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束安装结构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6563发布日期:2023-12-20 21:46阅读:38来源:国知局
线束安装结构以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车辆,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具有加热、发光、变色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车辆上,玻璃总成需要与电控模块相连接以控制电功能的实现。在玻璃总成上会设置接头,接头通过活动线束与电控模块相连接。并且,玻璃总成存在进行升降运动的使用需要,为了不影响玻璃总成的升降运动,一般会将玻璃总成上的接头竖直安装在车辆玻璃的底部。

2、但接头沿竖直方向安装后,玻璃总成上的水流会顺着接头向下流动,并且玻璃总成在升降过程中可能会通过活动线束拉扯接头的连接处,虽然接头上会设置高防水等级的护套,但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护套松脱而导致接头进水漏电的问题。并且,在玻璃总成进行升降运动过程中,接头和活动线束处于自由状态,使得活动线束容易与车辆门板等部件发生碰撞而产生异响问题。再者,在玻璃总成进行升降运动过程中,活动线束在随动过程中存在缠绕的问题,从而可能导致玻璃总成出现升降异常或无法升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安装结构以及车辆。

2、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采用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安装结构,用于设于车辆的具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与电控模块之间,所述线束安装结构包括:

3、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玻璃总成上,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位置;

4、转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所述转接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玻璃总成电连接,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线束的一端电连接。

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位置,所述转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束固定座,所述第一线束固定座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位置。

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玻璃总成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

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总成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升降器的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并排设置,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升降器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

9、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侧沿向下延伸设置形成转向部,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束沿所述转向部的延伸方向设置。

1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部设置在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

1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部靠近所述托架的一侧侧沿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止挡部上。

1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部靠近所述托架的一侧侧沿向内折叠形成所述止挡部。

1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向部与所述止挡部的横截面呈l形或u形。

14、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的第二线束固定座,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座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座与所述玻璃总成之间的水平间隔不少于5mm。

18、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线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19、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的第三线束固定座,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线束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的扎带结构,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扎带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

20、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结构包括连接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的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玻璃总成的接头电连接,所述连接电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线束的一端电连接。

21、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注塑成型在所述连接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玻璃总成的接头之间连接处的注塑块,所述注塑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22、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注塑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所述注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

23、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的另一端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24、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所述连接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

25、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

26、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之间的所述线束形成升降调节段,所述升降调节段呈弧形设置。

27、在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升降调节段的最小半径不小于所述线束直径的5倍。

2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具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电控模块、线束以及前述线束安装结构,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线束安装结构电连接所述玻璃总成和所述电控模块。

29、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显著有益效果:

30、本发明所述线束安装结构使用时,将第一安装支架固定在玻璃总成上,从而通过第一安装支架能够固定线束的一端,提高了线束的安装稳定性,避免线束随玻璃总成升降过程中碰撞周边部件而产生异响。并且,通过第一安装支架能够对线束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从而限制线束的运动路径,避免线束随玻璃总成升降过程中发生缠绕而导致卡死的问题。

31、进一步地,通过转接结构还能够调整线束与玻璃总成之间的连接方向,使得线束能够沿第一方向电连接转接结构,进而线束借助转接结构电连接玻璃总成,例如通过转接结构能够使线束沿水平方向设置,使得转接结构与玻璃总成之间连接处与转接结构与线束之间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间错设置,从而避免水流沿转接结构向下流入至线束与转接结构之间连接处,降低了漏电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线束安装结构,用于设于车辆的具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与电控模块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结构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包括安装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固定件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位置,所述转接结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线束固定座,所述第一线束固定座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一位置。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与所述玻璃总成相连接,所述第二板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板体的下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总成上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升降器的托架,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并排设置,所述托架相对于所述电控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的另一侧,所述升降器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之间设有避让空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侧沿向下延伸设置形成转向部,至少部分的所述线束沿所述转向部的延伸方向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设置在远离所述电控模块的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靠近所述托架的一侧侧沿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止挡部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靠近所述托架的一侧侧沿向内折叠形成所述止挡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部与所述止挡部的横截面呈l形或u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二安装支架,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所述第二安装支架用于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二固定件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车辆的车身上的第二线束固定座,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座能够固定所述线束的第二位置。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束固定座与所述玻璃总成之间的水平间隔不少于5mm。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安装结构还包括第三固定件,所述第三固定件设置在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的第三线束固定座,所述转接结构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三线束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结构包括连接电路、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的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连接电路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玻璃总成的接头电连接,所述连接电路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线束的一端电连接。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注塑成型在所述连接电路的一端与所述玻璃总成的接头之间连接处的注塑块,所述注塑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块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所述注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连接电路的另一端的连接接头,所述连接接头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接头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或,所述连接接头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支架上。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为水平方向;或,所述第一方向与水平方向呈第一夹角设置。

2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所述第二安装支架之间的所述线束形成升降调节段,所述升降调节段呈弧形设置。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线束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调节段的最小半径不小于所述线束直径的5倍。

2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电控模块、线束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线束安装结构,所述线束通过所述线束安装结构电连接所述玻璃总成和所述电控模块。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束安装结构以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用于设于车辆的具有电功能的玻璃总成与电控模块之间,线束安装结构包括:第一安装支架,设置在玻璃总成上,第一安装支架用于固定线束的第一位置;转接结构,设置在第一安装支架上,转接结构的一端与玻璃总成电连接,转接结构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与线束的一端电连接。本发明通过第一安装支架和转接结构相配合,能够提高了线束的安装稳定性、避免线束随玻璃升降过程中发生缠绕而导致卡死的问题、以及降低了线束的连接处发生漏电的风险。

技术研发人员:任鹏,李炜军,黄乐晨,彭健,杜小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