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6867发布日期:2023-04-20 04:31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


背景技术:

1、公铁两用车是一种可依靠自身动力在公路路面和铁路钢轨上均可行走的车辆,其铁路行走功能主要在于在铁路线路上牵引铁路列车或工程车辆,其公路行走功能主要在于车辆自身的短距离移动以更换到其他的牵引作业铁路线路。目前,公铁两用车通常采用在车桥上安装驱动轮、从动轮、前钢轮组件以及后钢轮组件,其中,驱动轮以及从动轮用于在陆地行驶,前钢轮组件以及后钢轮组件用于在轨道行驶,同时,前钢轮组件以及后钢轮组件通过摆臂以及驱动部实现升降,如cn202110756775.1一种公铁两用检测车摩擦轮驱动路轨系统,可实现公铁两用,但是,需要在原车结构上增加诸如前钢轮组件、后钢轮组件、摆臂以及驱动部等辅助部件,增加了成本,同时,辅助部件提高了车桥的结构复杂度,为日常维修、保养带来困难。另外,辅助部件需要加装在每辆车上,才能实现公铁两用,缺乏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轮和半轴组件,所述轨道轮固设于所述半轴组件上,所述半轴组件与所述底架可转动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底架置于轨道上方,同时,轨道轮的轮面与轨道接触,车辆位于底架上方,且车辆车轮直接与半轴组件摩擦接触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辆车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轨道轮、半轴组件的旋转动力,实现轨道轮沿着轨道滚动,实现车辆上轨运行。

5、进一步,所述半轴组件包括驱动半轴以及轴承座,所述轨道轮固设于所述驱动半轴上,所述轴承座固设于所述底架上,所述驱动半轴设于所述轴承座的内部并与所述轴承座可转动连接。

6、优选的,所述驱动半轴与所述轨道轮过盈配合。

7、进一步,所述驱动半轴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底架的外侧并作为驱动轴头。

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车辆车轮的轮面直接与驱动轴头的外表面摩擦接触,车辆车轮转动时,摩擦力带动驱动轴头、驱动半轴以及轨道轮反向转动,为轨道轮沿着轨道滚动提供动力。

9、进一步,所述驱动轴头的外表面设有防滑纹。

10、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防滑纹有助于增加驱动轴头与车辆车轮之间的摩擦力,提高车辆车轮旋转动力的传递效果。

11、进一步,所述底架上开设用于容纳所述轨道轮的容纳腔,所述驱动半轴贯穿所述容纳腔,且所述驱动轴头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侧。

12、进一步,所述驱动半轴与所述容纳腔的相接处均设有所述轴承座。

13、进一步,所述底架上设有2个相间隔的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与所述半轴组件对应设置,且2个轨道轮的间距小于车辆车轮的直径。

14、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2个轨道轮间隔设置,促使2个半轴组件同样间隔设置,车辆车轮放置于间隔设置的2个半轴组件之间,促使车桥被顶起,车辆车轮与地面/轨道分离。

15、进一步,所述底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形成底架组,且对称设置的底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

16、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设置时,对称设置的底架分别用于承托左、右两个车辆车轮,提高车辆的平衡度以及上轨运行的同步度。

17、进一步,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底架组至少设有2组,相邻的底架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底架分别用于承托位于不同位置的车辆车轮,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平衡度以及上轨运行的同步度。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车辆车轮直接与半轴组件摩擦接触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辆车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轨道轮、半轴组件的旋转动力,实现轨道轮沿着轨道滚动,实现车辆上轨运行。

21、2、成本低,无需加装于车辆上,可实现反复利用,同时,底架组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以承载不同类型的车辆,提高通用性,此外,维持车辆原有结构,避免为日常维修、保养带来困难。

22、3、间隔设置的半轴组件用于承载车辆车轮,促使车桥被顶起,车辆车轮与地面/轨道分离,同时,车桥对半轴组件施加作用力,促使轨道轮始终与轨道接触,避免出现脱轨现象。

23、4、通过车辆的驱动系统驱动车辆车轮运转,实现车辆在陆地上行驶,通过车辆车轮与半轴组件直接摩擦接触,将车辆车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驱动轨道轮行驶的动力,从而实现车辆在轨道上行驶,两种工作模式的动力来源均为车辆的驱动系统,且两种工作模式相对独立,互不干扰,无需改变原有的车辆结构,成本低,通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轮和半轴组件,所述轨道轮固设于所述半轴组件上,所述半轴组件与所述底架可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开设用于容纳所述轨道轮的容纳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上设有2个相间隔的轨道轮,所述轨道轮与所述半轴组件对应设置,且2个轨道轮的间距小于车辆车轮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称设置形成底架组,且对称设置的底架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底架组至少设有2组,相邻的底架组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架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辅助上轨运行装置,包括底架,所述底架上设有轨道轮和半轴组件,所述轨道轮固设于所述半轴组件上,所述半轴组件与所述底架可转动连接,本技术中车辆车轮直接与半轴组件摩擦接触产生摩擦力,在摩擦力的作用下,车辆车轮的旋转动力转化为轨道轮、半轴组件的旋转动力,实现轨道轮沿着轨道滚动,实现车辆上轨运行,同时,成本低,无需加装于车辆上,可实现反复利用,提高通用性,此外,维持车辆原有结构,避免为日常维修、保养带来困难。

技术研发人员:高兆颖,王纯,邵波,范建峰,王龙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华车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