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7311发布日期:2023-04-29 21:02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汽车充电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指的是使用电能作为驱动动力的汽车的充电装置,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需要用到新能源汽车专用的充电桩和充电装置,进而为汽车进行充电续航。

2、现有技术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装置主要包括接口后置框、接口框、接口槽、快充接口、慢充接口和盖板,充电时,将盖板与接口框分离,此时将充电桩上的充电头与慢充接口或者快充接口进行连接,进而实现慢充或者快充的效果,但是在快充或者慢充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盖板完全打开,此时快充接口和慢充接口都会暴露在空气中,当充电时只会用到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中的一个接口,另一个接口长时间暴露难免会粘附灰尘,进而影响充电效果。

3、为了解决充电过程中裸露的充电接口容易积攒灰尘进而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单独设置一个内板对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进行遮盖,进而起到防尘的效果,但是整个接口槽都裸露在空气中,也会粘附灰尘,这些灰尘会在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裸露后进而粘附在其内壁,清理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解决了充电过程中裸露的充电接口容易积攒灰尘进而影响充电效果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单独设置一个内板对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进行遮盖,进而起到防尘的效果,但是整个接口槽都裸露在空气中,也会粘附灰尘,这些灰尘会在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裸露后进而粘附在其内壁,清理十分不便的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接口后置框,所述接口后置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口框,所述接口框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槽,所述接口槽的内壁设置有慢充接口和快充接口,所述接口框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盖装置,所述防尘盖装置包括盖板和螺纹卡块,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收纳装置,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环块,所述接口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环槽,所述第一矩形环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矩形环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盖板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卡块的外表面与螺纹孔的内壁螺纹连接。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卡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所述圆柱块的外表面远离螺纹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所述第一圆形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块,所述接口槽的内壁位于慢充接口和快充接口的四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环形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螺纹卡块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所述第二环形块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环形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橡胶绳,所述连接橡胶绳远离盖板的一端与接口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环形块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的内壁卡接有卡杆,所述卡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辅助收纳装置包括收纳槽和矩形板,所述收纳槽开设在盖板的一侧,所述盖板的一侧位于收纳槽的上方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环槽,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位于矩形槽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操作槽,所述收纳槽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卡孔,所述第二卡孔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卡杆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环块,所述第二矩形环块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二矩形环槽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矩形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块。

11、(三)有益效果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防尘盖装置,在盖板上的第一矩形环块和接口框上的第一矩形环槽的作用下,使得盖板与接口框间的密封性良好,且在螺纹卡块的作用下,使得圆柱块和第一环形块可以与第一环形槽进行配合,进而可以对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进行防护,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螺纹卡块与螺纹孔分离,进而将第一环形块在第二环形块的内壁,此时便可以只将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进行裸露,避免充电过程中,接口槽和不使用的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粘附灰尘。

14、2、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操作杆和卡杆,使得卡杆可以与第一卡孔配合,进而转动操作杆,便可以从外部将螺纹卡块进行分离,可以提供着力点,方便操作。

15、3、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辅助收纳装置,在收纳槽和第二卡孔的作用下,可以对操作杆和卡杆进行收纳,进而可以在矩形板的作用下对收纳槽进行遮盖,半圆操作槽方便将矩形板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包括接口后置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后置框(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口框(2),所述接口框(2)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槽(3),所述接口槽(3)的内壁设置有慢充接口(4)和快充接口(5),所述接口框(2)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盖装置(6),所述防尘盖装置(6)包括盖板(61)和螺纹卡块(62),所述盖板(61)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收纳装置(7),所述盖板(6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环块(64),所述接口框(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矩形环槽(65),所述第一矩形环块(64)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矩形环槽(6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盖板(6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螺纹孔(63),所述螺纹卡块(62)的外表面与螺纹孔(63)的内壁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卡块(6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圆柱块(66),所述圆柱块(66)的外表面远离螺纹卡块(6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形块(67),所述第一圆形块(67)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环形块(68),所述接口槽(3)的内壁位于慢充接口(4)和快充接口(5)的四周开设有第一环形槽(69),所述第一环形块(68)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环形槽(69)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卡块(62)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环形块(611),所述第二环形块(611)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第一环形块(68)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61)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橡胶绳(610),所述连接橡胶绳(610)远离盖板(61)的一端与接口槽(3)的内壁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环形块(611)的外表面一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卡孔(614),所述第一卡孔(614)的内壁卡接有卡杆(613),所述卡杆(6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操作杆(6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收纳装置(7)包括收纳槽(71)和矩形板(76),所述收纳槽(71)开设在盖板(61)的一侧,所述盖板(61)的一侧位于收纳槽(71)的上方开设有矩形槽(72),所述矩形槽(72)的内壁开设有第二矩形环槽(73),所述盖板(61)的外表面位于矩形槽(72)的一侧开设有半圆操作槽(74),所述收纳槽(71)的内壁开设有第二卡孔(75),所述第二卡孔(75)的内壁大小和形状与卡杆(613)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板(76)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矩形槽(72)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矩形板(76)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矩形环块(77),所述第二矩形环块(77)的外表面大小和形状与第二矩形环槽(73)的内壁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矩形板(76)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操作块(78)。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属于新能源车充电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接口后置框,所述接口后置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接口框,所述接口框的一侧开设有接口槽,所述接口槽的内壁设置有慢充接口和快充接口,所述接口框的一侧设置有防尘盖装置,所述防尘盖装置包括盖板和螺纹卡块,所述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辅助收纳装置,所述盖板的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矩形环块。该用于新能源汽车的充电装置,通过设置防尘盖装置,在使用时,只需要将螺纹卡块与螺纹孔分离,进而将第一环形块在第二环形块的内壁,此时便可以只将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进行裸露,避免充电过程中,接口槽和不使用的快充接口或者慢充接口粘附灰尘。

技术研发人员:张贵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贵中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