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动动力系差速器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79737发布日期:2024-03-12 21:1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动动力系差速器的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说明书总体上涉及电动动力系的差速器。


背景技术:

1、动力系封装空间继续减少。梁式车桥设计的需要可能迫使齿轮和轴承定位进入到不期望的位置中。这些位置可能会增加制造难度或增加对齿轮和轴承提供维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可能期望一种能够减少在齿轮和轴承封装的方面的复杂性的动力系。在一个示例中,可以通过一种系统解决上述问题,该系统包括仅联接到差速器一侧的门式车桥,该门式车桥包括彼此同轴的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

2、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可以联接到差速器的不同侧齿轮,同时延伸穿过差速器的同一侧。在一个示例中,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绕差速器的中心轴线同心。差速器可以联接到电动马达或其他推进装置的输出部。跨接轴(jumper shaft)可以包括分开的部分,各分开的部分带有联接到分开的输出车桥的对应齿轮。各输出车桥可以联接到分开的装置,并构造为驱动分开的装置。

3、应当理解,提供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在详细描述中进一步描述的概念的选择。这并不意味着识别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或必要特征,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由详细描述之后的权利要求书唯一地限定。此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不限于解决以上或在本公开的任何部分中指出的任何缺点的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中心轴线穿过所述第一车桥和所述第二车桥的几何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车桥和所述第二车桥的几何中心不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车桥包括联接到第一跨接轴齿轮的第一车桥输出齿轮,并且所述第二车桥包括联接到第二跨接轴齿轮的第二车桥输出齿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跨接轴齿轮布置在跨接轴的第一部分上,所述第二跨接轴齿轮布置在所述跨接轴的第二部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轴输出到联接至附属装置的偏置齿轮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齿轮系的输出轴不对齐。

8.一种用于电动动力系的组件,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联接到所述输入差速器的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和所述第二轴包括联接到跨接轴的齿轮的对应齿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轴的齿轮布置在所述跨接轴的分开的部分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跨接轴的齿轮联接到布置在分开的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其中,所述分开的输出轴不同轴。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开的输出轴联接到同一附件或不同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差速器包括行星输入差速器。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差速器是输入正齿轮差速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动力系的差速器的系统。在一个示例中,系统包括仅联接到差速器一侧的门式车桥,门式车桥包括彼此同轴的第一车桥和第二车桥。另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动力系的组件。

技术研发人员:A·吉恩-弗朗科伊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纳汽车系统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