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1455发布日期:2023-05-27 21:40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是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


背景技术:

1、作为常见的汽车零部件之一,后桥衬套通常用于柔性连接后桥与车架,在后桥与车架之间产生缓冲作用,避免因后桥与车架的刚性连接而造成隔振效果差的问题,以此来提高整车的nvh效果,同时通过其缓冲特性,来提高整车的耐疲劳性。

2、目前,后桥衬套通常包括有内套筒、外套筒和通过硫化分别一体成型于内、外套筒之间的橡胶体,后桥衬套整体为一体式结构,且内套筒和外套筒均为直筒形结构。

3、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沿轴向没有对橡胶体进行有效的限位,因此,当后桥衬套的轴向载荷较大时,会沿轴向产生较大的形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橡胶体沿轴向进行拉伸的次数和频率增加,进而产生开裂,影响使用寿命,不仅会影响隔振效果,而且在开裂处,会因伸缩不同步而产生摩擦,从而产生异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采用分体式结构,当后桥衬套的轴向载荷较大时,能够限制橡胶体沿轴向产生的形变量,以提升轴向刚度,保证使用寿命,改善现有整体式结构的后桥衬套的隔振效果,并防止产生异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包括有用于连接后桥与车架的衬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本体包括有二个内套筒、外套筒和二个橡胶体,所述的二个内套筒呈同轴设置,所述外套筒的两端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环形翻边,所述的二个橡胶体通过硫化分别对应一体成型于所述二个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两端的所述环形翻边沿轴向分别对应对所述的二个橡胶体进行限位。

4、进一步的,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套装有加强套筒。

5、进一步的,所述二个橡胶体的外端面的内沿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二个橡胶体的外端面的外沿均设有依次交替分布的凸起和凹槽。

6、进一步的,所述二个橡胶体的内端面均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7、进一步的,所述二个内套筒的一端相贴合。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的后桥衬套采用分体式结构,即包括有同轴设置的二个内套筒、外套筒和二个橡胶体,二个橡胶体通过硫化分别对应一体成型于二个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隔振单元;同时,外套筒的两端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环形翻边,能够沿轴向分别对应对二个橡胶体进行限位,当后桥衬套的轴向载荷较大时,能够限制橡胶体沿轴向产生的形变量,提升了轴向刚度,保证了使用寿命,改善了现有整体式结构的后桥衬套的隔振效果,防止了异响的产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包括有用于连接后桥与车架的衬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本体包括有二个内套筒、外套筒和二个橡胶体,所述的二个内套筒呈同轴设置,所述外套筒的两端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环形翻边,所述的二个橡胶体通过硫化分别对应一体成型于所述二个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两端的所述环形翻边沿轴向分别对应对所述的二个橡胶体进行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的外部套装有加强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橡胶体的外端面的内沿均设有第一环形凹槽,二个橡胶体的外端面的外沿均设有依次交替分布的凸起和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橡胶体的内端面均设有第二环形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内套筒的一端相贴合。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隔振的后桥衬套,包括有用于连接后桥与车架的衬套本体,衬套本体包括有二个内套筒、外套筒和二个橡胶体,二个内套筒呈同轴设置,外套筒的两端均具有向外折弯的环形翻边,二个橡胶体通过硫化分别对应一体成型于二个内套筒与外套筒之间,两端的环形翻边沿轴向分别对应对二个橡胶体进行限位。本技术的后桥衬套采用分体式结构,当后桥衬套的载荷较大时,能够限制橡胶体沿轴向产生的形变量,提升了轴向刚度,保证了使用寿命,改善了现有整体式结构的后桥衬套的隔振效果,防止了异响的产生。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庆汇通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