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蜡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8228发布日期:2023-04-29 21:2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打蜡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打蜡机,尤其涉及一种打蜡器。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打蜡设备一般由驱动组件带动转动头对摩托车、汽车等物品表面进行抛光打蜡,打蜡设备在工作时,其转动头受到压力被抵持在打蜡物品表面,转动头即受到打蜡物品表面的反作用力,现有的打蜡设备的转动头一般直接连接驱动组件的输出轴,导致打蜡设备工作时反向作用力通过转动头直接作用在驱动组件的输出轴上,对驱动组件轴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为解决现有打蜡器下压工作时,力直接作用在驱动组件输出轴上从而对驱动组件输出轴造成一定程度损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打蜡器。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打蜡器,所述打蜡器包括工作部和手持部,所述工作部包括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壳体内的轴承,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一端,所述转盘一端露出所述手持部一端,所述手持部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轴承内圈后与所述转盘连接。

3、可选地,所述手持部靠近工作部一端设置有保护壳,所述转盘一端露出所述保护壳一端,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壳和所述轴承内圈后与所述转盘连接;

4、所述轴承外圈抵持所述保护壳内壁,所述转盘另一端抵持所述轴承内圈端面,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转盘抵持所述轴承内圈端面的一端可拆卸连接。

5、可选地,所述保护壳为喇叭状,形成开口槽以容纳所述转盘,封闭的一端形成连接段以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向所述连接段延伸形成容置槽以容置所述轴承,所述转盘靠近所述保护壳一侧形成对接段以伸入所述容置槽中抵靠所述轴承内圈端面。

6、可选地,所述轴承外圈抵持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

7、可选地,所述转盘靠近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外侧壁的端面与所述保护壳开口槽内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8、可选地,所述转盘对接段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工作部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与限位件,所述限位板的一面抵持所述凹槽底部,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限位板后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9、可选地,所述保护壳连接段外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手持部壳体与所述卡槽对应位置一端设置有凸部,所述卡槽与所述凸部卡接。

10、可选地,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工作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工作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手持部连接。

11、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箱,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减速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伸出。

12、可选地,所述手持部还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侧壁的握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柄呈t型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内靠近所述工作部的一端;所述手持部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握柄中。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打蜡器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的打蜡器包括工作部和手持部,工作部包括转盘以及设置在手持部壳体内的轴承,转盘与手持部可拆卸连接,轴承设置在转盘与手持部连接的一端,转盘一端露出手持部一端,手持部内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轴穿过轴承内圈后与转盘连接;打蜡器工作时,轴承内圈的一侧端面抵持转盘,轴承外圈的一侧端面抵持手持部,转盘受到的压力大部分作用在轴承上而不是直接作用在输出轴上,从而避免输出轴因长期受到压力而被损害,以延长打蜡器的使用寿命。

15、2、本实用新型的手持部靠近工作部一端设置有保护壳,转盘一端露出保护壳一端,输出轴穿过穿过保护壳和轴承内圈后与转盘连接;保护壳为喇叭状,形成开口槽以容纳转盘,避免转盘在工作时,其靠近保护壳的一端裸露在外而被磨损,保护壳封闭的一端形成连接段以与手持部可拆卸连接,以将保护壳固定在手持部一端;开口槽的槽底向连接段延伸形成容置槽以容置轴承,转盘靠近保护壳一侧形成对接段以伸入容置槽中抵靠轴承内圈端面,保护壳和转盘以上形状和位置的设置即方便打蜡器工作且使其整体外形美观。

16、3、本实用新型的轴承外圈端面和外圈侧面都抵持容置槽的内侧壁,使轴承具有更稳固的支撑作用。

17、4、本实用新型的转盘靠近保护壳一侧的外侧壁的端面与保护壳开口槽内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避免保护壳开口槽内端面与转盘外侧壁端面产生摩擦,使保护壳在保护转盘的同时不会影响转盘的转动。

18、5、本实用新型的转盘对接段底部设置有凹槽,工作部还包括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与限位件,限位板的一面抵持凹槽底部,限位件穿过限位板后与输出轴端部连接,以实现对转盘和保护壳的轴向限位,此外,限位板还可看作垫片,避免限位件压坏转盘,凹槽的设置避免物品表面的反作用力直接作用在限位组件上,而是将反作用力大部分分散在转盘除凹槽部分的边缘盘面上,从而通过边缘盘面将大部分反作用力传输至轴承上,而与转盘中部的凹槽抵持的限位组件以及与限位组件连接的输出轴受力很小。

19、6、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连接段外侧壁设置有卡槽,手持部壳体与卡槽对应位置一端设置有凸部,卡槽与凸部卡接,从而将保护壳与手持部卡接在一起,由于限位组件对转盘和保护壳进行的轴向限位只是将工作部限制在手持部上,两者没有稳固的连接关系,保护壳与手持部卡接,使工作部和手持部连接在一起。

20、7、本实用新型的手持部靠近工作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将工作部与手持部稳固地连接起来,使打蜡器有稳固的整体结构。

21、8、本实用新型的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箱,输出轴从减速箱远离电机的一侧伸出,减速箱可降低工作部的转速,增大扭力,使打蜡器的打蜡效果更好。

22、9、本实用新型的手持部还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连接部侧壁的握柄,连接部与握柄呈t型连接,打蜡器的上述形状设置方便用户握持且不易从手中脱落;此外,手持部内的驱动组件设置于连接部内靠近工作部的一端,手持部还包括供电组件,供电组件设置于握柄中,驱动组件与供电组件在配件中具有较大重量比例,如此设置,优化了打蜡器的配重,增加打蜡器被握持工作时的自然重力,使用户的握感更好,还能减轻手臂长期握持打蜡器的疲劳感。



技术特征:

1.一种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打蜡器包括工作部和手持部,所述工作部包括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壳体内的轴承,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一端,所述转盘一端露出所述手持部一端,所述手持部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轴承内圈后与所述转盘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靠近工作部一端设置有保护壳,所述转盘一端露出所述保护壳一端,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保护壳和所述轴承内圈后与所述转盘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为喇叭状,形成开口槽以容纳所述转盘,封闭的一端形成连接段以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开口槽的槽底向所述连接段延伸形成容置槽以容置所述轴承,所述转盘靠近所述保护壳一侧形成对接段以伸入所述容置槽中抵靠所述轴承内圈端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抵持所述容置槽的内侧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靠近所述保护壳一侧的外侧壁的端面与所述保护壳开口槽内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对接段底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工作部还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板与限位件,所述限位板的一面抵持所述凹槽底部,所述限位件穿过所述限位板后与所述输出轴连接。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连接段外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手持部壳体与所述卡槽对应位置一端设置有凸部,所述卡槽与所述凸部卡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靠近所述工作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工作部通过所述固定组件与所述手持部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以及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箱,所述输出轴从所述减速箱远离所述电机的一侧伸出。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部还包括连接部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侧壁的握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握柄呈t型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连接部内靠近所述工作部的一端;所述手持部还包括供电组件,所述供电组件设置于所述握柄中。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打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打蜡器。打蜡器包括工作部和手持部,所述工作部包括转盘以及设置在所述手持部壳体内的轴承,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可拆卸连接,所述轴承设置在所述转盘与所述手持部连接的一端,所述转盘一端露出所述手持部一端,所述手持部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所述轴承内圈后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打蜡器工作时,转盘受到的压力大部分作用在轴承上而不是直接作用在输出轴上,从而避免输出轴因长期受到压力而被损害,以延长打蜡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李帅,陈志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原研寺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