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11175发布日期:2023-02-10 20:39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1.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及采用该前端换热模块的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前端换热模块存在风量不足的现象,通过增加风扇转速可以提升风量,但是会增加前端换热模块的运行成本,另外,前端换热模块还存在热风回流现象,即:流到前端换热模块后方的部分热风会通过前端换热模块四周回流到前端换热模块前方,然后随冷风一起再次流经前端换热模块。热风回流现象会导致前端换热模块的热效率低。
3.有鉴于此,如何在不增加前端换热模块运行成本的前提下缓解前端换热模块的风量不足现象和热风回流现象,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所述前端换热模块包括散热器、冷凝器和导流罩,所述冷凝器布置在所述散热器前方,所述导流罩围设在所述冷凝器四周。
5.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罩的前端伸到所述冷凝器前方,所述导流罩的后端伸到所述冷凝器后方。
6.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端换热模块还包括冷凝器风扇,所述冷凝器风扇布置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冷凝器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导流罩。
7.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罩设有连接孔,以通过所述连接孔和穿设于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连于汽车的前围支架。
8.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罩是由横向梁和垂向梁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
9.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罩为一体结构。
10.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罩为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罩部和下罩部,所述上罩部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上方,所述下罩部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下方。
11.汽车,所述汽车的进风格栅后方安装有前端换热模块,所述前端换热模块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换热模块。
12.本申请通过在冷凝器四周围设导流罩,可以将冷风聚拢到导流罩内部,使冷风能沿着导流罩内部集中地流向冷凝器和散热器,从而能缓解冷风向冷凝器和散热器的四周分散致使出现风量不足的现象,同时,导流罩还起到阻挡作用,能阻挡热风自前端换热模块四周回流到前端换热模块前方,从而能缓解热风回流现象,并且,不会增加前端换热模块的运行成本。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前端换热模块一种实施例的侧剖视图;
14.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前端换热模块的另一种实施例的导流罩的前视图;
15.图3为图2所示的导流罩安装于汽车前围支架的前视图。
16.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7.100散热器,200冷凝器,300导流罩,301连接孔,302横向梁,303垂向梁,300a上罩部,300b下罩部,400冷凝器风扇,500散热器风扇,600前围支架,700前防撞梁。
具体实施方式
18.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及采用该前端换热模块的汽车,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如图1,本申请提供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包括散热器100、冷凝器200和导流罩300,冷凝器200布置在散热器100前方,导流罩300围设在冷凝器200四周。
20.通过在冷凝器200四周围设导流罩300,可以将冷风聚拢到导流罩300内部,使冷风能沿着导流罩300内部集中地流向冷凝器200和散热器100,从而能缓解冷风向冷凝器200和散热器100的四周分散致使出现风量不足的现象,同时,导流罩300还起到阻挡作用,能阻挡热风自前端换热模块四周回流到前端换热模块前方,从而能缓解热风回流现象,并且,不会增加前端换热模块的运行成本。
21.具体的,可以让导流罩300的前端伸到冷凝器200前方,并让导流罩300的后端伸到冷凝器200后方,这样,导流罩300能够更好的包围冷凝器200,导流效果更好。
22.具体的,前端换热模块还可以设置冷凝器风扇400、散热器风扇500、压缩机、节流元件等,或者,冷凝器风扇400和散热器风扇500也可以共用同一风扇。具体的,冷凝器风扇400可以布置在散热器100和冷凝器200之间,并且可以安装于导流罩300,具体可以安装在导流罩300的后端端口处。这样设置,导流罩300还兼具给冷凝器风扇400提供安装基础的作用。
23.该前端换热模块工作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流入冷凝器200,冷风流经冷凝器200时,将冷凝器200内高温高压制冷剂冷却成低温高压制冷剂,然后低温高压制冷剂经节流元件气化后流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部由高压气态变化成低压气态,这一过程吸热,使得蒸发器表面温度很低,因此能使流经蒸发器表面的风转变为冷风,经蒸发器风扇吹到车舱内部,实现制冷。
24.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导流罩300设有连接孔301,以通过连接孔301和穿设于连接孔301的紧固件(例如螺纹紧固件、销钉)等连于汽车的前围支架600。这样,能实现导流罩300的可靠固定。
25.具体的,导流罩300可以是由横向梁302和垂向梁303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横向梁302沿汽车横向延伸,垂向梁303沿汽车垂向延伸。这样设置,当导流罩300固定于汽车前围支架600时,能显著增加汽车前围支架600的结构强度,提升汽车的撞击安全性。
26.具体的,如图1,导流罩300可以是一体结构。或者,如图2,导流罩300也可以是上下分体结构。
27.上下分体结构的导流罩300包括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如图3,上罩部300a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700上方,下罩部300b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700下方,这样,能够避让汽车的前防撞梁700。
28.图示实施例中,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各包括一个横向梁302和连在横向梁302两端的两个垂向梁303,这样设置,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呈半框结构,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29.固定时,优选让上罩部300a的垂向梁303下端面紧抵前端防撞梁700的上表面,并让下罩部300b的垂向梁303的上端面紧抵前端防撞梁700的下表面,这样,能利用前端防撞梁700将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之间的缝隙封挡死,使得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围合形成的罩内空间完整、没有漏风点。
30.图示实施例中,上罩部300a的横向梁302的中部设有一个连接孔301,上罩部300a的两个垂向梁303各设有一个连接孔301,下罩部300b的横向梁302沿横向间隔设置有两个连接孔301。实际实施中,连接孔301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调整,而不局限于图示实施例。
31.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换热模块包括散热器(100)、冷凝器(200)和导流罩(300),所述冷凝器(200)布置在所述散热器(100)前方,所述导流罩(300)围设在所述冷凝器(200)四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00)的前端伸到所述冷凝器(200)前方,所述导流罩(300)的后端伸到所述冷凝器(200)后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换热模块还包括冷凝器风扇(400),所述冷凝器风扇(400)布置在所述散热器(100)和所述冷凝器(200)之间,并安装于所述导流罩(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00)设有连接孔(301),以通过所述连接孔(301)和穿设于所述连接孔(301)的紧固件连于汽车的前围支架(60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00)是由横向梁(302)和垂向梁(303)围合形成的框架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00)为一体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罩(300)为上下分体结构,包括上罩部(300a)和下罩部(300b),所述上罩部(300a)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700)上方,所述下罩部(300b)设置在汽车的前防撞梁(700)下方。8.汽车,所述汽车的进风格栅后方安装有前端换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换热模块为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换热模块。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汽车的前端换热模块及汽车,所述前端换热模块包括散热器、冷凝器和导流罩,所述冷凝器布置在所述散热器前方,所述导流罩围设在所述冷凝器四周。采用本申请,能在不增加前端换热模块运行成本的前提下,缓解前端换热模块的风量不足现象和热风回流现象,提升前端换热模块的热效率。提升前端换热模块的热效率。提升前端换热模块的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 赵砚 孟平平 时武林 甘正炜 李荣峰 梁志鑫 蔡智诚 谭识朝 李俊良 全旺贤 牛贝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3/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