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1092发布日期:2023-11-30 23:4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电驱动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电驱动桥,特别是涉及电驱动桥结构。


背景技术:

1、电驱动桥是针对汽车设计的一种机电一体化驱动系统,具有集成化程度高、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现有的电驱桥主要通过其内部设置的变速结构,以适应不同行驶速度下的“挡位”,从而实现多个不同的转速或扭矩转换比。

2、然而,现有的商用车电驱桥结构的结构布置复杂,整体尺寸较大,且在执行换挡动作时,在摘挡后到成功换挡的时间内,动力是中断的,一方面降低了驾驶人员的驾驶感受,另一方面,当驾驶人员在坡道上进行换挡动作时,由于商用车的重量较重,换挡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坡道溜车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危害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的商用车电驱桥结构的结构布置复杂,整体尺寸较大,且在执行换挡动作时,在摘挡后到成功换挡的时间内,动力是中断的问题,提供一种电驱动桥结构。

2、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安装在差速器上,包括:

3、第一驱动件;以及

4、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太阳轮;

5、第一行星架,所述第一行星架上固定套设有第一行星轮,所述第一行星轮和所述第一太阳轮啮合,所述差速器设置有两个动力输入端和两个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一行星架和其中一个所述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

6、轮边减速组件,所述轮边减速组件至少包括两个,两个所述轮边减速组件分别和两个所述动力输出端连接;

7、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端和另一个所述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转动件,所述第一旋转轴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转动件,所述第一主动转动件和所述第一从动转动件传动连接。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件输出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转动件,所述动力输入端集成固定有第二从动转动件,所述第二主动转动件和所述第二从动转动件传动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驱动桥结构还包括换挡机构,所述换挡机构包括:

11、第一齿圈,所述第一齿圈和所述第一行星轮啮合;

12、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齿圈具有转动状态和停止状态,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齿圈在所述转动状态与所述停止状态之间切换。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件包括第一移动齿套,所述第一移动齿套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齿圈上;

14、第一固定啮合齿,所述第一固定啮合齿与外部壳体固定连接;

15、其中,当所述第一移动齿套移动至所述第一固定啮合齿处时,所述第一移动齿套与所述第一固定啮合齿啮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圈处于所述停止状态。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止件还包括第二固定啮合齿,所述第二固定啮合齿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二从动转动件上;

17、当所述第一移动齿套移动至所述第二固定啮合齿处时,所述第一移动齿套能够与所述第二固定啮合齿啮合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齿圈处于所述转动状态。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差速器至少设置有两个半轴,两个所述半轴分别和所述差速器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半轴另一端均与所述轮边减速组件连接,所述轮边减速组件上设置有车轮。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边减速组件包括:

20、第二太阳轮,所述第二太阳轮固定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半轴上;

21、第二行星架,所述第二行星架和所述车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行星架上设置有第二行星轮,所述第二行星轮和所述第二太阳轮传动连接。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轮边减速组件还包括:

23、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和所述第二行星轮传动连接;

24、第二锁止件,所述第二锁止件和所述第二齿圈固定连接。

2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轴为空心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半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一旋转轴套设的所述半轴转动连接。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设于所述差速器两侧,用于保持所述电驱动桥沿垂直于两个所述车轮连线方向的平衡。

27、上述电驱动桥结构,设计了一种新的动力传动路径,通过在差速器动力输出端设置轮边减速组件,增加扭矩传递的稳定性,在换挡时,通过第二驱动件不间断提供动力,保证在换挡过程中差速器始终能够保证动力输出,在摘挡后到成功换挡的时间内,动力是不中断,提升系统的效率,增加了驾驶人员的驾驶感受,减少了换挡过程中的溜车风险,保障了驾驶人员的人身安全,本申请的电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整体尺寸较小,更利于整车的布置和轻量化设计。



技术特征:

1.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安装在差速器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结构(100)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10)输出端固定套设有第一主动转动件(111),所述第一旋转轴(120)固定套设有第一从动转动件(122),所述第一主动转动件(111)和所述第一从动转动件(122)传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件(150)输出端固定套设有第二主动转动件(151),所述动力输入端(201)集成固定有第二从动转动件(201a),所述第二主动转动件(151)和所述第二从动转动件(201a)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动桥结构(100)还包括换挡机构(160),所述换挡机构(160)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620)包括第一移动齿套(1620a),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620a)可移动地装设在所述第一齿圈(16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1620)还包括第二固定啮合齿(1620c),所述第二固定啮合齿(1620c)固定装设在所述第二从动转动件(201a)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差速器(200)至少设置有两个半轴(210),两个所述半轴(210)分别和所述差速器(200)输出端连接,两个所述半轴(210)另一端均与所述轮边减速组件(140)连接,所述轮边减速组件上设置有车轮(30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组件(140)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减速组件(140)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轴(120)为空心轴,所述第一旋转轴(120)套设在其中一个所述半轴(210)上,所述第一旋转轴(120)和所述第一旋转轴(120)套设的所述半轴(210)转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驱动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件(110)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50)分设于所述差速器(200)两侧,用于保持所述电驱动桥沿垂直于两个所述车轮(300)连线方向的平衡。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驱动桥结构,安装在差速器上,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旋转轴、第一行星架、轮边减速组件以及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旋转轴和所述第一驱动件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旋转轴上固定套设有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上固定套设有第一行星轮,第一行星轮和第一太阳轮啮合,差速器设置有两个动力输入端和两个动力输出端,第一行星架和其中一个动力输入端固定连接,轮边减速组件至少包括两个,两个轮边减速组件分别和两个动力输出端连接,第二驱动件输出端和另一个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在摘挡后到成功换挡的时间内,动力是不中断,提升系统的效率,本申请的电驱动桥结构的结构简单且紧凑,整体尺寸较小,更利于整车的布置和轻量化设计。

技术研发人员:王震,许可,姜雷,徐明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