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92582发布日期:2022-09-21 03:44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的车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挖掘机驾驶室前窗几乎全部设计成可开启的活动前窗,而大部分高端小型挖掘机驾驶室前翻窗采用连杆式结构,连杆式活动窗具有开窗运行平稳,运动过程噪声小,开窗动作舒适等优点,故而高端品牌小型挖掘机大多选用连杆式活动前翻窗。但现有的前翻窗开启后,易产生晃动,导致前翻窗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前翻窗晃动、稳定性差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包括圆管,所述圆管右侧焊接有右臂,所述右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左侧焊接有左臂,所述左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的两个端部与安装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圆管至少一侧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贯穿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固接有碰球。
6.优选的,所述碰球一侧设有碰球杆,所述碰球杆与螺纹座螺纹连接。
7.优选的,所述螺纹座两侧的碰球杆通过螺母固定。
8.优选的,所述碰球的形状为子弹型。
9.优选的,所述碰球的弧形部包裹着橡胶层。
10.优选的,所述左臂中部设有用于减少把手扣的摩擦的两个坡口,所述左臂底部设有通孔一,所述左臂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一与窗框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右臂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气缸的通孔二,所述右臂底部设有通孔三,所述右臂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三与窗框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一、本实用新型当前翻窗开启时,圆管上增加的碰球会随之翻转正好抵在顶玻璃上,从而减少了前翻窗的晃动,增强了前翻窗的稳定性;
14.二、本实用新型通过碰球杆,可自由调节碰球的伸出距离,满足调节需要。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臂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臂示意图;
18.图中所示:1、支架;2、螺纹座;3、圆管;4、碰球;5、螺母;6、碰球杆;7、右臂;8、左臂;
9、坡口;10、通孔一;11、通孔二;12、通孔三。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20.如图1-3所示的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包括圆管3,所述圆管3的左侧套接有左臂8,所述左臂8与圆管3焊接,所述左臂8中部设有用于减少把手扣的摩擦的两个坡口9,所述左臂8底部设有通孔一10,所述左臂8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穿过通孔一10与窗框(图中未示出)连接。所述圆管3右侧套接有右臂7,所述右臂7与圆管3焊接,所述右臂7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气缸的通孔二11,所述右臂7底部设有通孔三12,所述右臂7 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三12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3的左右两个端部通过连接板 (图中未示出)与安装固定板(图中未示出)活动连接。
21.所述圆管3至少一侧焊接有支架1,当然,也可以在圆管3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支架1,支架1位于左臂8和右臂7之间,所述支架1中部设有固定孔,螺纹座2穿过固定孔,并与支架1固接,碰球4的前端面为圆形,其后侧为弧形部,整体类似于子弹型,所述碰球4的弧形部包裹橡胶层,碰球 4的前端面的中心处垂直固接有碰球杆6,所述碰球杆6与螺纹座2螺纹连接,在螺纹座2两侧的碰球杆6通过两个螺母5固定。
22.使用原理:
23.当前翻窗向上开启时,圆管上增加的碰球会随之翻转正好抵在顶玻璃上,当碰球与顶玻璃之间的位置不合适时,松开螺母,调整碰球的伸出距离,再拧紧螺母即可,可以减少了前翻窗的晃动,增强了前翻窗的稳定性。
24.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管,所述圆管右侧焊接有右臂,所述右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左侧焊接有左臂,所述左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的两个端部与安装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圆管至少一侧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贯穿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固接有碰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球一侧设有碰球杆,所述碰球杆与螺纹座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座两侧的碰球杆通过螺母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球的形状为子弹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碰球的弧形部包裹着橡胶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臂中部设有用于减少把手扣的摩擦的两个坡口,所述左臂底部设有通孔一,所述左臂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一与窗框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臂中部设有用于连接气缸的通孔二,所述右臂底部设有通孔三,所述右臂通过螺栓穿过通孔三与窗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微挖驾驶室前翻窗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圆管,所述圆管右侧焊接有右臂,所述右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左侧焊接有左臂,所述左臂底部与窗框连接,所述圆管的两个端部与安装固定板活动连接,所述圆管至少一侧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贯穿有螺纹座,所述螺纹座上固接有碰球。所述螺纹座上固接有碰球。所述螺纹座上固接有碰球。


技术研发人员:戚雪东 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奔宇车身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5.31
技术公布日:2022/9/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