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2052发布日期:2023-12-28 05:3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商用车,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


背景技术:

1、目前,新能源商用车领域所采用的电驱动技术主要包括中央集成式电驱动总成和集成式电驱动车桥两种技术路线,其中集成式电驱动车桥因其传动路线短、集成度高、重量轻的优势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关注与深入研究,但目前绝大多数电驱动车桥仍采用单驱动电机的结构,其虽然能够满足中轻型商用车的动力需求,但在中重型商用车领域单驱动电机的结构难以满足该型车辆对于驱动系统动力性能的要求,因此常采用的解决方案包括以下集中:1、采用更高功率的驱动电机,2、采用更大速比的减速机构,3、通过简单机械连接的方式增加驱动电机数量;

2、上述三种解决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种解决方案采用更高功率的电机面临着更大的电机外廓尺寸结构,严重制约了车桥的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不利于整车结构的布置;第二种解决方案导致车桥传动路线进一步延长,传动系统结构复杂程度以及传动所产生的机械损耗进一步增大,对于车辆的能耗以及使用维护便捷性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第三种解决方案虽然能够满足中重型商用车的使用需求,但通过简单机械连接的方式增加驱动电机的数量,会使得在某些工况下产生动力过剩的问题,不仅会导致车辆能耗增大,而且因为电机数量的增加,驱动系统的制造成本同样会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提供了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通过即可以共同驱动,也可由进行单独驱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在提升车桥动力性能的同时,车桥的传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整体能耗显著下降。

2、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3、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包括分别设于桥壳前、后侧,具有互相定位的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有差速器固定瓦盖,所述差速器固定瓦盖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设有差速器安装定位孔,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差速器安装定位孔配合,使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互相定位。

4、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壳体,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及减速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减速器单元啮合传动。

5、优选的,所述减速器单元包括减速齿轮轴、换挡齿轮轴以及差速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设有第一电机轴;所述减速齿轮轴设有一级减速齿轮,所述一级减速齿轮通过花键与所述减速齿轮轴连接,所述一级减速齿轮与所述第一电机轴啮合;所述减速齿轮轴上还集成设有高速输入齿轮及低速输入齿轮,所述高速输入齿轮与所述换挡齿轮轴一端设有的高速换挡齿轮啮合,所述低速输入齿轮与所述换挡齿轮轴另一端设有的低速换挡齿轮啮合。

6、优选的,所述低速换挡齿轮及高速换挡齿轮与所述换挡齿轮轴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低速换挡齿轮及高速换挡齿轮之间设有动力传递接合套,所述动力传递接合套设有可进行左右滑移的辅助驱动单元,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为换挡滑动啮合套,所述换挡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组件设有的被动齿轮啮合传动。

7、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轴、减速齿轮轴、换挡齿轮轴均包括为轴与传动齿轮,所述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为集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换挡齿轮轴为空心结构。

8、优选的,所述减速器单元为两档变速功能的减速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壳体为一体式铸造成型。

9、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壳体,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壳体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及平行轴减速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轴,所述平行轴减速机构包括惰轮、输出齿轮轴,所述惰轮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轴及所述输出齿轮轴设有的二级减速齿轮啮合传动,所述输出齿轮轴与所述差速器组件设有的被动齿轮啮合传动。

10、优选的,所述惰轮及输出齿轮轴均包括为轴与传动齿轮,所述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为集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惰轮及输出齿轮轴为空心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平行轴减速机构为两级平行轴减速机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壳体为一体式铸造成型。

12、优选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包括以下工况:

13、低扭矩工况:辅助驱动单元的换挡滑动啮合套正对于动力传递接合套,未与动力传递接合套或高速换挡齿轮啮合传动,此时辅助驱动单元处于动力断开状态;同时第二驱动单元由第二驱动电机产生驱动力,经第二电机轴将动力传递给惰轮进行减速增扭,然后经由惰轮将动力传递给设于输出齿轮轴的二级减速齿轮,经由输出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组件设有的被动齿轮,由差速器组件将动力按需分配至左右轮端;

14、高扭矩高速工况:辅助驱动单元的换挡滑动啮合套向右滑移,与动力传递接合套及高速换挡齿轮啮合传动,此时辅助驱动单元处于高速输出状态,辅助驱动力由第一驱动电机产生,经由第一电机轴将动力传递至减速齿轮轴设有的一级减速齿轮,经减速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高速换挡齿轮,然后经换挡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组件设有的被动齿轮;同时,作为直驱机构的第二驱动单元由第二驱动电机产生驱动力,经第二电机轴将动力传递给惰轮进行减速增扭,由惰轮将动力传递给输出齿轮轴设有的二级减速齿轮,由输出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组件上的被动齿轮;最后两组驱动单元所产生的动力汇集至差速器组件,由差速器组件将动力按需分配至左右轮端;

15、高扭矩低速工况:辅助驱动单元中的换挡滑动啮合套向左滑移,与动力传递接合套及低速换挡齿轮啮合传动,此时辅助驱动单元处于低速输出状态,其中辅助驱动力由第一驱动电机所产生,经由第一电机轴将动力传递至减速齿轮轴设有的一级减速齿轮,然后由设于减速齿轮轴的低速输入齿轮将动力传递至低速换挡齿轮,再经换挡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组件设有的被动齿轮;与此同时作为直驱机构的第二驱动单元由第二驱动电机产生驱动力,经第二电机轴将动力传递给惰轮进行减速增扭,然后经由惰轮将动力传递给设于输出齿轮轴的二级减速齿轮,经输出齿轮轴将动力传递至差速器组件上的被动齿轮;最后两组驱动单元所产生的动力汇集至差速器组件,由差速器组件将动力按需分配至左右轮端。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7、1.结构紧凑,集成度高:将第一驱动电机及减速器单元集成至第一驱动单元壳体内,第二驱动电机及平行轴减速机构集成至第二驱动单元壳体内,同时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采用相互定位的方式实现高效准确定位,不仅节省空间,同时产品的集成度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8、2、动力性能优异:采用双驱动单元结构,在需要较大扭矩输出时,双驱动单元可同时进行工作,并且可进行高低速调节作用,从而实现在不同工况下的长效动力输出;

19、3、传动效率高,能耗低:在无需大扭矩输出的常规工况下,仅通过直驱机构即可实现车辆的驱动,同时辅助驱动单元在换挡机构的作用下实现动力中断,从而在保证车辆驱动需求的同时,驱动系统的传动损耗尽可能的低,从而实现更高效率的输出以及更低的能耗。



技术特征:

1.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设于桥壳(1)前、后侧,具有互相定位的第一驱动单元(2)及第二驱动单元(3),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设有差速器固定瓦盖(261),所述差速器固定瓦盖(261)设有凸起部,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设有差速器安装定位孔(351),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差速器安装定位孔(351)配合,使第一驱动单元(2)及第二驱动单元(3)互相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单元(2)包括第一驱动单元壳体(26),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壳体(26)内设有第一驱动电机(21)及减速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与所述减速器单元啮合传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单元包括减速齿轮轴(23)、换挡齿轮轴(24)以及差速器组件(25),所述第一驱动电机(21)设有第一电机轴(22);所述减速齿轮轴(23)设有一级减速齿轮(232),所述一级减速齿轮(232)通过花键与所述减速齿轮轴(23)连接,所述一级减速齿轮(232)与所述第一电机轴(22)啮合;所述减速齿轮轴(23)上还集成设有高速输入齿轮及低速输入齿轮(231),所述高速输入齿轮与所述换挡齿轮轴(24)一端设有的高速换挡齿轮(244)啮合,所述低速输入齿轮(231)与所述换挡齿轮轴(24)另一端设有的低速换挡齿轮(24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速换挡齿轮(241)及高速换挡齿轮(244)与所述换挡齿轮轴(2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滚动组件,所述低速换挡齿轮(241)及高速换挡齿轮(244)之间设有动力传递接合套(242),所述动力传递接合套(242)设有可进行左右滑移的辅助驱动单元,所述辅助驱动单元为换挡滑动啮合套(243),所述换挡齿轮轴(24)与所述差速器组件(25)设有的被动齿轮(251)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轴(22)、减速齿轮轴(23)、换挡齿轮轴(24)均包括为轴与传动齿轮,所述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为集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换挡齿轮轴(24)为空心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单元为两档变速功能的减速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壳体(26)为一体式铸造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3)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壳体(35),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壳体(35)内设有第二驱动电机(31)及平行轴减速机构,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1)包括第二电机轴(32),所述平行轴减速机构包括惰轮(33)、输出齿轮轴(34),所述惰轮(33)分别与所述第二电机轴(32)及所述输出齿轮轴(34)设有的二级减速齿轮(341)啮合传动,所述输出齿轮轴(34)与所述差速器组件(25)设有的被动齿轮(251)啮合传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惰轮(33)及输出齿轮轴(34)均包括为轴与传动齿轮,所述轴与所述传动齿轮为集成一体式结构,且所述惰轮(33)及输出齿轮轴(34)为空心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轴减速机构为两级平行轴减速机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壳体(35)为一体式铸造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其特征在于,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包括以下工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机电驱动车桥,包括分别设于桥壳前、后侧,具有互相定位的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第一驱动单元设有差速器固定瓦盖,差速器固定瓦盖设有凸起部,第二驱动单元设有差速器安装定位孔,凸起部与差速器安装定位孔配合,使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互相定位。通过即可以共同驱动,也可由进行单独驱动的第一驱动单元及第二驱动单元,在提升车桥动力性能的同时,车桥的传动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整体能耗显著下降。

技术研发人员:杨博华,秦治金,高刚刚,胡烜华,戴自立,董卫虎,刘尧,张钊,乔小飞,刘宏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汉德车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