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与流程

文档序号:34978917发布日期:2023-08-02 02:06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


背景技术:

1、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日益更新,如何发挥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极限性能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地面塌陷或者轮胎掉入凹坑等原因,导致车辆面临脱困工况的情形,影响车辆在低附着力路面上的通过性。

2、现有技术在解决传统汽车的脱困工况时,主要依靠硬件来实现脱困功能,例如:通过限滑差速器(lsd)、四驱系统、牵引力控制系统(tcs)以及轮胎和悬挂系统等,调整各个车轮的制动力和扭矩分配,以帮助汽车在低附着力路面上保持稳定行驶和脱困。但是,这些硬件辅助脱困的方法在新能源汽车中产生的效果有限,不适用于新能源汽车的脱困场景。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案,以解决汽车在脱困工况时,在低附着力路面的通过性降低,驾驶体验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汽车在脱困工况下,在低附着力路面的通过性降低,驾驶体验差的问题。

2、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轴端实际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判断轴端是否处于脱困模式;当判断轴端处于脱困模式时选择当前的模式扭矩分配比,并依据轴端最大轮速变化率和轴端实际滑移率变化率计算轴端目标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和轴端目标滑移率计算轴端滑移率差值,并将前轴滑移率差值与后轴滑移率差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依据模式扭矩分配比及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确定最终扭矩分配比,利用最终扭矩分配比对车辆的整车请求扭矩进行重新分配,得到轴端目标扭矩,将轴端目标扭矩传递给驱动电机执行扭矩控制。

3、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装置,包括: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车辆的轴端实际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判断轴端是否处于脱困模式;第一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当判断轴端处于脱困模式时选择当前的模式扭矩分配比,并依据轴端最大轮速变化率和轴端实际滑移率变化率计算轴端目标滑移率;第二计算模块,被配置为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和轴端目标滑移率计算轴端滑移率差值,并将前轴滑移率差值与后轴滑移率差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控制模块,被配置为依据模式扭矩分配比及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确定最终扭矩分配比,利用最终扭矩分配比对车辆的整车请求扭矩进行重新分配,得到轴端目标扭矩,将轴端目标扭矩传递给驱动电机执行扭矩控制。

4、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整车控制器用于实现上述脱困模式下的轴端目标扭矩控制方法的步骤,以将轴端目标扭矩发送给电机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用于按照轴端目标扭矩通过传动系统对驱动电机进行扭矩控制。

5、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6、通过获取车辆的轴端实际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判断轴端是否处于脱困模式;当判断轴端处于脱困模式时选择当前的模式扭矩分配比,并依据轴端最大轮速变化率和轴端实际滑移率变化率计算轴端目标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和轴端目标滑移率计算轴端滑移率差值,并将前轴滑移率差值与后轴滑移率差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依据模式扭矩分配比及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确定最终扭矩分配比,利用最终扭矩分配比对车辆的整车请求扭矩进行重新分配,得到轴端目标扭矩,将轴端目标扭矩传递给驱动电机执行扭矩控制。本申请能够有效提升新能源汽车在低附着力路面的通过性,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车辆的轴端实际滑移率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轴端实际滑移率判断轴端是否处于脱困模式,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当前的模式扭矩分配比,并依据轴端最大轮速变化率和轴端实际滑移率变化率计算轴端目标滑移率,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预设的模式扭矩分配映射关系进行查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预设的轴端目标滑移率映射关系进行查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轴端实际滑移率和所述轴端目标滑移率计算轴端滑移率差值,并将前轴滑移率差值与后轴滑移率差值之间的差值作为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最终扭矩分配比对所述车辆的整车请求扭矩进行重新分配,得到轴端目标扭矩,包括:

9.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一种新能源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驱动电机和传动系统;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轴端滑移率的汽车通过性控制方法及新能源汽车。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轴端实际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判断轴端是否处于脱困模式;当判断轴端处于脱困模式时选择模式扭矩分配比,并计算轴端目标滑移率;基于轴端实际滑移率和轴端目标滑移率计算轴端滑移率差值,并基于轴端滑移率差值确定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依据模式扭矩分配比及扭矩分配比修正系数确定最终扭矩分配比,利用最终扭矩分配比对车辆的整车请求扭矩进行重新分配,得到轴端目标扭矩,将轴端目标扭矩传递给驱动电机执行扭矩控制。本申请提升车辆在脱困工况下的通过性,提升驾驶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良浩,唐如意,滕国刚,黄大飞,刘小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赛力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