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文档序号:33979455发布日期:2023-04-26 22:44阅读:83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为了环保新能源汽车开始逐渐普及,为此很多地方都安装有充电桩,中国专利cn113799637a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该充电桩的插头直接插入充电桩的外侧,从而在行人或其它外力触动充电插头的线缆时,此时充电插头容易从充电桩的外侧发生脱落,进而造成充电插头与地面出现碰撞,容易导致其出现损坏,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具有防止充电插头脱落的优点。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线缆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充电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架,所述充电桩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桩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长杆,所述长杆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接有活动块和第二弹簧,所述活动块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轮。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板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安装板与固定架活动卡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弹性支撑于两个活动板之间。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充电插头的顶端与充电桩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架与活动板挤压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弹簧弹性支撑于长杆和充电桩之间,所述滚轮与线缆的外表面接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固定杆、活动板、第一弹簧和安装板,通过活动板与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得安装板的斜面对固定架的外侧挤压时,此时两个活动板将会沿固定杆的外表面相向移动,同时由于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因此会对活动板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可以通过安装板与固定架之间的配合对充电插头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防止充电插头从充电桩的外侧脱落。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长杆、活动块、第二弹簧和滚轮,通过活动块与长杆之间的配合,使得活动块可以沿长杆的外表面进行上下移动,此时由于第二弹簧为压缩状态,因此会对活动块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可以通过滚轮向上拖动线缆,进而可以防止线缆与地面接触沾染污渍以及发生磨损。



技术特征:

1.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1),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通过线缆(2)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3),所述充电插头(3)的底部开设有槽口(4),所述槽口(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6)和第一弹簧(7),所述活动板(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充电桩(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杆(9),所述圆杆(9)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架(10),所述充电桩(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1)的正面固定安装有长杆(12),所述长杆(12)的外表面从上到下依次活动套接有活动块(13)和第二弹簧(14),所述活动块(13)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滚轮(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8)的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安装板(8)与固定架(11)活动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的数量为两个,所述第一弹簧(7)弹性支撑于两个活动板(6)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插头(3)的顶端与充电桩(1)活动套接,所述活动架(10)与活动板(6)挤压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4)弹性支撑于长杆(12)和充电桩(1)之间,所述滚轮(15)与线缆(2)的外表面接触。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充电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桩,所述充电桩通过线缆固定连接有充电插头,所述充电插头的底部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套接有活动板和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杆、活动板、第一弹簧和安装板,通过活动板与固定杆之间的配合,使得安装板的斜面对固定架的外侧挤压时,此时两个活动板将会沿固定杆的外表面相向移动,同时由于第一弹簧为压缩状态,因此会对活动板施加一个弹力,从而可以通过安装板与固定架之间的配合对充电插头进行限位,进而可以防止充电插头从充电桩的外侧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孙璐姿,郝宝兰,窦传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公路技师学院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