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751发布日期:2022-10-14 23:4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夹,具体说是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属于汽车辅助零部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汽车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汽车制动系统是指对汽车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按制动能量的传递方式,制动系可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和电磁式等几种。汽车的液压制动系统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带真空助力器总成、制动管路、abs液压分配器、制动轮缸、制动器组成。
4.制动液通过制动系统中的制动油管来实现它能量传递的介质作用。制动油管在车辆上的布置走向属于车辆管路布置的一部分。汽车制动油管分布在车上的各个片区,如果管线固定安全可靠、间隙设定合理就能提升整车的安全性、布局合理及美观性。
5.据申请人了解:目前现有汽车制动油管大多直接分布在各个原始区域,邻近的油管间缺乏隔离、固定及稳定支撑,安全性欠缺。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合理、轻量化、装配与使用简便的车制动油管管夹,最终能承载油管,增加油管布局规整性,增强安全性与美观性。
7.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所述管夹包括底座、若干夹板,若干夹板依次两两相对、间隙排列底座上形成若干槽腔,各槽腔内使一根油管通过,左、右夹板形成夹接油管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板状,各夹板沿其一侧面的上、中、下端并朝向槽腔延伸有上卡爪、中卡爪对、下卡爪,各槽腔左、右侧对应具有两两相对的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左、右下卡爪,通过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以及左、右下卡爪卡接油管起到隔离和固定各油管。
8.进一步的,各上卡爪呈倒钩状,左、右上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上卡爪两个侧边与其所在槽腔中心的垂直线的夹角成15
°
;各上卡爪端面呈圆弧状。
9.进一步的,各中卡爪均呈45
°
下延伸,左、右中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中卡爪端面呈圆弧状。
10.进一步的,各下卡爪均呈水平状,其端部呈3/4圆柱状,左、右下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左、右下卡爪与底座上端面间留有槽形间隙,使得各卡爪产生一定的弹性;当油管被压嵌到管夹槽腔内,左、右下卡爪形成向上托举油管之势,油管与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左、右下卡爪端部形成过盈配合。
11.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上两侧端夹板以底座中心呈左、右对称,其余各夹板在底座上以两两相背一体连接并呈“船锚”状。
12.进一步的,所述底座沿其下端面均匀增加凸筋。
13.更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长取决于被夹接油管数量和油管直径,底座宽与夹板宽相当。
14.再进一步的,所述管夹采取聚酰胺硬塑料并整体模压而成。
15.该实用新型车制动油管管夹,只要将油管分别嵌入该管夹槽腔中,就能保证各油管在整车上合理布置,避免二者之间以及油管与其它部件的干涉。该管夹有合适的强度和刚度,在汽车运行过程中,起到隔离、固定、互相制约油管的作用;该管夹在充分利用材料性能,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设计,具有轻量化、结构实用等优点。装配时,只需将油管嵌入管夹槽腔中利用各卡爪进行卡接即可,体现该管夹装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等要求,并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16.这种车制动油管管夹自重轻,受力合理,对车辆轻量化及使用经济性有积极意义,符合车辆特点要求。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的正视图。
20.图3为图1的左视图或右视图。
21.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接油管示意图。
22.其中:j-管夹,1-底座,2-夹板,21-左、右上卡爪,22-左、右中卡爪,23-左、右下卡爪,3-槽腔,4-凸筋,g-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23.实施例一
24.本实施例一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如图1—图4所示,管夹j包括底座1、若干夹板2,若干夹板2依次两两相对、间隙排列底座1上形成若干槽腔3,各槽腔3内使一根油管g通过,左、右夹板2形成夹接油管g趋势,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呈长方体板状,底座1上两侧端夹板2以底座1中心呈左、右对称,其余各夹板2在底座1上以两两相背一体连接并呈“船锚”状,各夹板2沿其一侧面的上、中、下端且朝向槽腔3延伸有上卡爪21、中卡爪对22、下卡爪23,各槽腔3左、右侧对应具有两两相对的左、右上卡爪21,左、右中卡爪22,左、右下卡爪23,通过左、右上卡爪21,左、右中卡爪22以及左、右下卡爪23卡接油管g起到隔离和固定各油管g,详见图1、2、4所示。
25.结合图1、2:各上卡爪21呈倒钩状,左、右上卡爪21与其所在槽腔3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上卡爪21两个侧边与其所在槽腔3的垂直线的夹角成15
°
,使之赋予左、右上卡爪21一定的弹性,便于油管g压嵌入管夹j槽腔3中;而且各上卡爪21端面呈圆弧状,以便与制动油管相匹配;各中卡爪22均呈45
°
下延伸,左、右中卡爪22与其所在槽腔3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中卡爪22端面呈圆弧状,以便与油管g相匹配;各下卡爪23均呈水平状,其端部呈3/4
圆柱状,利用3/4圆柱状来增加端部的强度,左、右下卡爪23与其所在槽腔3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左、右下卡爪23与底座1上端面间留有槽形间隙,而槽形间隙使得各卡爪在使用中产生一定的弹性,当油管g被压嵌到管夹j槽腔3内,左、右下卡爪23形成向上托举油管g之势,最终使得油管g与六个卡爪紧密贴合,不会出现松旷现象;同时油管g与左、右上卡爪21、左、右中卡爪22、左、右下卡爪23端部形成过盈配合,最终油管g被固定及稳定支撑。
26.再结合图1、图2、图3、图4:本实施例中管夹j的底座1沿其下端面均匀增加凸筋4,凸筋4宽和高可根据使用现场情况而定;实际产品中,底板1长也是取决于被夹接油管g数量和油管g直径,底座1宽与夹板2宽相当;在实施例中:该管夹j优选聚酰胺硬塑料并整体模压而成。
27.本实用新型车制动油管管夹设计巧妙、工艺简单、使用方便和可靠,具有合适的强度和刚度,明显体现现场应用便利性和实用性。通过了试验和生产的验证,也说明了该管夹符合设计要求。
2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所述管夹包括底座、若干夹板,若干夹板依次两两相对、间隙排列底座上形成若干槽腔,各槽腔内使一根油管通过,左、右夹板形成夹接油管趋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呈长方体板状,各夹板沿其一侧面的上、中、下端并朝向槽腔延伸有上卡爪、中卡爪、下卡爪,各槽腔左、右侧对应具有两两相对的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左、右下卡爪,通过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以及左、右下卡爪卡接油管起到隔离和固定各油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各上卡爪呈倒钩状,左、右上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上卡爪两个侧边与其所在槽腔中心的垂直线的夹角成15
°
;各上卡爪端面呈圆弧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各中卡爪均呈45
°
下延伸,左、右中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中卡爪端面呈圆弧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各下卡爪均呈水平状,其端部呈3/4圆柱状,左、右下卡爪与其所在槽腔的中心垂直线相对称;各左、右下卡爪与底座上端面间留有槽形间隙,使得各卡爪产生一定的弹性;当油管被压嵌到管夹槽腔内,左、右下卡爪形成向上托举油管之势,油管与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左、右下卡爪端部形成过盈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两侧端夹板以底座中心呈左、右对称,其余各夹板在底座上以两两相背一体连接并呈“船锚”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沿其下端面均匀增加凸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长取决于被夹接油管数量和油管直径,底座宽与夹板宽相当。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采取聚酰胺硬塑料并整体模压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夹,具体说是一种车制动油管管夹,属于汽车辅助零部件技术领域。其中该管夹包括底座、若干夹板,若干夹板依次两两相对、间隙排列底座上形成若干槽腔,各槽腔内使一根油管通过,左、右夹板形成夹接油管趋势,底座呈长方体板状,各夹板沿其一侧面的上、中、下端并朝向槽腔延伸有上卡爪、中卡爪、下卡爪,各槽腔左、右侧对应具有两两相对的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左、右下卡爪,通过左、右上卡爪,左、右中卡爪以及左、右下卡爪卡接油管起到隔离和固定各油管。该管夹很适合车制动上油管有序分布,能保证各油管在整车上合理布置,避免二者之间以及油管与其它部件的干涉,起到隔离、固定、互相制约油管的作用。互相制约油管的作用。互相制约油管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 张汤赟 杨情操 赵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依维柯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14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