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14972发布日期:2023-03-25 01:1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


背景技术:

2.食用菌内含有多类对人体有益成分,故食用菌的种植产业已达到规模化发展。为了提高种植产能实现规模化发展目前已采用人工和机械相结合方式网格化种植。目前床架式栽培是我国食用菌栽培最常用的方法,需将接种后的菌棒运送至培养房。为了方便搬运,现采用牵引车将食用菌种植床架移出培养房,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3.1.牵引车采用绳带做牵引,牵引车停止时床架还在移动、床架牵引过程中绑捆的绳带易断裂而易使操作人员得不到安全保障;
4.2.每次绑扎时浪费很多时间而使顺畅生产得不到有力的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解决牵引车操作工的安全隐患、减少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包括托挂钩本体,所述托挂钩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吊钩相连的环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床架插接的插接机构。
8.进一步地,所述托挂钩本体呈三角形结构,所述托挂钩本体的其中一夹角设置环扣,其余两个夹角分别设置插接机构。
9.进一步地,所述托挂钩本体上设有多根加强筋。
10.进一步地,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两根插脚,所述两根插脚用于与所述床架的横杆插接。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架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该托挂钩本体一端通过环扣与牵引车吊钩相连,另一端通过插接机构与床架插接,利用刚性连接解决了牵引车操作工的安全隐患,并且操作更为简便减少了牵引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14.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5.图1为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7.附图中,1为托挂钩本体、2为环扣、3为插接机构、3-1为支架、3-2为插脚,4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18.具体实施例1
19.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包括托挂钩本体1,所述托挂钩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吊钩相连的环扣2,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床架插接的插接机构3。所述托挂钩本体1呈正三角形结构,所述挂钩本体1的其中一夹角设置环扣2,其余两个夹角分别设置插接机构3,所述插接机构3包括两个支架3-1和设置在支架上的两根插脚3-2,所述支架3-1呈直角三角形结构,每个支架3-1设置两根插脚3-2,两根插脚3-2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率大于床架的横杆宽度,两个插脚3-2设置在支架3-1的直角边,或者支架的斜边,所述两根插脚3-2用于与所述床架的横杆插接。本具体实施例中:托挂钩本体1采用三根钢管焊接而成,其中该环扣2采用环型钢,环型钢焊接在托挂钩本体1的其中一个夹角上;插接机构3的支架3-1和插脚3-2均采用钢管,两个插脚3-2焊接在支架3-1的直角边,为最佳实施例。两个支架分别焊接在托挂钩本体1的另外两个夹角上,本实用新型的托挂钩本体1采用正三角形结构使托挂钩本体更稳定、强度更高,而且设置两个插接机构3使床架两点受力,避免床架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的情况,为最佳实施例。所述托挂钩本体1上设有多根加强筋4,加强筋4采用钢管,本具体实施例中:采用五根加强筋4焊接在正三角形托挂钩本体1上,增强了托挂钩本体的强度。
20.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需要连接床架和牵引车时,利用托挂钩本体,托挂钩本体一端的环扣挂在牵引车的挂钩挂上,另一端的插接机构的插脚挂在床架的横杆上,从而使床架与牵引车活动连接在一起。有效避免了采用牵引绳带来的安全隐患,操作更方便快捷减少了牵引时间,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挂钩本体,所述托挂钩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挂钩相连的环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床架插接的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两根插脚,所述两根插脚用于与所述床架的横杆插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挂钩本体呈正三角形结构,所述托挂钩本体的其中一夹角设置环扣,其余两个夹角分别设置插接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挂钩本体上设有多根加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呈直角三角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床架牵引车托挂钩结构,包括托挂钩本体,所述托挂钩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牵引车挂钩相连的环扣,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床架插接的插接机构,所述插接机构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两根插脚,所述两根插脚用于与所述床架的横杆插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确保牵引车操作工的安全、减少了牵引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清 徐青松 鲜维洪 向超 余娱乐 李世文 易思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华绿生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6
技术公布日:2023/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