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取力总成及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6195发布日期:2023-04-21 05:05阅读:46来源:国知局
后取力总成及农业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业车辆,尤其涉及一种后取力总成和一种农业车辆。


背景技术:

1、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2、在现有的pto(power take off,取力器)中,pto总成主要用于实现整车拖拉机上的pto功能,既通过结合pto湿式离合器和pto档位,将发动机的动力通过pto的输出轴传递到农机具上。

3、整车需要启动pto时,首先将pto离合器结合。此时离合器会脱离制动杆,两者不再互相受压进行制动;然后结合pto档,将一对齿轮啮合上,这样动力就可以从离合器轴上传递到档位轴上,档位轴外接输出轴,将动力最终输出。

4、当需要结束pto功能时,首先将pto档位脱开,先中断主动轴和输出轴的动力,然后再断开pto离合器,将主动轴前的发动机动力断开,此时脱开的离合器连接部将会压到制动杆上,由于制动杆由弹簧顶住,弹簧受到压力进一步压缩,产生的弹簧力最终产生制动扭矩。理论上,输出轴将停止转动不再传递动力。

5、但是,当前的cvt制动系统,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制动杆后的弹簧,且制动杆为细长的圆柱形,受力后作用面小。当pto的湿式离合器在cvt油温较低时,由于油液粘度较大,即使离合器和档位两者都脱开后,离合器也会因为拖曳力,使得发动机端的动力有一部分传递到离合器之后的输出轴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的后取力装置因负载的拖曳力导致其输出轴在短时间内无法停止而引发的安全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后取力总成,包括:

2、输出组件,用于为外部装置提供动力;

3、输入组件,用于与发动机传动连接;

4、离合器,包括摩擦片组件、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摩擦片组件结合以使所述输入组件与所述输出组件传动连接,或者驱动所述摩擦片组件分离以使所述输入组件断开与所述输出组件的传动连接,所述复位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复位机构通过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摩擦片组件传动连接,并向所述摩擦片组件提供趋向分离的复位力;

5、制动环,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摩擦片组件分离时与所述制动环抵接,所述制动环在所述摩擦片组件分离时对所述驱动机构提供与所述复位力反向的作用力。

6、本发明提出的后取力总成取消传统的制动杆和制动杆弹簧,在离合器的一侧设置制动环。当离合器分离时,离合器摩擦片组件的驱动机构与制动环发生面接触,制动环的压力来自离合器的复位机构的复位力,接触面也扩大,使得制动扭矩增大,进而能够及时停止输出轴的转动,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7、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后取力总成,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输入法兰,所述输入轴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端,所述输入法兰套设于所述输入轴,所述输入法兰与所述摩擦片组件同轴设置且传动连接,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离合器套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在所述离合器结合时与所述输入法兰传动连接,或者在所述离合器分离时断开与所述输入法兰的传动连接。

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

10、中间轴,所述中间轴套设于所述输出轴;

11、主摩擦片,所述主摩擦片套设于所述中间轴并能够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滑动;

12、副摩擦片,所述副摩擦片内接于所述输入法兰并能够相对所述输入法兰的轴向滑动,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法兰处于断开状态时,所述主摩擦片与所述副摩擦片之间存在间隙,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入法兰处于连接状态时,所述主摩擦片与所述副摩擦片紧密结合;

13、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能够向所述摩擦片组件移动且推动所述主摩擦片与所述副摩擦片结合。

1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间轴包括外环部、连接部和内环部,所述外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环部连接,所述外环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内环部三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主摩擦片以可相对外环部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外环部,所述内环部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1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杆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方向沿所述主摩擦片的可滑动方向设置,所述伸缩方向与所述复位机构所提供的复位力的方向相反。

1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摩擦片的内缘设有第一内齿,所述中间轴的外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内齿配合的第一外齿,所述副摩擦片的外缘设有第二外齿,所述输入法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齿配合的第二内齿。

17、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摩擦片与所述副摩擦片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摩擦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副摩擦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主摩擦片多个所述副摩擦片交错设置。

18、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取力总成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安装腔,所述输入组件、所述输出组件、所述制动环和所述离合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19、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取力总成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制动环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

20、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农业车辆,包括发动机、农业机械和后取力总成,所述后取力总成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后取力总成,所述农业机械通过所述后取力总成与所述发动机传动连接。

21、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的农业车辆具有和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的后取力总成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组件包括输入轴和输入法兰,所述输入轴用于连接发动机输出端,所述输入法兰套设于所述输入轴,所述输出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离合器套接于所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能够在所述离合器结合时与所述输入法兰传动连接,或者在所述离合器分离时断开与所述输入法兰的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片组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轴包括外环部、连接部和内环部,所述外环部通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内环部连接,所述外环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内环部三者之间限定出容纳腔,所述主摩擦片以可相对外环部滑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外环部,所述内环部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所述复位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液压缸和液压杆,所述液压缸与所述液压杆传动连接,并驱动所述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伸缩方向沿所述主摩擦片的可滑动方向设置,所述伸缩方向与所述复位机构所提供的复位力的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摩擦片的内缘设有第一内齿,所述中间轴的外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内齿配合的第一外齿,所述副摩擦片的外缘设有第二外齿,所述输入法兰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外齿配合的第二内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摩擦片与所述副摩擦片均为多个,多个所述主摩擦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副摩擦片间隔设置,多个所述主摩擦片多个所述副摩擦片交错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取力总成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安装腔,所述输入组件、所述输出组件、所述制动环和所述离合器均设置在所述安装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取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取力总成还包括紧固螺栓,所述制动环通过所述紧固螺栓与所述壳体连接。

10.一种农业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后取力总成和一种农业车辆,后取力总成包括输出组件、输入组件、离合器和制动环,离合器包括摩擦片组件、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摩擦片组件结合以使输入组件与输出组件传动连接,或者驱动摩擦片组件分离以使输入组件断开与输出组件的传动连接,复位机构通过驱动机构传递使摩擦片组件趋向分离的复位力;制动环在摩擦片组件分离时对驱动机构提供与复位力反向的作用力。当离合器分离时,驱动机构与制动环发生面接触,制动环的压力来自离合器的复位机构的复位力,复位力比原来的制动弹簧力大数倍,并且接触面也扩大,使得制动扭矩增大,进而能够及时停止输出轴的转动,避免发生安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佐,周明辉,宁召歌,陈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林德液压(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