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防撞梁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3167发布日期:2023-06-10 01:3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车门防撞梁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车门防撞梁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门防撞梁是布置在车门内部的一种防撞结构,主要用于提高汽车侧面碰撞的安全性能,有效减小对乘员的伤害,抵御外力侵害。然而现有的车门防撞梁的结构强度较弱,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门防撞梁总成,所述车门防撞梁总成的整体强度较强,从而提高车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

2、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门总成,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

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总成。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前支架和后支架,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分别与所述防撞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外板支撑板,所述外板支撑板沿所述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外板支撑板位于所述防撞梁的靠近车门外板的一侧,所述外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防撞梁总成,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与防撞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外板支撑板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外板支撑板位于防撞梁的靠近车门外板的一侧,外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使得防撞梁和外板支撑板集成在一起,提高车门防撞梁总成的整体强度,同时,通过车门防撞梁总成支撑车门总成,提高车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车门总成的抗冲击能力强、防撞缓冲性能好,安全系数高。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板支撑板的朝向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涂胶槽。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多个所述涂胶槽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涂胶槽分别位于所述防撞梁宽度方向的两侧,每组所述涂胶槽中的多个所述涂胶槽沿所述外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所述涂胶槽的底壁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防撞梁与所述车门外板距离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外板支撑板与所述防撞梁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减重孔,所述防撞梁与所述车门外板距离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外板支撑板与所述防撞梁相对的位置处设有朝向所述防撞梁凹入的凹槽。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板支撑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具有翻边,所述翻边沿所述外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分别位于所述防撞梁的靠近所述车门内板的一侧且与所述防撞梁焊接连接。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板支撑板位于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的靠近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在所述外板支撑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外板支撑板与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均具有部分重叠区域,所述外板支撑板与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在重叠区域进行焊接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总成,包括上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

1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门总成,设置车门防撞梁总成,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与防撞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外板支撑板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外板支撑板位于防撞梁的靠近车门外板的一侧,外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使得防撞梁和外板支撑板集成在一起,提高车门防撞梁总成的整体强度,同时,通过车门防撞梁总成支撑车门总成,提高车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车门总成的抗冲击能力强、防撞缓冲性能好,安全系数高。

1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总成。

1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设置车门总成,通过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与防撞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外板支撑板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外板支撑板位于防撞梁的靠近车门外板的一侧,外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使得防撞梁和外板支撑板集成在一起,提高车门防撞梁总成的整体强度,同时,通过车门防撞梁总成支撑车门总成,提高车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车门总成的抗冲击能力强、防撞缓冲性能好,安全系数高。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14)的朝向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具有多个间隔开的涂胶槽(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涂胶槽(141)分为两组,两组所述涂胶槽(141)分别位于所述防撞梁(11)宽度方向的两侧,每组所述涂胶槽(141)中的多个所述涂胶槽(141)沿所述外板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涂胶槽(141)的底壁与所述车门外板之间的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11)与所述车门外板距离小于预设值时,所述外板支撑板(14)与所述防撞梁(11)相对的位置处设有减重孔(143),所述防撞梁(11)与所述车门外板距离大于等于预设值时,所述外板支撑板(14)与所述防撞梁(11)相对的位置处设有朝向所述防撞梁(11)凹入的凹槽(14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14)宽度方向的两端具有翻边(142),所述翻边(142)沿所述外板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架(12)和所述后支架(13)分别位于所述防撞梁(11)的靠近车门内板(2)的一侧且与所述防撞梁(11)焊接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板支撑板(14)位于所述前支架(12)和所述后支架(13)的靠近所述车门外板的一侧,在所述外板支撑板(14)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外板支撑板(14)与所述前支架(12)和所述后支架(13)均具有部分重叠区域,所述外板支撑板(14)与所述前支架(12)和所述后支架(13)在重叠区域进行焊接连接。

9.一种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防撞梁总成。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门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门防撞梁总成、车门总成及车辆,所述车门防撞梁总成包括防撞梁;前支架和后支架,前支架和后支架分别与防撞梁长度方向的两端连接;外板支撑板,外板支撑板沿防撞梁的长度方向延伸,外板支撑板位于防撞梁的靠近车门外板的一侧,外板支撑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前支架和后支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车门防撞梁总成,防撞梁和外板支撑板集成在一起,提高车门防撞梁总成的整体强度,同时,通过车门防撞梁总成支撑车门总成,提高车门总成的整体结构强度,且车门总成的抗冲击能力强、防撞缓冲性能好,安全系数高。

技术研发人员:马保磊,叶明礼,苏喜阳,崔二盼,杜中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