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08330发布日期:2023-05-31 19:49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及应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移船,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及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航运市场的火热及船舶行业的发展,移船小车需求也随之急速增加。移船系统是一种对建造船舶总段或整船进行运输和多自由度姿态调节的系统,该系统由上百辆大载荷轨道移船小车组成。由于移船小车车轮只能沿轨道滚动,且整车重量大、无转向能力,在地面无法行走和调整移动。此外,受限于船厂船舶建造船台区域限制,以及建造现场设施设备较多,移船小车布车调整困难,常规装卸运输及现场布置不便。

2、目前,常规的运输方式需调配多台平板运输车和叉车进行移船小车的装车、转运和卸车,各过程均须人工手动操作、无法自行卸车,装卸方式效率低、周期长、运行成本大,同时需调配各方资源,为了安装固定移船小车需对平台运输车进行改造加装轨道,导致经济成本高、作业时间长等缺点。该运输方式需调配多台平板运输车和叉车,将移船小车逐台驳运至平板车上,平板车运输至船台轨道区域,再逐台卸车,然后用叉车对准船台上的轨道将小车布置好。这期间,进行移船小车的装车、转运和卸车,各过程均须人工手动操作。整个过程需30t平板运输车承载4台移船小车,同时平板运输车无法自行装卸车,需调配叉车人工配合,该常规方式需60分钟完成4台移船小车装卸车,且平板运输车和叉车耗能较大,运行成本高。

3、因此需要针对移船小车提出一种运行成本低、周期短、灵活性高的装卸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移船小车需求量大、数量多导致布置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依据移船小车自身特性及运输布置过程所处环境状态,设计一种具备自装卸及全向转动能力的运输车。该车具备以下特点:车载重大、运动灵活、稳定性好等特点。其作用可大大缩短移船小车的布车时间,提升船舶转运效率,解决目前市场上因移船小车布车时间导致的船舶转运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所述运输车包括:

3、车架,所述车架用于装载移船小车;

4、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铰接的悬挂架及平衡臂,悬挂架连接于车架底面,平衡臂与轮轴连接,悬挂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悬挂架与平衡臂连接以实现支撑,通过悬挂油缸的伸缩实现车架的升降;所述悬挂油缸处于最短状态时,所述悬挂架处于最低位置,所述平衡臂与地面接触,以增加车辆横向稳定性。

5、优选地,所述悬挂架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套筒,悬挂轴设于连接套筒内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套筒内壁连接,悬挂轴的上端与车架固定连接。

6、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的轴承包括止推滚动球轴承、球关节轴承。

7、优选地,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动力电池组,用以给动力机组提供电能。

8、优选地,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设于车架前部的卷扬机组,用以移船小车向车架输送装车时提供拉力。

9、优选地,所述运输车后车轮的轮间距大于前车轮的轮间距,以提高稳定性。

10、优选地,在前进时,所述运输车的前车轮作为牵引转向的转向轮;在后退时,后车轮作为手动转向的转向轮。

11、优选地,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连接坡道,用于对接至车架尾部,移船小车经所述连接坡道进行装卸。

12、优选地,所述运输车转向时遵循阿克曼转向原理。

13、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运输车的应用方法,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4、s1:空车对正,通过后车轮手动转向使车尾部与连接坡道上的轨道对正;

15、s2:轨道对齐,对接完成后,通过悬挂装置控制车架下降,车架主梁落地,通过卷扬机组的钢丝绳挂上移船小车将小车经连接坡道向车上拉动,四组移船小车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一同拉至运输车上;

16、s3:正常运输,移船小车在运输车上就位并固定,通过悬挂装置使车架提升到行驶高度,开始正常行驶;

17、s4:卸货准备,车体与卸货的连接坡道轨道对正,方法与步骤s1中空车对正相同;

18、s5:移船小车卸货,轨道对接完成后,通过悬挂装置使车架下降,车架主梁落地,解除移船小车与运输车的固定装置后,将运输车前部升高,整车向尾部倾斜,借助移船小车自重便于卸车;

19、s6:移船小车就位,移船小车卸载完成后需要另一套卷扬机组作为动力,将小车拉至最终所需布车位置。

20、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及应用方法,该运输车采用液压悬挂技术,悬挂装置包括铰接的悬挂架及平衡臂,悬挂架连接于车架底面,平衡臂与轮轴连接,悬挂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悬挂架与平衡臂连接以实现支撑,通过悬挂油缸的伸缩实现车架的升降。悬挂装置的应用使得整车在路面出现坡度和不平整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各轮组均匀承载,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同时在运输车卸载时悬挂架下降到最低位置,平衡臂与地面接触,增加了车辆横向稳定性。低平板形式的构造目的在于降低运输车重心,使得车辆运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增强了车辆通过顶部障碍的能力。考虑到移船小车在运输车上位置靠后,通过增大后轮两侧轮间距,使得整车质心靠后,作用在于防止侧翻,运输过程中,提高整车稳定性。通过该运输车及应用方法,能够实现运输车自装卸及全向转动能力,满足船厂恶劣的运输环境及快速布车的要求,利用液压悬挂及全转向车轮实现了整车的平稳运输和灵活转向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架的上端固定有竖直设置的连接套筒,悬挂轴设于连接套筒内并通过轴承与连接套筒内壁连接,悬挂轴的上端与车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筒内设的轴承包括止推滚动球轴承、球关节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动力电池组,用以给动力机组提供电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设于车架前部的卷扬机组,用以移船小车向车架输送装车时提供拉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后车轮的轮间距大于前车轮的轮间距,以提高稳定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在前进时,所述运输车的前车轮作为牵引转向的转向轮;在后退时,后车轮作为手动转向的转向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还包括连接坡道,用于对接至车架尾部,移船小车经所述连接坡道进行装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车转向时遵循阿克曼转向原理。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运输车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装载移船小车的运输车及应用方法,该运输车采用液压悬挂技术,悬挂装置包括铰接的悬挂架及平衡臂,悬挂架连接于车架底面,平衡臂与轮轴连接,悬挂油缸的两端分别与悬挂架与平衡臂连接以实现支撑,通过悬挂油缸的伸缩实现车架的升降。悬挂装置的应用使得整车在路面出现坡度和不平整的情况下,能够保证各轮组均匀承载,提高整车的稳定性;同时在运输车卸载时悬挂架下降到最低位置,平衡臂与地面接触,增加了车辆横向稳定性。通过该运输车及应用方法,能够实现运输车自装卸及全向转动能力,满足船厂恶劣的运输环境及快速布车的要求,利用液压悬挂及全转向车轮实现了整车的平稳运输和灵活转向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罗琪,谢法良,崔宁杰,苏宁,张海国,王黔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