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71958发布日期:2022-06-03 22:42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属于电动汽车充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近年来,在高油价和低碳经济的双重推动下,电动汽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电动汽车的续电问题一直是困扰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灵活充电的需求,移动式汽车充电装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发展和普及。
3.目前现有的移动式汽车充电装置,往往需要通过拖链电缆为充电模块进行供电。这种通过拖链电缆为充电模块供电的方式大大限制了充电模块的移动范围,同时由于高压电缆的特殊性,这种供电方式具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通过可伸缩控制的充电接头和沿导轨布置的供电箱相配合,由此实现充电机器人在各个充电位的稳定供电,有效扩展充电机器人的移动范围,同时大大降低充电安全隐患。
5.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延伸于多个充电位之间的导轨(可以是车位顶部或车位尾侧)及沿导轨滑动的充电机器人,所述导轨一侧布置有与各充电位相对应的供电箱,且充电机器人上设有伸缩电机及充电接头,通过伸缩电机驱动充电接头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充电对接,所述充电机器人上设有定位传感器,用于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对接定位。
6.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箱上设有弹性对接头,且充电接头为刚性对接头,通过充电接头与弹性对接头的压紧对接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的充电对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等特点,实用性较强。
7.进一步的,所述供电箱上设有激光发射器,且定位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对激光发射器的感应识别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定位检测,以确保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充电对接成功率。
8.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器人上搭载有电磁锁,且导轨一侧布置有相应的定位孔,通过电磁锁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充电机器人的滑动锁定,以保证供电稳定性。
9.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机器人上连接有机械臂,且机械臂末端插接有充电枪,充电枪通过电缆与充电机器人连接,通过机械臂实现充电枪的收放控制,以减小充电设备在空闲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10.进一步的,所述导轨一侧布置有对应编号的车位标识,且导轨机器人的相应一侧设有车位检测器,通过车位检测器对车位标识的感应识别实现车位编号检测,以避免充电机器人滑行位置出错。
11.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头上设有保护壳体,以实现接头保护,降低损耗。
12.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3.1、通过可伸缩控制的充电接头和沿导轨布置的供电箱相配合,由此实现了充电机器人在各个充电位的稳定供电,有效扩展了充电机器人的移动范围,同时大大降低了充电安全隐患;
14.2、通过一系列定位结构确保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充电对接成功率,以避免对接出错影响充电进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准可靠等特点,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充电机器人的内部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供电箱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包括:1、充电机器人,2、充电接头,3、光电传感器,4、升降电机,5、供电箱,6、弹性对接头,7、激光发射器,8、机械臂,9、充电枪,10、枪座,11、滑轮,12、电磁锁,13、车位检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更加清楚、完整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20.如图1、2所示为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延伸于多个充电车位之间的导轨及沿导轨滑动的充电机器人1,其中导轨架设于车尾侧上方,且顶部布置有与各充电车位相对应的供电箱5,充电机器人1通过滑轮11实现沿导轨的行走,且充电机器人1上设有升降电机4及充电接头2,通过升降电机4驱动充电接头2实现充电机器人1与供电箱5之间的充电对接。
21.如图3所示,供电箱5底部设有弹性对接头6,且充电接头2为刚性对接头,通过充电接头2与弹性对接头6的压紧对接实现充电机器人1与供电箱5的充电对接。
22.进一步的,供电箱5上设有激光发射器7,且充电接头2上设有光电传感器3,通过光电传感器3对激光发射器7的感应识别实现充电机器人1与供电箱5之间的定位检测,以确保充电机器人1与供电箱5之间的充电对接成功率。
23.本实施例中,充电机器人1上搭载有电磁锁12,且导轨一侧布置有相应的定位孔,通过电磁锁12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充电机器人1的滑动锁定,以保证供电稳定性。
24.进一步的,充电机器人1上连接有机械臂8,且机械臂8末端设有供充电枪9插接的枪座10,充电枪9通过螺旋电缆与充电机器人1连接,通过机械臂8实现充电枪9的收放控制,以减小充电设备在空闲状态下的占用空间。
25.进一步的,导轨一侧布置有对应编号的车位标识,且导轨机器人的相应一侧设有车位检测器13,通过车位检测器13对车位标识的感应识别实现车位编号检测,以避免充电机器人1滑行位置出错。
26.进一步的,充电接头2上设有保护壳体,以实现接头保护,降低损耗。
27.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8.收到充电指令后,充电机器人1沿导轨滑动至相应的充电位,当光电传感器3接收到相应供电箱5上激光发射器7发出的信号时,充电机器人1停止滑动,进而通过车位检测器13识别车位编号,若编号与指令相符则通过电磁锁12进行滑动锁定,否则进行滑动调整后再识别锁定。
29.充电机器人1确定到位后,一方面通过升降电机4驱动充电接头2上升压紧弹性对接头6,实现充电机器人1与供电箱5之间的充电对接;另一方面通过机械臂8带动充电枪9下降至设定高度,以供用户拔出充电枪9进行充电操作,直至充电完成后回收机械臂8和充电接头2,等待下次充电指令。
30.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和精神范畴的前提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文字描述、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作出的各种变形、替代和改进,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


技术特征:
1.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延伸于多个充电位之间的导轨及沿导轨滑动的充电机器人,所述导轨一侧布置有与各充电位相对应的供电箱,且充电机器人上设有伸缩电机及充电接头,通过伸缩电机驱动充电接头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充电对接,所述充电机器人上设有定位传感器,用于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对接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上设有弹性对接头,且充电接头为刚性对接头,通过充电接头与弹性对接头的压紧对接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的充电对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箱上设有激光发射器,且定位传感器为光电传感器,通过光电传感器对激光发射器的感应识别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定位检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器人上搭载有电磁锁,且导轨一侧布置有相应的定位孔,通过电磁锁与定位孔的配合实现充电机器人的滑动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机器人上连接有机械臂,且机械臂末端插接有充电枪。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一侧布置有对应编号的车位标识,且导轨机器人的相应一侧设有车位检测器,通过车位检测器对车位标识的感应识别实现车位编号检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头上设有保护壳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导轨式移动充电机器人,包括延伸于多个充电位之间的导轨及沿导轨滑动的充电机器人,所述导轨一侧布置有与各充电位相对应的供电箱,且充电机器人上设有伸缩电机及充电接头,通过伸缩电机驱动充电接头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充电对接,所述充电机器人上设有定位传感器,用于实现充电机器人与供电箱之间的对接定位。本实用新型通过可伸缩控制的充电接头和沿导轨布置的供电箱相配合,由此实现了充电机器人在各个充电位的稳定供电,有效扩展了充电机器人的移动范围,同时大大降低了充电安全隐患,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精准可靠等特点。精准可靠等特点。精准可靠等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施睿弘 杨铭 孟令煜 张锦程 钱科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中泓智电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7
技术公布日:2022/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