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取货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25170发布日期:2023-04-19 21: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智能取货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无接触存取货领域,具体是智能取货车。


背景技术:

1、基于疫情时代,以自助无接触,便民服务为主要目的,实现在存取货物时无接触,提高安全性降低风险;

2、而现有的存取货时,一般只是定点定位的存取,降低便捷性,使得在需要存取时要到指定的地点,从而降低了便民度,同时现有的存取车,一般均只能实现一种物流的存取,快递、餐食均为分开配送,这样不仅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而且在配送时餐食放置前台容易丢失以及拿错等一系列的问题;

3、针对上述的技术缺陷,现提出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能够实现无接触自助存取,降低接触风险,同时便于市民的存取需求,以及能够实现快递、餐食同时配送等需求同时提高储存量,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而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了能够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是向内移动,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为此提供智能取货车,以解决上述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智能取货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取货箱,所述取货箱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块,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取货箱的下端开设有滑槽,且蜗块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部;

4、所述滑槽的前端内壁嵌入式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滑槽的内部靠近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前端外表面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蜗杆的后端转动连接在第二轴承的内部,所述第一蜗杆的外表面设置有蜗块,且蜗块与第一蜗杆两者螺纹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的前端与后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且固定块后端的第二轴承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

6、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一个转动杆后端位置,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第一蜗轮,且第一蜗轮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两者螺纹啮合,后端的所述转动杆外表面等距离固定有三个第二蜗轮,且第二蜗轮与第二蜗杆两者螺纹啮合,所述第一蜗轮与第二蜗轮两者啮合连接,位于第一蜗杆下端的所述转动杆左侧设置有转动电机,且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车体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且转动柱贯穿至活动块的内部并延伸至活动槽内壁固定。

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铰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呈中空结构,所述支撑腿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所述支撑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腿,且固定螺杆位于支撑腿内部的一端抵制于伸缩腿外表面。

9、进一步的,所述支撑腿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所述支撑杆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嵌入式连接有第一磁铁,且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两者磁性相吸,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外表面位于支撑腿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蜗块、第一蜗杆、第一蜗轮、第二蜗杆、第二蜗轮以及转动杆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而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了能够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是向内移动,从而能够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

12、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支撑杆、支撑腿、伸缩腿、第一磁铁以及第二磁铁等一系列结构部件,本实用新型利用活动块与活动槽的配合,可将支撑杆一百八十度进行水平转动,使得能够在取货箱向车体外部延伸时对其下端进行贴合支撑,然后在将伸缩腿从支撑腿内部放出,使伸缩腿的下端抵制在地面,通过固定螺纹扭紧固定,从而实现对取货箱的整体支撑,提高装置稳定性,同时利用支撑杆上端的滚轮,能够在取货箱向外延伸时利用滚轮与取货箱体接触,降低两者的摩擦力,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磨损损耗。



技术特征:

1.智能取货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取货箱(2),所述取货箱(2)的下端等距离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蜗块(3),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位于取货箱(2)的下端开设有滑槽(4),且蜗块(3)滑动连接在滑槽(4)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7)的前端与后端均嵌入式连接有第二轴承(8),且固定块(7)后端的第二轴承(8)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通槽(25),且通槽(25)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转动杆(26),所述转动杆(26)的数量为两个,另一个所述转动杆(26)位于第一个转动杆(26)后端位置,所述转动杆(26)的外表面等距离固定连接第一蜗轮(9),且第一蜗轮(9)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一蜗轮(9)与第一蜗杆(5)两者螺纹啮合,后端的所述转动杆(26)外表面等距离固定有三个第二蜗轮(11),且第二蜗轮(11)与第二蜗杆(10)两者螺纹啮合,所述第一蜗轮(9)与第二蜗轮(11)两者啮合连接,位于第一蜗杆(5)下端的所述转动杆(26)左侧设置有转动电机(12),且于转动电机(12)的输出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前端外表面开设有活动槽(13),所述活动槽(13)的内部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转动柱(16),所述转动柱(16)的外表面设置有支撑杆(14),支撑杆(14)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块(15),且转动柱(16)贯穿至活动块(15) 的内部并延伸至活动槽(13)内壁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4)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有凹槽(17),所述凹槽(17)内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8),所述支撑杆(14)的下端外表面靠近前端位置铰接有支撑腿(20),且支撑腿(20)呈中空结构,所述支撑腿(20)的前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开设有螺纹槽,且螺纹槽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杆(22),所述支撑腿(20)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伸缩腿(21),且固定螺杆(22)位于支撑腿(20)内部的一端抵制于伸缩腿(21)外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取货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腿(20)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磁铁(23),所述支撑杆(14)下端外表面靠近后端位置嵌入式连接有第一磁铁(19),且第一磁铁(19)与第二磁铁(23)两者磁性相吸,所述支撑杆(14)的下端外表面位于支撑腿(20)的前端位置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4)。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无接触存取货领域,在于为了能够实现无接触自助存取,降低接触风险,同时便于市民存取需求,以及实现快递、餐食同时配送的需求和提高储存量,具体为智能取货车;本技术是通过转动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蜗轮转动,在第一蜗轮转动的同时使得位于第一蜗轮上方的第一蜗杆转动,进而可带动蜗块在第一蜗杆的外表面左右移动,同时第一蜗轮在转动时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二蜗轮转动,而后带动第二蜗杆以及第二蜗杆上的蜗块左右移动,实现同步的使取货箱向一侧或向内移动,大大的提高储存量,将取货箱的前后面均利用上,提高装置的储存量,同时在取货时利用上述原理将取货箱分开便于取货者的存取,提高便捷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存广,周灿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嘟嘟货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