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桩防护机构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64609发布日期:2023-04-18 19:08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电桩防护机构及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护设备,特别是一种充电桩防护机构及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1、充电桩防护机构是由抵御组件和挡雨组件构成,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国内的新能源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新能源也广泛应用于交通领域,也开始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其中新能源汽车也已经开始推广使用并开始逐步代替传统的使用汽油作为动力的交通工具,当汽车行驶到足够的里程数时,需要行驶至充电站内,使用充电桩及时充电以保证其续航能力。现有的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保护的功能,很容易和车辆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引起经济损失,且在雨天时雨水容易流进充电接口内,造成漏电的现象,影响了人们日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充电桩防护机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车辆容易对充电桩发生碰撞且在雨天时雨水容易流进充电接口内。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充电桩防护机构,其包括,抵御组件,包括充电桩本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的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板一侧的固定管、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内部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的连接柱,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一端的防护垫,以及;挡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部的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端的挡雨板。

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设置于所述一侧的连接线,以及设置于连接线一端的电源接口。

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设置于一侧的散热扇,以及设置于散热扇一侧的第一防尘网。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充电桩本体包括设置于内部的进气孔,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气孔内壁的第二防尘网。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板包括设置于一侧的挡板,以及设置于挡板一侧的第二弹簧。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防护板包括设置于内壁的丝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防护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丝杆包括设置于外侧的丝套,以及设置于所述丝杆外侧的垫片。

11、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防护机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防护板,可方便对固定管进行固定,通过设置固定管,可方便对第一弹簧进行固定,通过设置第一弹簧、连接柱和防护垫的配合使用,可防止车辆发生碰撞时对充电桩本体造成损伤,通过设置连接管,可方便对支撑柱进行卡接,通过设置支撑柱,可方便对挡雨板进行固定,通过设置挡雨板,可方便对雨水进行阻挡。

12、鉴于目前不方便对主体进行支撑的问题,故提出了充电桩支撑装置。

1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充电桩支撑装置,包括权利要求任一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以及,承载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底部的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内壁的螺纹杆,以及设置于所述螺纹杆一端的固定座。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螺纹杆包括设置于一端的转盘,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盘顶部的摇杆。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充电桩支撑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橡胶钉。

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螺纹杆,可方便对固定座进行调节,进而可方便对主体进行高度调节,通过设置底板,可方便对主体进行放置,通过设置固定座,可方便对主体进行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1)包括设置于所述一侧的连接线(101a),以及设置于连接线(101a)一端的电源接口(101a-1)。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1)包括设置于一侧的散热扇(101b),以及设置于散热扇(101b)一侧的第一防尘网(101b-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本体(101)包括设置于内部的进气孔(101c),以及设置于所述进气孔(101c)内壁的第二防尘网(101c-1)。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02)包括设置于一侧的挡板(102a),以及设置于挡板(102a)一侧的第二弹簧(102a-1)。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102)包括设置于内壁的丝杆(102b)。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02b)包括设置于外侧的丝套(102b-1),以及设置于所述丝杆(102b)外侧的垫片(102b-2)。

8.一种充电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充电桩防护机构;以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302)包括设置于一端的转盘(302a),以及设置于所述转盘(302a)顶部的摇杆(302a-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充电桩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303)包括设置于底部的橡胶钉(303a)。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充电桩防护机构及支撑装置,包括抵御组件,包括充电桩本体,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一侧的防护板、设置于所述防护板一侧的固定管、设置于所述固定管内部的第一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一弹簧一端的连接柱,以及设置于所述连接柱一端的防护垫,以及;挡雨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顶部的连接管、设置于所述连接管内部的支撑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支撑柱一端的挡雨板。本技术所述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充电桩不具备保护的功能,很容易和车辆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引起经济损失,且在雨天时雨水容易流进充电接口内,造成漏电的现象,影响了人们日常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宏,蔚日升,郝月明,王乐圣,尹海玲,白杨,刘杨,闫慧军,聂江源,胡献支,王毅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方魏家峁煤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