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及其尾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44904发布日期:2023-08-18 00:24阅读:31来源:国知局
车辆及其尾门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尾门组件。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部分车辆例如皮卡车、suv或者部分跨界车型的底盘往往设置的较高,且尾门处于完全打开状态时与地面大致平行,导致用户需要打开尾门进入后箱内时较为困难。因此,通常需要在尾门上设置辅助踏板,用户先踩踏在辅助踏板上再进入后箱来降低进入后箱的难度。然而,若是辅助踏板暴露在后箱外会容易被损坏,影响辅助踏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尾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隐藏式的前照灯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影响透光效果,在低温地区行测容易带来行车安全隐患的问题;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车辆。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辆的尾门组件,包括:尾门本体;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绕第一旋转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尾门本体相连;踏板结构,所述踏板结构包括踏板本体和第二连接臂,所述踏板本体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当所述踏板本体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踏板本体收纳在所述车辆的后箱内,当所述踏板本体在使用位置时,所述踏板本体伸出至所述车辆的所述后箱外且位于所述尾门本体的下方以供踩踏,所述第二连接臂的一端绕第二旋转轴线可转动地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本体相连,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平行。

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通过设置踏板本体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可以便于踏板本体的收纳,提高踏板本体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设置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连接臂和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的第二连接臂,在使用位置时,与尾门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向车辆的后侧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后箱外,与第一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连接臂可以向车辆的下方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尾门本体的下方以供用户踩踏,可以降低用户进入车辆的后箱的难度。另外,踏板本体在收纳位置时,踏板结构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5、进一步,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具有中间位置;所述尾门组件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所述一端,当所述踏板本体从所述收纳位置向所述中间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所述一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所述限位件适于止挡所述第二连接臂转动以使所述踏板本体停留在所述中间位置。

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当用户继续拉动踏板本体时,第二旋转臂无法继续转动,而便于第一旋转臂开始转动,以便于踏板本体在多个方向上的运动。

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配合部,当所述踏板本体从所述中间位置向所述使用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一端转动直至所述配合部配合在所述尾门本体的边沿上以使所述踏板本体停留在所述使用位置。

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第一连接臂和尾门本体的边沿的配合时的稳固性,防止用户踩踏在踏板本体时踏板本体产生晃动。

9、进一步,所述配合部为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为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向内凹入形成。

1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尾门本体的边沿可以配合在所述配合槽内以保证尾门本体与第一连接臂配合的稳固性。

11、进一步,所述尾门本体具有容纳槽,当所述踏板本体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踏板结构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

1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降低占用空间,且踏板结构容纳容纳在容纳槽内可以防止其它部件对踏板结构的干涉,提高踏板结构的使用寿命。

13、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臂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尾门本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弯折连接。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当踏板本体位于使用位置时,一方面,第二连接段朝向下方倾斜,以使踏板本体更进一步向下设置,以便于用户踩踏;另一方面,第二连接段可以绕开尾门本体的边沿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尾门本体的边沿起到限制作用,提高第一连接臂与尾门本体的配合稳固性。

15、进一步,所述尾门本体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固定梁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不同平面以形成用于避让所述固定梁的避让部。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避让部,可以保证当踏板本体位于收纳状态时,踏板结构可以被完全容纳在容纳槽内,防止固定梁与第一连接臂产生干涉,进一步降低踏板结构的占用空间。

1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臂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尾门本体的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臂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所述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另一端相连,所述踏板本体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所述另一端之间。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可以保证踏板结构的运动平稳。

19、进一步,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踏板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和/或所述第二连接臂与踏板本体中的其中一个具有凸台,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踏板本体中的另一个具有插接部,所述凸台上形成有插槽,所述插槽与所述插接部插接配合。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插接部的外轮廓可以与插槽的内周壁相适配,以便于二者的定位安装。所述踏板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以提高二者的安装可靠性,防止用户踩踏在踏板本体上时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踏板本体松脱的情况发生。

21、一种车辆,包括车身和尾门组件,所述尾门组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车身的下端,所述尾门组件为上述尾门组件。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3、本发明通过使踏板本体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可以降低占用空间。

24、本发明通过设置可绕第一旋转轴线转动的第一连接臂和可绕第二旋转轴线转动的第二连接臂,踏板本体在使用位置时,与尾门本体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一连接臂向车辆的后侧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后箱外,与第一连接臂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连接臂可以向车辆的下方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尾门本体的下方以供用户踩踏,可以降低用户进入车辆的后箱的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使用位置和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具有中间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配合部,当所述踏板本体从所述中间位置向所述使用位置运动时,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一端转动直至所述配合部配合在所述尾门本体的边沿上以使所述踏板本体停留在所述使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为配合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本体具有容纳槽,当所述踏板本体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踏板结构容纳在所述容纳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在长度延伸方向上具有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尾门本体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段与所述第二连接臂可转动地相连,且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弯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门本体包括固定梁,所述固定梁设于所述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固定梁可转动地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位于不同平面以形成用于避让所述固定梁的避让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一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尾门本体的沿所述车辆的宽度方向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尾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与所述踏板本体通过紧固件连接;和/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及其尾门组件,车辆的尾门组件包括尾门本体;第一连接臂的一端绕第一旋转轴线可转动地与尾门本体相连;踏板结构包括踏板本体和第二连接臂,踏板本体在收纳位置和使用位置之间可运动,当踏板本体位于收纳位置时,踏板本体收纳在车辆的后箱内,当踏板本体在使用位置时,踏板本体伸出至车辆的后箱外且位于尾门本体的下方,第二连接臂的一端绕第二旋转轴线可转动地与第一连接臂的另一端相连,第二连接臂的另一端与踏板本体相连。本发明的踏板本体在使用位置时,第一连接臂向车辆的后侧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后箱外,第二连接臂可以向车辆的下方延伸以便于踏板本体伸出至尾门本体的下方以供用户踩踏,以降低进入后箱的难度。

技术研发人员:范剑波,王珂,陈强,谭昌勇,邓淏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