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杠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86313发布日期:2023-08-10 00:1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保险杠支撑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尤其涉及保险杠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1、保险杠是吸收和减缓外界冲击力、防护车身前后部的安全装置,而大货车保险杠主要由外板、缓冲材料和横梁三部分组成,其中外板和缓冲材料用塑料制成,横梁用冷轧薄板冲压而成u形槽,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货车保险杠在使用的过程中。

2、现有技术201510571201.1中的保险杠,包括缓冲弹簧,防撞钢架,气腔,外盖板,托板,支架一,支架二,安装板一,安装板二,连接架,通过这些结构组成的第一重缓冲装置、第二重缓冲装置和第三重缓冲装置,利用第一重缓冲和第三重缓冲是吸能式缓冲,两者互为补充,正常情况第一重缓冲和第三重缓冲都能发挥作用。

3、上述结构利用多重缓冲提高保险杠的缓冲能力,但在大货车保险杠的应用上,由于货车体积较大,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较广,并且货车造成的碰撞力也相较于普通汽车较大,导致保险杠所承受的缓冲不能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保险杠支撑结构,以解决保险杠承受的缓冲能力不能适应货车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的问题。

2、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和塑料框架内部开设的格栅;所述塑料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所述安装板架至少有两组,且安装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所述吸能件包括气腔,所述安装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所述主体梁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两端与安装板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

3、其中,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进行多重吸能。

4、优选的,所述吸能件还包括安装在气腔末端的防撞板,防撞板安装两组安装板架之间,所述气腔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所述固定框架与安装板架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靠近气腔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

5、优选的,所述凸起部与格栅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防撞板作为内衬安装在安装板架和固定框架之间。

6、优选的,所述抵消部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内部的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板,所述主体梁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气囊件,所述气囊件靠近拦截板的一侧。

7、优选的,所述拦截板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弹簧贯穿的开孔,所述缓冲弹簧至少有四组且阵列分布。

8、优选的,所述连接架为铁质构件,所述固定框架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架缓冲的滑孔。

9、优选的,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架,所述弧形架的末端安装在安装板架的一侧,相邻所述弧形架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部连杆,所述中部连杆的中心处与主体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中部连杆与安装板架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杆。

10、优选的,所述中部连杆以主体梁的中心为准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中部连杆安装在弧形架的中心处,所述支架与受力杆之间为锐角设置。

11、优选的,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与塑料框架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保险杠、下保险杠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先接触塑料框架或上保险杠或下保险杠,当车体正面或侧面受到碰撞后,当碰撞范围小接触塑料框架的正面时,则直接接触吸能件,通过吸能件吸收碰撞能量,若碰撞范围为塑料框架和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侧面时,通过支撑件与吸能件连接,来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进行缓冲。

13、若碰撞程度过小,接触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时,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进一步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进而通过吸能件与抵消部形成阶梯式缓冲进行多重吸能,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技术特征:

1.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1)和塑料框架(1)内部开设的格栅(2);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框架(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6),所述安装板架(6)至少有两组,且安装板架(6)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所述安装板架(6)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3),所述主体梁(3)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4)和下保险杠(5),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两端与安装板架(6)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件包括气腔(62),安装在气腔(62)末端的防撞板(61),防撞板(61)安装两组安装板架(6)之间,所述气腔(62)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框架(63),所述固定框架(63)与安装板架(6)的上下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框架(63)的一侧靠近气腔(6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凸起部(64),所述凸起部(64)的内部设置有强磁铁(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64)与格栅(2)为前后对应设置,所述气腔(62)作为内衬安装在安装板架(6)和固定框架(63)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消部包括安装在固定框架(63)内部的缓冲弹簧(31),所述缓冲弹簧(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架(32),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架(32)的顶端,所述固定框架(6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拦截板(33),所述主体梁(3)的外部固定安装有多组气囊件(34),所述气囊件(34)靠近拦截板(33)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拦截板(33)内部开设有用于缓冲弹簧(31)贯穿的开孔,所述缓冲弹簧(31)至少有四组且阵列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32)为铁质构件,所述固定框架(63)的内部开设有用于连接架(32)缓冲的滑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安装在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两端的加强杆(51),所述加强杆(51)的底端安装有弧形架(52),所述弧形架(52)的末端安装在安装板架(6)的一侧,相邻所述弧形架(52)之间固定安装有中部连杆(53),所述中部连杆(53)的中心处与主体梁(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54),所述中部连杆(53)与安装板架(6)之间固定连接有受力杆(5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连杆(53)以主体梁(3)的中心为准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中部连杆(53)安装在弧形架(52)的中心处,所述支架(54)与受力杆(55)之间为锐角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与塑料框架(1)之间上下平行设置,所述上保险杠(4)、下保险杠(5)均为塑料材质构件。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汽车保险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保险杠支撑结构,包括;塑料框架和塑料框架内部开设的格栅;塑料框架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车体连接的安装板架,安装板架的内部设置有吸能件,吸能件包括气腔,安装板架的顶端固定安装有主体梁,主体梁的上下部分别安装有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一侧设置有抵消部,上保险杠、下保险杠的两端与安装板架的一侧连接处设置有支撑件。当车体受到碰撞后,通过上保险杠、下保险杠两端的支撑件提高保险杠两侧强度,而正面通过抵消部带动上保险杠和下保险杠承受车体较小程度碰撞,若碰撞程度过大,抵消部影响到安装板架内部的吸能件,从而适应货车保险杠之间所造成的碰撞范围以及碰撞力。

技术研发人员:张杰,张坤磊,王昊,黄小飞,钱存如,吴刚,刘克之,周广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毅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