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96395发布日期:2024-04-01 14:04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增湿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增湿器。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用在燃料电池汽车内的增湿器中模芯总成与壳体、端盖之间为浇铸成型一体式结构,当模芯总成、端盖或壳体发生损坏时,需要整体更换增湿器,显然这极大的增加了增湿器的维修成本。故如何在保证增湿器具有较佳增湿性能的同时,降低增湿器的维修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湿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增湿器的局部需更换时可单独更换对应的结构,无需整体更换增湿器,降低了增湿器的维修成本;同时还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连接处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从而使得增湿器具有较佳的增湿性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增湿器,所述增湿器上具有用于干气进入的干气入口、用于增湿后干气排出的干气出口、用于增湿介质进入的增湿介质入口、以及用于换湿后增湿介质排出的增湿介质出口;所述增湿器包括用于干气与增湿介质相接触,以实现干气增湿的模芯总成,所述模芯总成外套设有不小于所述模芯总成的轴向长度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模芯总成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模芯总成、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的密封圈。

4、优选的,所述增湿器为塑料增湿器或铝合金增湿器。

5、优选的,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和外侧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防止所述密封圈从所述密封槽内脱落,并用于减少所述密封圈的变形。

6、优选的,所述密封槽内还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密封圈,以防止所述密封圈从所述密封槽内脱落的防脱件,所述密封槽包括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防脱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内槽壁的外侧的多个第二凸起,间隔设于所述外槽壁的内侧的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沿所述密封槽的环向交替设置。

7、优选的,所述模芯总成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凸点。

8、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上具有所述干气入口,所述第二端盖的端面上具有所述干气出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具有所述增湿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具有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模芯总成包括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分布的多个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孔板,且所述膜组件的两端与所述孔板之间设有防止干气从相邻所述膜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的密封材料,所述膜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用于增湿介质流通的壳层,所述膜组件的内腔为用于干气流通的管层,所述膜组件上具有用于将所述壳层与所述管层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9、优选的,所述膜组件内的干气通道的直径由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区域逐渐增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出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且所述干气入口与所述干气出口呈对角分布,所述增湿介质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呈对角分布;所述模芯总成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均设有用于将干气和增湿介质分隔开的密封件。

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出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壳体伸入所述第二端盖内的一端的侧壁设有的环形进气口,所述环形进气口用于将所述模芯总成的侧部与所述增湿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增湿介质入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模芯总成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部相连通。

12、优选的,所述模芯总成内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相对准的分流杆,所述分流杆用于使得进入所述模芯总成内的增湿介质分散。

13、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发明将模芯总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设置为可拆卸结构,这使得当上述任一结构需要更换时,可单独更换该结构,无需整体更换增湿器,从而降低了增湿器的维修成本,同时,密封圈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增湿器具有较佳的增湿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上具有用于干气进入的干气入口、用于增湿后干气排出的干气出口、用于增湿介质进入的增湿介质入口、以及用于换湿后增湿介质排出的增湿介质出口;所述增湿器包括用于干气与增湿介质相接触,以实现干气增湿的模芯总成,所述模芯总成外套设有不小于所述模芯总成的轴向长度的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模芯总成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二壳体远离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所述模芯总成、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为可拆卸式结构;所述第一壳体靠近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放置有用于提高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的密封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湿器为塑料增湿器或铝合金增湿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内侧和外侧上间隔设有多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用于防止所述密封圈从所述密封槽内脱落,并用于减少所述密封圈的变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槽内还设有用于夹紧所述密封圈,以防止所述密封圈从所述密封槽内脱落的防脱件,所述密封槽包括内槽壁和外槽壁,所述防脱件包括间隔设于所述内槽壁的外侧的多个第二凸起,间隔设于所述外槽壁的内侧的多个第三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第三凸起沿所述密封槽的环向交替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总成的外侧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周向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凹槽相匹配的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面上具有所述干气入口,所述第二端盖的端面上具有所述干气出口,所述第一壳体的侧面具有所述增湿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壳体的侧面具有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模芯总成包括沿所述壳体的径向分布的多个膜组件,所述膜组件的两端均连接有孔板,且所述膜组件的两端与所述孔板之间设有防止干气从相邻所述膜组件之间的间隙进入的密封材料,所述膜组件与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为用于增湿介质流通的壳层,所述膜组件的内腔为用于干气流通的管层,所述膜组件上具有用于将所述壳层与所述管层相连通的第一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组件内的干气通道的直径由所述壳体的中心区域至所述壳体的外侧区域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出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且所述干气入口与所述干气出口呈对角分布,所述增湿介质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呈对角分布;所述模芯总成的两端与所述第一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之间均设有用于将干气和增湿介质分隔开的密封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入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出口,所述第二端盖上设有所述干气出口和所述增湿介质入口,所述壳体伸入所述第二端盖内的一端的侧壁设有的环形进气口,所述环形进气口用于将所述模芯总成的侧部与所述增湿介质入口相连通,所述增湿介质入口通过连接管与所述模芯总成靠近所述第一端盖的端部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总成内设有与所述连接管的出口相对准的分流杆,所述分流杆用于使得进入所述模芯总成内的增湿介质分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增湿器,涉及增湿器技术领域,增湿器具有干气入口、干气出口、增湿介质入口和增湿介质出口;模芯总成外套设的壳体包括沿模芯总成的轴向依次设置且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远离第二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一端盖,第二壳体远离第一壳体的一端设有第二端盖,模芯总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为可拆卸式结构;第一壳体靠近第二壳体的一端的内侧设有密封槽,密封槽内放置有密封圈;当模芯总成、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中任一结构需更换时,单独更换该结构即可,无需整体更换增湿器,降低了增湿器的维护成本,密封圈提高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处的密封性,使得增湿器具有较佳的增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周俊杰,吴仲斌,王俊洪,薛殿伟,苏大辉,王俊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富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