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0795发布日期:2023-08-25 00:37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轮胎,具体为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


背景技术:

1、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等相对慢速的两轮车轮胎由于接地的胎面较窄,轮圈外径较大,行驶在雨天或湿滑的路面容易打滑,为了增加轮胎的抗滑性能,又考虑到正常路面行驶的其他性能的影响性,现行常见的做法是在胎面两侧的表面设置具有粗化效果的细纹理,而细纹理的常见样式有:底部面积大而顶部面积小的锥体组、平行排列的凹槽等,由于现行细纹理凹/凸设置高度均匀,形状一致,规则的接地边缘效果起到破水膜效果有限,且在实际使用时容易被磨平,抗滑性能依然不佳,尤其是雨天或湿滑的路面打滑问题依然频繁发生。

2、为改善上述问题,业界在材料和结构方面也尝试多种方案,但往往在提升抗滑性能的同时也导致轮胎正常路面行驶的其他性能的损失,如滚动阻力增加、胎面抗磨损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包括胎面、主沟、副沟、细纹理、复合齿、拱形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所述胎面包含复数个花纹沟组,每个花纹沟组包含倒v型主沟及胎面两侧边对称分布的副沟,在胎面两侧沿副沟的周边设置不规则“彩带式”细纹理,细纹理由若干个复合齿倾斜并交错搭接成一排,每一排类似不规则“彩带”,之后再平行间隔地配置在胎面两侧花纹块表层,呈密集微小的凸起状,复合齿由拱形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搭配组成。

3、优选的,所述主沟横穿胎面中心线cl,并从胎面的一侧跨越至另一侧。

4、优选的,两侧的副沟位于周向相邻的主沟之间,副沟可与主沟相连通,也可与主沟间隔不连通。

5、优选的,所述主沟和副沟将胎面切割成多个不规则的花纹块,主沟、副沟及各花纹块组合提供了轮胎胎面行驶的基本性能。

6、优选的,所述拱形齿的表面为圆弧状,拱形齿左端连接着第一锯齿,右端连接着第二锯齿。

7、优选的,所述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可以是等高、等数量的三角齿,也可以是高度不等、数量不同的具有落差的三角齿组合。

8、优选的,所述拱形齿的中心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的高度h2。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0、本实用新型设置了胎面、主沟、副沟、细纹理、复合齿、拱形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通过改进的两轮车用轮胎胎面结构设计,拱形齿圆弧表面不易被磨平,两侧的三角锯齿使复合齿在整个磨损过程具有不同形状、高度的接地效果,而各复合齿倾斜并交错搭接可产生连续变化的边缘效应,可较长时间有效增加胎面两侧的粗化效果和破除水膜,提升抗滑性能,又不损失正常路面行驶的滚动阻力和抗磨损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包括胎面(1)、主沟(10)、副沟(20)、细纹理(30)、复合齿(31)、拱形齿(31a)、第一锯齿(31b)和第二锯齿(31c),其特征在于:所述胎面(1)包含复数个花纹沟组,每个花纹沟组包含倒v型主沟(10)及胎面(1)两侧边对称分布的副沟(20),在胎面(1)两侧沿副沟(20)的周边设置“彩带式”细纹理(30),细纹理(30)由若干个复合齿(31)倾斜并交错搭接成一排,每一排类似不规则“彩带”,之后再平行间隔地配置在胎面(1)两侧花纹块表层,呈密集微小的凸起状,复合齿(31)由拱形齿(31a)、第一锯齿(31b)和第二锯齿(31c)搭配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10)横穿胎面中心线cl,并从胎面(1)的一侧跨越至另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两侧的副沟(20)位于周向相邻的主沟(10)之间,副沟(20)与主沟(10)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沟(10)和副沟(20)将胎面(1)切割成多个花纹块,主沟(10)、副沟(20)及各花纹块组合提供了轮胎胎面(1)行驶的基本性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齿(31a)的表面为圆弧状,拱形齿(31a)左端连接着第一锯齿(31b),右端连接着第二锯齿(31c)。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锯齿(31b)和第二锯齿(31c)是等高、等数量的三角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齿(31a)的中心高度h1大于或等于第一锯齿(31b)和第二锯齿(31c)的高度h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滑的两轮车用轮胎,包括胎面、主沟、副沟、细纹理、复合齿、拱形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所述胎面包含复数个花纹沟组,每个花纹沟组包含倒V型主沟及胎面两侧边对称分布的副沟。本技术通过改进的两轮车用轮胎胎面结构设计,胎面两侧细纹理由若干个复合齿倾斜并交错搭接成一排,复合齿由拱形齿、第一锯齿和第二锯齿搭配组成,拱形齿圆弧表面不易被磨平,两侧的三角锯齿使复合齿在整个磨损过程具有不同形状、高度的接地效果,而各复合齿倾斜并交错搭接可产生连续变化的边缘效应,可较长时间有效增加胎面两侧的粗化效果和破除水膜,提升抗滑性能,又不损失正常路面行驶的滚动阻力和抗磨损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林荣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正新橡胶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