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车载座椅、车辆及消音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43958发布日期:2023-07-22 09:39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车载座椅、车辆及消音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辆降噪,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车载座椅、车辆及消音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大潮的兴起,车辆噪音从原本的中低频为主,转变为高频啸叫声为主,急需能够控制高频啸叫或高频电磁声的主动控制手段。

2、车辆行驶过程中,人耳位置与头枕位置具有高度契合的特点,在头枕区域设计出针对突出噪声高声阻抗的声学环境,能够极大提升用户体验。

3、现有技术中,车辆采用的空腔降噪结构是采用片状柔性吸声材料将空腔的全部或部分空间按设定的大小和形状分隔成多个腔体,以腔体形成吸声材料背腔,利用吸声材料背腔针对特定频段的噪声获得吸声效果,存在难以进行主动调节以应对不同频率噪音或者主动调节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车载座椅、车辆及消音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进行主动调节以应对不同频率噪音或者主动调节结构复杂的问题。

2、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包括:

4、微穿孔板,其上开设有多个微孔;

5、枕部,其设置在所述微穿孔板的一侧,所述枕部与所述微孔连通;

6、降噪空腔,其设置在所述微穿孔板的另一侧,所述降噪空腔与所述枕部通过所述微孔连通;

7、调节装置,其用于根据电机转速确定的目标频率,调整所述降噪空腔的功能体积,以调节消音频率。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

9、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10、隔离膜,其设置在所述降噪空腔内部,将所述降噪空腔分隔为降噪功能腔和可变腔,所述降噪功能腔与所述枕部通过所述微孔连通;

11、驱动机构,其驱动所述隔离膜改变划分所述降噪功能腔和可变腔的体积。

12、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驱动机构为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可变腔连通,通过改变所述可变腔内部空气体积,改变所述隔离膜的位置,以调节所述降噪功能腔的体积。

13、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气泵用于通过线路与车载供能装置连接,所述车载供能装置通过车载ecu控制,接收所述车载ecu的指令执行充气或放气。

14、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降噪空腔的外侧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与所述枕部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微穿孔板和所述降噪空腔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15、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所述枕部内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微孔连通,且所述通孔与所述微孔开孔方向相同。

16、一方面,提供一种消音方法,其利用上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17、根据电机转速,确定目标频率;

18、根据目标频率,确定降噪空腔所需的目标体积;

19、根据所述降噪空腔所需的目标体积,调节所述降噪空腔的功能体积,以调节消音频率。

20、在一些可选的方案中,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降噪空腔所需的目标体积;

21、其中,fr为目标频率,c0为声速,n为微孔的个数,s为单个微孔的横截面积,lk为微孔的有效长度,v为降噪空腔的目标体积,t为微穿孔板的厚度,β0为微穿孔板的固有计算值,d为微孔的开孔直径,b为相邻微孔的孔中心距,d为降噪空腔目标体积的平均深度。

22、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载座椅,其包括上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

23、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一种车载座椅。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25、使用该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时,在微穿孔板上开设有多个孔颈方向与微穿孔板平面方向垂直的微孔,将枕部设置在微穿孔板的一侧,并与微孔连通,将降噪空腔设置在微穿孔板的另一侧,并与枕部通过微孔连通,利用共振吸声器原理进行消音,通过调节装置根据电机转速确定的目标频率,改变降噪空腔的功能体积,以调节消音的频率,调节方式简单,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进行主动调节以应对不同频率噪音或者主动调节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5)为气泵,所述气泵通过管路与所述可变腔(42)连通,通过改变所述可变腔(42)内部空气体积,改变所述隔离膜(6)的位置,以调节所述降噪功能腔(41)的体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用于通过线路与车载供能装置连接,所述车载供能装置通过车载ecu控制,接收所述车载ecu的指令执行充气或放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降噪空腔(4)的外侧设有包裹部,所述包裹部与所述枕部(1)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微穿孔板(3)和所述降噪空腔(4)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其特征在于,所述枕部(1)内开设有多个通孔(2),所述通孔(2)与所述微孔(31)连通,且所述通孔(2)与所述微孔(31)开孔方向相同。

7.一种消音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消音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确定所述降噪空腔(4)所需的目标体积;

9.一种车载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载座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消音的车载头枕、车载座椅、车辆及消音方法,涉及车辆降噪技术领域,包括微穿孔板,其上开设有多个微孔;枕部,其设置在微穿孔板的一侧,枕部与微孔连通;降噪空腔,其设置在微穿孔板的另一侧,降噪空腔与枕部通过微孔连通;调节装置,其用于根据电机转速确定的目标频率,调整降噪空腔的功能体积,以调节消音频率。利用共振吸声器原理进行消音,通过采集电机转速信号,通过计算得出目标频率,通过调节装置根据目标频率改变降噪空腔的功能体积,调节消音的频率,调节方式简单,方便快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进行主动调节以应对不同频率噪音或者主动调节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余义,李汪颖,王维平,罗善德,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