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99552发布日期:2023-08-04 00:3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


背景技术:

1、车扶手箱是一种安装在两个座椅中间的汽车配件,其属于汽车内饰系统,扶手箱的设计初衷是为了使驾驶员在长时间的驾驶时能够放置胳膊,从而能够使胳膊得到有效的休息,不至于出现酸麻、僵硬的装置。

2、但是目前的新型汽车门内扶手箱形式单一,且被固定在后排座位的中间,不能根据乘客体型和位置进行调整,同时对于远离扶手一侧的手臂无法放置到扶手上,导致远离扶手一侧的胳膊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此外现有扶手功能单一,当后排乘客需要办公时,没有提供放置笔记本、书籍等办公的平台,另外当汽车乘坐老年人、小孩等行动不便人群时,下车时容易摔倒,用此需要在下车时进行辅助搀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包括:

3、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轨,所述支撑轨的一侧开设有导槽,所述支撑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块,所述连块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柱,所述连柱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侧板;

4、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导槽的中部;

5、两个凹型板,两个所述凹型板设置在驱动机构与座椅之间,所述两所述凹型板内环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座椅底部滑动套接的勾块;

6、两个扶手机构,两个所述扶手机构对称活动套接在相邻凹型板的上表面;

7、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设置在扶手机构与侧板之间;

8、升移机构,所述升移机构设置在扶手机构内腔的底部;

9、插销机构,插销机构设置在凹型板与扶手机构之间。

10、优选的,前侧所述扶手机构包括扶壳,所述扶壳中部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底部与凹型板活动套接的活动轴,所述扶壳的中部开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中部滑动套接有主面,所述主面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副面,所述副面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铁,所述主面前面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滑轨,所述滑轨前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下部前面的两侧对称活动套接有转件,所述扶壳中部的一侧开设有插孔。

11、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轴座,两个所述第一轴座对称固定安装在有导槽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轴座的中部均活动套接螺纹轴,所述有导槽的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相邻第一轴座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件,两个所述凹型板分别与相邻螺纹轴螺纹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升移机构包括曲轨,所述曲轨固定安装在收纳槽的底面,所述曲轨的中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曲座,两个所述曲座的中部螺纹连接的反向螺纹杆,所述曲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反向螺纹杆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两个所述曲座的中部均活动套接有第一曲杆,两个所述第一曲杆中部交叉活动套接,两个所述第一曲杆的顶端均活动套接有第二曲杆,两个所述第二曲杆的顶端分别与相邻转件活动套接,前侧所述曲座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曲轨滑动套接的内螺纹块,所述曲轨后侧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座,所述内螺纹块与第二轴座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曲面的另一侧为光滑圆面,所述推杆曲面的一侧为螺纹面,所述推杆的曲面套接有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块下表面的移杆。

13、优选的,所述插销机构包括压杆,所述压杆与插孔滑动套接,所述插孔的中部活动套接有与插孔固定连接的限位件,所述压杆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件,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凹型板滑动套接的插销,所述插销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插销的顶端为半球形,所述凹型板中部的一侧对称活动套接有第二弹性件,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凹型板滑动套接的弯杆,所述支撑轨一侧面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斜轨,所述弯杆的底端与斜轨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14、优选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两个连接片,两个所述说连接片分别固定安装在相邻扶壳另一侧曲面的中部,两个所述连接片上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推轴,两个所述推轴的侧面套接有方环,所述方环一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侧板和连块固定连接的连板,所述侧板另一侧面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套筒,两个所述套筒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采用弹力大的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套筒滑动套接的套杆,所述套杆的前面与后侧均倾斜面。

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本发明通过第一驱动件正反转动,第一驱动件的输出轴带动螺纹轴正反转动,螺纹轴带动凹型板向外侧或内侧移动,凹型板通过插销和活动轴带动扶壳向外侧或内侧移动,从而实现根据乘客体型调整两个扶手之间的距离,使乘客两只胳膊都能得到有效的休息。

17、2、本发明通过启动第二驱动件,第二驱动件的输出轴带动两个曲座沿着曲轨向曲轨的中部移动,另一侧曲座带动内螺纹块沿着推杆光滑的曲面向一侧滑动,两个曲座通两个第一曲杆、第二曲杆、转动座和滑轨带动滑块向上移动,滑块带动主面向上移动,主面向上移动到主面的底端脱离收纳槽的顶端时,内螺纹块与推杆的螺纹面接触,此时内螺纹块向一侧移动推动推杆转动,推杆带动移杆向一侧移动,移杆通过滑块带动主面向一侧移动,主面带动副面向一侧移动,从而实现副面向上移动到副面的底端脱离收纳槽的顶端时,主面带动副面向上移动的同时向一侧移动,使乘客与主面和副面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避免主面和副面的另一端与乘客的前胸接触,当主面和副面上升的极限时,手动翻转主面,使主面的前面与底板平行,此时两个磁铁受到自身的磁力,相互吸引,磁铁带动副面从而主面的内腔滑出,两个磁铁相互接触,此时主面与副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桌面,从而为后排乘客提供放置笔记本、书籍等办公的平台,实现后侧乘客办公等需求。

18、3、本发明通过驱动机构正转,驱动机构带动凹型板向外侧移动,凹型板通过插销和活动轴带动扶壳向外侧移动,扶壳带动推轴向外侧移动,当凹型板带动弯杆的底端沿着到斜轨的斜面向外侧移动时,斜轨通过弯杆和第二弹性件推动插销向上移动,此时推轴压迫套杆向套筒的内腔收缩,当插销的底面与凹型板上表面重合时,推轴移动到套杆的外侧,当凹型板继续向外侧移动,方环内腔的前后面限制推轴向外侧移动,此时方环反向推动推轴带动扶壳的一侧沿着活动轴的轴线向外侧转动,此时扶壳推动车门打开,同时扶壳伸向车外,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等下车提供辅助支撑。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前侧所述扶手机构(9)包括扶壳(901),所述扶壳(901)中部的另一侧活动套接有底部与凹型板(8)活动套接的活动轴(902),所述扶壳(901)的中部开有收纳槽(903),所述收纳槽(903)的中部滑动套接有主面(904),所述主面(904)的中部活动套接有副面(905),所述副面(905)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磁铁(906),所述主面(904)前面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滑块(907),所述滑块(907)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滑轨(908),所述滑轨(908)前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转动座(909),所述转动座(909)下部前面的两侧对称活动套接有转件(910),所述扶壳(901)中部的一侧开设有插孔(9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7)包括两个第一轴座(701),两个所述第一轴座(701)对称固定安装在有导槽(201)的前后两侧,两个所述第一轴座(701)的中部均活动套接螺纹轴(702),所述有导槽(201)的中部对称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相邻第一轴座(701)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件(703),两个所述凹型板(8)分别与相邻螺纹轴(702)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升移机构(10)包括曲轨(1001),所述曲轨(1001)固定安装在收纳槽(903)的底面,所述曲轨(1001)的中部对称滑动套接有曲座(1002),两个所述曲座(1002)的中部螺纹连接的反向螺纹杆(1003),所述曲轨(10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输出轴与反向螺纹杆(1003)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二驱动件(1004),两个所述曲座(1002)的中部均活动套接有第一曲杆(1005),两个所述第一曲杆(1005)中部交叉活动套接,两个所述第一曲杆(1005)的顶端均活动套接有第二曲杆(1006),两个所述第二曲杆(1006)的顶端分别与相邻转件(910)活动套接,前侧所述曲座(1002)的后侧面固定安装有与曲轨(1001)滑动套接的内螺纹块(1007),所述曲轨(1001)后侧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轴座(1008),所述内螺纹块(1007)与第二轴座(1008)的中部活动套接有推杆(1009),所述推杆(1009)曲面的另一侧为光滑圆面,所述推杆(1009)曲面的一侧为螺纹面,所述推杆(1009)的曲面套接有顶端固定安装在滑块(907)下表面的移杆(10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机构(11)包括压杆(1101),所述压杆(1101)与插孔(911)滑动套接,所述插孔(911)的中部活动套接有与插孔(911)固定连接的限位件(1102),所述压杆(1101)底部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件(1103),两个所述第一弹性件(1103)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凹型板(8)滑动套接的插销(1104),所述插销(1104)采用高强度材料制成,所述插销(1104)的顶端为半球形,所述凹型板(8)中部的一侧对称活动套接有第二弹性件(1105),两个所述第二弹性件(1105)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与凹型板(8)滑动套接的弯杆(1106),所述支撑轨(2)一侧面底部的后侧固定安装有斜轨(1107),所述弯杆(1106)的底端与斜轨(1107)的上表面滑动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机构(12)包括两个连接片(1201),两个所述连接片(1201)分别固定安装在相邻扶壳(901)另一侧曲面的中部,两个所述连接片(1201)上表面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推轴(1202),两个所述推轴(1202)的侧面套接有方环(1203),所述方环(1203)一侧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与侧板(6)和连块(4)固定连接的连板(1204),所述侧板(6)另一侧面底部的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套筒(1205),两个所述套筒(1205)内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三弹性件(1206),所述第三弹性件(1206)采用弹力大的弹簧,所述第三弹性件(120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套筒(1205)滑动套接的套杆(1207),所述套杆(1207)的前面与后侧均倾斜面。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新型汽车门内扶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汽车门内扶手,包括底板,底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轨,支撑轨的一侧开设有导槽,支撑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座椅,座椅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连块,连块前后两侧均设有连柱,连柱的上部固定安装有侧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置在导槽的中部,两个凹型板,两个凹型板设置在驱动机构与座椅之间,两凹型板内环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与座椅底部滑动套接的勾块,两个扶手机构,两个扶手机构对称活动套接在相邻凹型板的上表面。从而解决了乘客远离扶手一侧的胳膊无法得到有效的休息和后排乘车缺少办公平台的问题,此外也解决了老年人、小孩等行动不便人群下车时,没有辅助搀扶,容易摔倒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斌,孙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扬州博日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