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及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3489发布日期:2023-11-18 13:15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及监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商用车供油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商用车主副油箱供油系统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在主油箱处增加一个转换阀联通副油箱,主油箱没油的时候转换阀转换到副油箱抽取副油箱的油液,可靠性较高,但是成本高;另一种结构是通过一根油管联通主副油箱的底部,该方案实用性差在载货卡车上实际应用很少,原因是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车辆通过性和安全性,油管一般需要从主油箱底部开始绕过车桥高度然后回到副油箱底部,油管布置一般呈“几”字型,该布置结构必须保证连接油管内部不能有空气,一旦进入空气主副油箱的联通就会被断开。为保证该方案出厂时油管内没有空气,加油液面高度必须高于“几”字型油管最高点,理论上才能联通主副油箱,大大增加主机厂成本。用户使用期间油液较少时,联通油管存在较大的进气风险,一旦油管发生进气,副油箱油液将不能使用。维修和维护复杂,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及监测系统。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副油箱通过连接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副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主油箱的第一台阶与副油箱的第二台阶连之间的连接油管上设有气囊状管路,所述气囊状管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

3、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气囊状管路主油箱进口侧。

4、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气囊状管路副油箱出口侧。

5、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气囊状管路靠近主油箱的第一台阶处。

6、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主油箱内安装第一液面高度传感器。

7、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副油箱内安装第二液面高度传感器。

8、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气囊状管路的长度为150mm—200mm。

9、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气囊状管路与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为230mm—270mm;所述气囊状管路与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为900mm—1100mm。

10、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主油箱与副油箱分布在车架两侧,且位于传动系统或车桥两侧。

11、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的监测系统,包括

12、第一液面高度传感器,设于主油箱内,用于监测主油箱内油液高度;

13、第二液面高度传感器,设于副油箱内,用于监测副油箱内油液高度;

14、控制模块,当主副油箱油液高度差大于h时,用于控制副油箱内油液开始流入主油箱;

15、若副油箱内油液开始流入主油箱一段时间后,副油箱内液面未发生变化,则报警提示主副油箱管路故障;

16、若主副油箱油液高度差大于h,则报警提示主副油箱管路故障,若高度差小于等于h,则不进行故障报警。

17、本发明主副油箱系统通过油管连接主副油箱底部系统成本低,快速按压几次气囊状管路即可使主副油箱联通,大大减少在车辆出厂时加注的油液量,为整车生产商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

18、本发明主副油箱系统通过主副油箱内的油液高度传感器可时时监控主副油箱是否保持联通,若联通管路内在使用过程中进入空气,司乘人员可通过按压气囊状管路快速排出管路内空气,使主副油箱联通,简单易操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副油箱通过连接油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副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主油箱的第一台阶与副油箱的第二台阶连之间的连接油管上设有气囊状管路,所述气囊状管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回阀设置于气囊状管路主油箱进口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回阀设置于气囊状管路副油箱出口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状管路靠近主油箱的第一台阶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内安装第一液面高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油箱内安装第二液面高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状管路的长度为150mm—20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状管路与第一台阶之间的距离为230mm—270mm;所述气囊状管路与第二台阶之间的距离为900mm—1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箱与副油箱分布在车架两侧,且位于传动系统或车桥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主副油箱结构及监测系统。它包括主油箱和副油箱,所述主油箱与副油箱通过连接油管连接,所述主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一台阶,所述副油箱底部与连接油管连接处设有第二台阶,所述主油箱的第一台阶与副油箱的第二台阶连之间的连接油管上设有气囊状管路,所述气囊状管路前后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止回阀和第二止回阀。本发明主副油箱系统通过油管连接主副油箱底部系统成本低,快速按压几次气囊状管路即可使主副油箱联通,大大减少在车辆出厂时加注的油液量,为整车生产商节约经济和时间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师占雨,唐克兵,黄嘉靖,陆德福,丁培林,陈龙,王辉,王嘉程,徐泽源,赵可,王承恩,韩艳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