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45896发布日期:2023-09-07 19:37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软顶结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软顶结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敞篷车是指带有折叠式可开启车顶的轿车。敞篷车按照车顶的结构可以分成硬顶车和软顶车。软顶车更为常见,通常采用帆布,乙烯或塑料为车顶材料,配以可折叠的支架。现有的车辆软顶全部采用多连杆结构,结构复杂,打开速度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软顶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软顶结构打开速度较慢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软顶结构。该软顶结构包括:

4、所述软顶结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折叠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部件、软顶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导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车顶左右两侧,所述软顶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软顶部件的后端之下,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杆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上,所述连杆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部件用于将所述车辆的后风挡和所述车顶的支撑支架进行折叠,所述软顶部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支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

5、所述软顶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导轨部件滑动至所述支撑支架后,所述连杆部件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带动下,将所述后风挡和所述支撑支架进行折叠。

6、可选地,所述车顶的前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围,所述顶盖的后端与所述软顶部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

7、可选地,所述软顶部件包括外篷布、内篷布和多根篷杆,所述多根篷杆均匀设置在所述内篷布上,所述多根篷杆中的每一个篷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外篷布的面积与所述内篷布的面积相匹配,所述外篷布通过所述多根篷杆覆盖在所述内篷布上。

8、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电机拉线,所述电机拉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拉线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机启动的情况下,带动所述软顶部件沿所述导轨部件滑动至所述支撑支架。

9、可选地,所述连杆部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风挡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风挡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齿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启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连杆部件将所述后风挡和所述支撑支架进行折叠。

11、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下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垂吊在所述拉杆上。

12、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软顶结构

13、本申请实施例的软顶结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折叠组件,滑动组件包括导轨部件、软顶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导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车顶左右两侧,软顶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软顶部件的后端之下,折叠组件包括连杆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设置在车辆的侧围内板上,连杆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转动连接,连杆部件用于将车辆的后风挡和车顶的支撑支架进行折叠,软顶部件的后端与支撑支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所述软顶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带动下,沿所述导轨部件滑动至所述支撑支架后,所述连杆部件在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带动下,将所述后风挡和所述支撑支架进行折叠。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滑动加折叠的软顶结构,操作便利,可以快速地打开软顶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结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折叠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导轨部件、软顶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所述导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车顶左右两侧,所述软顶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软顶部件的后端之下,所述折叠组件包括连杆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侧围内板上,所述连杆部件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杆部件用于将所述车辆的后风挡和所述车顶的支撑支架进行折叠,所述软顶部件的后端与所述支撑支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顶的前端包括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侧围,所述顶盖的后端与所述软顶部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顶部件包括外篷布、内篷布和多根篷杆,所述多根篷杆均匀设置在所述内篷布上,所述多根篷杆中的每一个篷杆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所述外篷布的面积与所述内篷布的面积相匹配,所述外篷布通过所述多根篷杆覆盖在所述内篷布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包括第一电机和电机拉线,所述电机拉线与所述第一电机电连接,所述电机拉线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机启动的情况下,带动所述软顶部件沿所述导轨部件滑动至所述支撑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部件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风挡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后风挡和所述侧围内板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件包括第二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齿轮电连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齿轮转动连接,所述齿轮用于在所述第二电机启动的情况下,通过所述齿轮带动所述连杆部件将所述后风挡和所述支撑支架进行折叠。

7.根据所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软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下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垂吊在所述拉杆上。

8.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软顶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软顶结构及车辆,应用于车辆技术领域,该软顶结构包括滑动组件和折叠组件,滑动组件包括导轨部件、软顶部件和第一驱动部件,导轨部件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设置在车辆的车顶左右两侧,软顶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连接,第一驱动部件设置在软顶部件的后端之下,折叠组件包括连杆部件和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设置在车辆的侧围内板上,连杆部件与第二驱动部件转动连接,连杆部件用于将车辆的后风挡和车顶的支撑支架进行折叠,软顶部件的后端与支撑支架的前端连接在同一平面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滑动加折叠的软顶结构,操作便利,可以快速地打开软顶结构。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英,王磊,谢满囤,岳群,郑安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