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97906发布日期:2023-09-02 02:50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尤其是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最受大家关注的新能源车电动汽车,能够上绿牌还能在限行的城市可以畅通无阻,但是上高速跑长途,尤其节假日出去自驾游自然不可避免的堵在高速上,耗电快,而间隔距离几十公里的服务区充电桩排长队,都严重影响了出行不方便,也降低了潜在车主客户的购车愿望。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该系统可以密布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两旁,方便电动车及时进行充电。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包括应急岛休息区、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无线充电装置、光伏发电单元、蓄能单元,所述应急岛休息区间隔布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并与应急车道连为一体,所述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设置在应急岛休息区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磁感应装置、电磁发射装置,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电磁发射装置设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预制桩、光伏发电板,所述预制桩设置在应急岛休息区附近高速公路两侧及中间隔离带,所述光伏发电板设置在预制桩上端,所述蓄能单元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隔离带及应急岛休息区的充电桩集中储能点,光伏发电板连接蓄能单元,蓄能单元分别连接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电磁发射装置。

4、进一步的,所述应急岛休息区的间隔距离约为10公里。

5、进一步的,所述应急岛休息区的长度为80~100米,宽度约8米。

6、进一步的,所述共享电池站包括共享电池柜,共享电池柜设有多个共享电池舱,共享电池舱内设有抽屉式电池盒,抽屉式电池盒内放置有模块化蓄电池,共享电池舱的舱口设有铰链门,铰链门设有电子锁,电子锁设有二维码。

7、进一步的,所述共享电池舱的底面设有滑轨槽,抽屉式电池盒底部设有相适配的滑块。

8、进一步的,所述共享电池舱的内壁设有限位橡胶块。

9、进一步的,所述共享电池舱的顶面设有弹性充电极,模块化蓄电池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受电极。

10、进一步的,所述共享电池柜的顶部设有挡雨棚。

11、进一步的,所述电磁发射装置预埋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标线下方,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下方的伸缩机构上。

12、进一步的,所述电磁感应装置设有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电动汽车前方障碍物。

13、有益效果:该充电系统将应急岛休息区间隔密布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电动汽车无需扎堆到服务区去排队充电,完全不用担心电动车跑长途充电不了的弊端;

14、该充电系统无需额外铺设城市电力网线,自身的光伏发电单元、蓄能单元就能满足应急岛休息区内的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及无线充电装置的电能需求,其还可以为高速沿线的路灯、信号、路牌供电;

15、该充电系统采用模块化、标准化的蓄电池,通过扫描二维码支付可成功借出,异地归还时插入电池站抽屉柜中即可;

16、无线充电装置对其它任何车辆的运行不会带来任何影响,同时不会对路面结构造成影响一样,不影响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应急岛休息区、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无线充电装置、光伏发电单元、蓄能单元,所述应急岛休息区间隔布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并与应急车道连为一体,所述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设置在应急岛休息区内,所述无线充电装置包括电磁感应装置、电磁发射装置,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电磁发射装置设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预制桩、光伏发电板,所述预制桩设置在应急岛休息区附近高速公路两侧及中间隔离带,所述光伏发电板设置在预制桩上端,所述蓄能单元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隔离带及应急岛休息区的充电桩集中储能点,光伏发电板连接蓄能单元,蓄能单元分别连接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电磁发射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岛休息区的间隔距离约为10公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应急岛休息区的长度为80~100米,宽度约8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池站包括共享电池柜,共享电池柜设有多个共享电池舱,共享电池舱内设有抽屉式电池盒,抽屉式电池盒内放置有模块化蓄电池,共享电池舱的舱口设有铰链门,铰链门设有电子锁,电子锁设有二维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池舱的底面设有滑轨槽,抽屉式电池盒底部设有相适配的滑块,共享电池舱的内壁设有限位橡胶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池舱的顶面设有弹性充电极,模块化蓄电池的顶部设有相适配的受电极。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享电池柜的顶部设有挡雨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发射装置预埋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标线下方,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电动汽车底盘下方的伸缩机构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收线线轮、收线钢丝绳、一级滑管、二级滑管、伸缩滑杆、上滑块、滑轮、折叠支架、下滑块、升降座,一级滑管固定在电动汽车底盘上,收线线轮固定在一级滑管内,二级滑管套装在一级滑管内并可沿一级滑管滑动,伸缩滑杆套装在二级滑管内并可沿二级滑管滑动,伸缩滑杆设有一对上滑块,上滑块可沿伸缩滑杆滑动,滑轮固定在上滑块,折叠支架包括x型铰接杆,x型铰接杆的上端与上滑块转动连接,x型铰接杆的下端与一对下滑块转动连接,下滑块设置在升降座顶面的滑轨上并可沿滑轨滑动,电磁感应装置的电磁感应线圈设置在升降座底面,收线线轮上设置收线钢丝绳,收线钢丝绳穿过一级滑管、二级滑管、滑轮并与下滑块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装置设有红外感应模块,用于感应电动汽车前方障碍物。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包括应急岛休息区、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无线充电装置、光伏发电单元、蓄能单元,应急岛休息区间隔布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外侧,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设置在应急岛休息区内,无线充电装置包括设置在电动汽车上的电磁感应装置、设置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的电磁发射装置,光伏发电单元包括预制桩、光伏发电板,蓄能单元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在隔离带及应急岛休息区的充电桩集中储能点,光伏发电板连接蓄能单元,蓄能单元分别连接共享电池站、固定充电桩、电磁发射装置。本发明光电新能源高速公路充电系统可以密布在高速公路应急车道两旁,方便电动车及时进行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钱奕鸣,袁志洲,曹威,张杰,邓修宏,李全民,包松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钜力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