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倾杆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6108发布日期:2023-07-12 19:33阅读:35来源:国知局
防倾杆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防倾杆和车辆。


背景技术:

1、在目前的车辆中,发现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驾驶车辆的用户的右脚容易滑入到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并且由于制动踏板臂碰撞后容易往加速踏板侧的偏移,导致用户的右脚卡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无法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倾杆和车辆。

2、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制动踏板的防倾杆。所述防倾杆包括向所述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所述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所述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所述第一防倾部用于抑制所述制动踏板在x向的位移量;所述第二防倾部用于抑制所述制动踏板在y向的位移量。

3、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向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同时限制制动踏板臂x向及y向的位移,以防止制动踏板臂碰撞后往加速踏板侧的偏移,避免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用户的右脚卡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无法取出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乘车的安全性。

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倾杆还包括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管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防倾部衔接。

5、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将连接部分别与第一防倾部衔接和仪表板管梁连接,使得防侵杆能够固定的连接在仪表板管梁上。

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防倾部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及所述第一防倾部向y向延伸的方向有关。

7、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的连接部与第一防倾部之间呈第一夹角,第一夹角与连接部的长度及第一防倾部向y向延伸的方向有关,也即是,在第一防倾部向y向延伸的方向固定的情况下,防倾杆的连接部可以连接在仪表板管梁上的不同位置,从而连接部与第一防倾部形成不同的第一夹角,达到防倾杆与仪表板管梁之间的不同连接效果。

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倾杆一体成型设置。

9、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一体成型设置,可以简化生产程序,降低生产成本。

1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倾部与所述第二防倾部之间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90°。

11、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在第一防倾部与第二防倾部之间设置呈90°的第二夹角,可以保证第二防倾部能够抑制制动踏板在y向移动。

1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倾部与所述制动踏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防倾部与所述制动踏板之间也间隔预设距离。

13、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设置第一防倾部与制动踏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以及第二防倾部与制动踏板之间也间隔预设距离,可以使得制动踏板在日常使用中不会与防倾杆接触产生噪声,从而提高用户的乘车体验感。

14、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预设距离包括10mm。

15、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设置第一防倾部与制动踏板之间间隔为10mm的预设距离,以及第二防倾部与制动踏板之间也间隔为10mm的预设距离,可以避免制动踏板在日常使用中与防倾杆接触产生噪声,提升用户的乘车体验感。另外,由于预设距离为10mm较小,还可以减少防倾杆与制动踏板构成的整体所占用的空间。

16、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倾杆为空心杆。

17、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为空心杆,可以减轻防倾杆的重量。

18、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倾杆的直径包括10mm。

19、如此,本申请通过设置防倾杆的直径为10mm,使得防倾杆的直径小,占用车辆内空间少,进而可以提高车辆内空间的利用率。

20、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防倾部位于靠近所述车辆的加速踏板的一侧。

21、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将第二防倾部设置在位于靠近车辆的加速踏板的一侧,能够抑制制动踏板在y向的位移量,进而避免发生碰撞时制动踏板朝加速踏板的一侧偏移。

22、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倾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动踏板的宽度。

23、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设置第一防倾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动踏板的宽度,可以保证第一防倾部能够抑制制动踏板在x向的位移量。

24、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防倾杆。

25、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向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同时限制制动踏板臂x向及y向的位移,以防止制动踏板臂碰撞后往加速踏板侧的偏移,避免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用户的右脚卡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无法取出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乘车的安全性。

26、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制动踏板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杆包括向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所述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所述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所述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杆还包括与所述车辆的仪表板管梁连接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防倾部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防倾部之间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及所述第一防倾部向y向延伸的方向有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杆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倾部与所述第二防倾部之间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为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倾部与所述制动踏板之间间隔预设距离,所述第二防倾部与所述制动踏板之间也间隔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距离包括1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杆为空心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倾杆的直径包括1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倾部位于靠近所述车辆的加速踏板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倾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倾部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制动踏板的宽度。

12.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防倾杆。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防倾杆和车辆。防倾杆包括向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第一防倾部用于抑制制动踏板在X向的位移量;第二防倾部用于抑制制动踏板在Y向的位移量。如此,本申请的防倾杆通过向车身的Y向延伸且设置在制动踏板靠近驾驶座椅的一侧的第一防倾部和与第一防倾部连接且向车身的X向延伸的第二防倾部,同时限制制动踏板臂X向及Y向的位移,以防止制动踏板臂碰撞后往加速踏板侧的偏移,避免车辆在发生碰撞时,用户的右脚卡在制动踏板与加速踏板之间无法取出的情况,提高了用户乘车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锦波,于江,杨大成,毛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