)侧壁并与减振气囊(6)一端固定连接,减振气囊(6)另一端与防振支座(1)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四个减振气囊(6)与气压调节系统连接,通过气压调节系统对支撑块(4)的运动方向多对应的四个减振气囊(6)进行气压调节从而形成缓冲减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调节系统包括提过基准挤压的增压气泵(8),增压气泵(8)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输压管道(9)和第二输压管道(10),第一输压管道(9)和第二输压管道(10)上分别设有第一管道比例降压阀(11)和第二管道比例升压阀(12),第一输压管道(9)通过气囊单向进气阀(18)与减振气囊(6)连接,第二管道比例升压阀(12)通过保压及调压系统和蓄能器单向出气阀(16)与减振气囊(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压及调压系统包括与第二输压管道(10)相连的四个蓄能器单向进气阀(13),蓄能器单向进气阀(13)与蓄能器(14)输入端连接,蓄能器(14)的输出端设有蓄能器比例调压阀(15),蓄能器比例调压阀(15)的输出端与蓄能器单向出气阀(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能器单向出气阀(16)和气囊单向进气阀(18)都单向向减振气囊(6)内充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气囊(6)上设有可控泄压阀(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块(4)上设有限位直角块(7),限位直角块(7)用于对直流系统的四角进行限位及减振传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振支座(1)安装在上下两个方向上的支架座(20)上并分设在四角上用于对直流系统支架(23)进行限位,上下的支架座(20)分别与车辆上下壁固定,下部的防振支座(1)下面及上部的防振支座(1)上面垫有缓冲垫(2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列上下的支架座(20)上分别设有顶部加速度传感器(21)和底部加速度传感器(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振气囊(6)与蓄能器单向出气阀(16)或气囊单向进气阀(18)的连接管道上设有气囊压力传感器(17)。


技术总结
用于交直流应急电源抢修车的直流系统支架防振系统,包括防振装置,防振装置包括防振支座,防振支座内设有防振缓冲区/槽,防振缓冲区/槽的中心设有中心导向块,中心导向块内设有缓冲分解槽,缓冲分解槽的中心设有与缓冲分解槽底部滑动/滚动接触的支撑块,支撑块截面呈矩形,支撑块矩形四个面与四根分解导向杆末端滑动/滚动接触,分解导向杆伸出中心导向块侧壁并与减振气囊一端固定连接,减振气囊另一端与防振支座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将直流系统在抢修车上的振动转化四个方向的运动和加速度,利用四个方向的减振气囊提供缓冲,并通过调压系统分别应对正常运行工况和加速度过大的工况,使对应的减振气囊具有相应的缓冲压力。

技术研发人员:黄南,杨骐,陈刚,胡翰文,李黛琳,高翔,杜萌,杜东明,倪呈祥,石志峰,刘春意,陈杰,程泽涛,陈东,董骥,施翔宇,艾洪涛,陈佳琪,冯强,郭余翔,章影,汪凌宇,秦玮昕,郭玲,王鹏,张洋,施薇,徐志高,靳华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