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28194发布日期:2023-04-22 09:04阅读:40来源:国知局
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


背景技术:

1、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是指连接动力总成(发动机,启动电机等)和车架的部件,它是减小动力总成传递给车身振动,提高整车稳定性、舒适性的关键。

2、现有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包括发动机悬置系统和变速器悬置系统,发动机悬置系统为设于发动机上的两点悬置,变速器悬置系统为设置在变速器上的四点悬置,该类悬置系统会对动力总成造成过定位、过度约束,且成本高、装配难度大、维修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2、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安装简单,避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过定位,减小发动机飞轮壳的受力,有利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维修,减振效果良好。

3、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的一端连接,包括:

4、第一悬置系统,其设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

5、第二悬置系统,其设于所述发动机靠近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以及所述变速器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的两侧。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悬置系统包括一对第一支架,所述一对第一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

7、优选的是,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相对设置。

8、优选的是,每个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支架f1,以及与车架连接的支架f2,所述支架f1与所述支架f2经第一减震器垂直相连。

9、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减振器、硅油减振器、空气弹簧减振器中任意一种。

10、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悬置系统包括一对第二支架,所述一对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发动机靠近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以及所述变速器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的两侧。

11、优选的是,每个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器连接的支架b1,以及与车架连接的支架b2,所述支架b1和所述支架b2之间通过两个第二减震器垂直相连。

12、优选的是,所述两个第二减震器沿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器的长度方向设置。

13、优选的是,所述第二减震器为橡胶减振器、硅油减振器、空气弹簧减振器中任意一种。

14、优选的是,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相对设置。

15、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6、本申请安装简单,避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过定位,减小发动机飞轮壳的受力,有利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维修,减振效果良好。

17、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连接,所述发动机的一端与所述变速器的一端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置系统包括一对第一支架,所述一对第一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发动机远离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一支架相对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支架包括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的支架f1,以及与车架连接的支架f2,所述支架f1与所述支架f2经第一减震器垂直相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器为橡胶减振器、硅油减振器、空气弹簧减振器中任意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悬置系统包括一对第二支架,所述一对第二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发动机靠近所述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以及所述变速器远离所述发动机的一端的两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二支架包括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器连接的支架b1,以及与车架连接的支架b2,所述支架b1和所述支架b2之间通过两个第二减震器垂直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第二减震器沿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器的长度方向设置。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器为橡胶减振器、硅油减振器、空气弹簧减振器中任意一种。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第二支架相对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非公路自卸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其与发动机和变速器连接,发动机的一端与变速器的一端连接,包括:第一悬置系统,其设于发动机远离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第二悬置系统,其设于发动机靠近变速器的一端的两侧,以及变速器远离发动机的一端的两侧,本技术安装简单,避免动力总成悬置系统过定位,减小发动机飞轮壳的受力,有利于发动机和变速器维修,减振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张峰,张晓奇,陈广,莫晨,晏航,杨家良,张斌,王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4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