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5846发布日期:2023-04-20 04:1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子驻车制动,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


背景技术:

1、电子驻车制动器的基本结构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的缸孔中的活塞、与活塞配合的摩擦片、穿设于活塞中的螺杆以及套拧在螺杆上的螺杆套。电子驻车制动器的驻车驱动原理是:电机输出的驱动扭矩经减速后,传递给螺杆,由螺杆套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活塞压紧摩擦片,产生驻车力矩实现驻车。解除驻车时,只需电机反转就可实现。

2、现有的电子驻车制动器中,螺杆套与活塞在非驻车状态时是非接触的,其存在的问题是:行车过程中,螺杆套的振动容易敲击活塞产生噪音;此外,活塞会受到摩擦片的敲击而回缩,由于螺杆套与活塞非接触,其无法阻滞活塞回缩,造成制动踏板行程意外变长,甚至出现一脚踏空的危险工况,影响行车安全。

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在螺杆套上套设卡簧,卡簧的卡爪伸入螺杆套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中,使螺杆套与活塞通过卡爪弹性接触,能够避免行车过程中螺杆套敲击活塞产生噪音,并阻止活塞因受到摩擦片的敲击而回缩,确保行车安全。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缸孔中的活塞、穿设于所述活塞中的调节螺杆以及套拧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螺杆套;其中,所述活塞的内壁设置有非圆形接触面,所述螺杆套的外壁设置有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间隙配合的非圆形凸起;所述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还包括带有卡爪的卡簧,所述卡簧套设在所述螺杆套上,所述卡爪伸入所述非圆形凸起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的间隙中,所述非圆形凸起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通过所述卡爪弹性接触。

3、上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通过活塞内壁的非圆形接触面和螺杆套外壁的非圆形凸起,实现活塞与螺杆套之间的防转配合;通过套设在螺杆套上的卡簧,卡簧的卡爪伸入螺杆套的非圆形凸起与活塞的非圆形接触面的间隙中,使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通过卡爪弹性接触;

4、从而,上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螺杆套与活塞通过卡簧的卡爪弹性接触,一方面通过卡簧的减震作用,避免螺杆套对活塞的敲击,消除噪音;另一方面通过卡爪对活塞的摩擦力产生的阻尼作用,有效阻滞活塞因摩擦片的敲击而导致的回缩运动,避免行车状态下踏板行程意外变长而导致的危险工况,确保行车安全。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圆形接触面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塞的内壁的多个,所述非圆形凸起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螺杆套的外壁的多个,每个所述非圆形凸起与一个所述非圆形接触面间隙配合。

6、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非圆形接触面与均匀分布的多个非圆形凸起相配合,使活塞与螺杆套之间的配合均衡、稳定,以利于螺杆套与活塞之间的传动。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每个所述卡爪伸入一对所述非圆形凸起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之间。

8、通过均匀分布的多个卡爪分别伸入各对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之间,使活塞与螺杆套通过卡簧稳定地接触配合。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非圆形凸起、所述非圆形接触面和所述卡爪均包括四个。

10、通过四组非圆形凸起、非圆形接触面和卡爪,能够兼顾螺杆套、活塞及卡簧的结构简洁度以及活塞与螺杆套的配合稳定性。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爪的前端相对所述卡爪的本体径向向内弯折;所述前端及与所述前端相连的部分所述本体伸入所述非圆形凸起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的间隙中。

12、通过卡爪前端相对卡爪本体径向向内弯折,使卡爪能够压紧在活塞的非圆形接触面与螺杆套的非圆形凸起之间,实现卡爪与非圆形凸起及非圆形接触面更好地接触。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的弯折角度为8°~10°。

14、通过卡爪前端的弯折角度限定,一方面利于卡爪与非圆形凸起及非圆形接触面更好地接触,另一方面避免卡爪弯折过大而影响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的配合。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簧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套上的圈套,所述圈套面向所述非圆形凸起的端面设置有所述卡爪。

16、通过圈套,使卡簧稳定地套设在螺杆套上,并便于卡爪设置。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活塞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面,所述螺杆套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锥形面抵接配合。

18、通过螺杆套的斜面与活塞的锥形面抵接配合,便于螺杆套与活塞之间力的传递,使螺杆套与活塞之间传动稳定。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缸孔的底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螺杆套非自锁螺纹连接。

20、调节螺杆与缸孔的底部可转动连接,使调节螺杆能够在电机的驱动下转动;调节螺杆与螺杆套非自锁螺纹连接,使螺杆套能够将调节螺杆的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以驱动活塞压紧摩擦片,实现驻车。

2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所述电子驻车制动器包括如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

22、电子驻车制动器利用卡簧,使螺杆套与活塞弹性接触,能够避免行车过程中螺杆套敲击活塞产生噪音,并阻止活塞因受到摩擦片的敲击而回缩,以确保行车安全。

2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4、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通过活塞内壁的非圆形接触面和螺杆套外壁的非圆形凸起,实现活塞与螺杆套之间的防转配合;通过套设在螺杆套上的卡簧,卡簧的卡爪伸入螺杆套的非圆形凸起与活塞的非圆形接触面的间隙中,使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通过卡爪弹性接触;从而,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螺杆套与活塞通过卡簧的卡爪弹性接触,一方面通过卡簧的减震作用,避免螺杆套对活塞的敲击,消除噪音;另一方面通过卡爪对活塞的摩擦力产生的阻尼作用,有效阻滞活塞因摩擦片的敲击而导致的回缩运动,避免行车状态下踏板行程意外变长而导致的危险工况,确保行车安全。

2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缸孔中的活塞、穿设于所述活塞中的调节螺杆以及套拧在所述调节螺杆上的螺杆套,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活塞的内壁的多个,所述非圆形凸起包括均匀分布于所述螺杆套的外壁的多个,每个所述非圆形凸起与一个所述非圆形接触面间隙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均匀分布的多个,每个所述卡爪伸入一对所述非圆形凸起与所述非圆形接触面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圆形凸起、所述非圆形接触面和所述卡爪均包括四个。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前端相对所述卡爪的本体径向向内弯折;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的弯折角度为8°~1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簧包括套设在所述螺杆套上的圈套,所述圈套面向所述非圆形凸起的端面设置有所述卡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的端部设置有锥形面,所述螺杆套的端部设置有斜面,所述斜面与所述锥形面抵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缸孔的底部可转动连接,且所述调节螺杆与所述螺杆套非自锁螺纹连接。

10.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子驻车制动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和电子驻车制动器。壳体总成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的缸孔中的活塞、穿设于活塞中的调节螺杆以及套拧在调节螺杆上的螺杆套;活塞的内壁设置有非圆形接触面,螺杆套的外壁设置有与非圆形接触面间隙配合的非圆形凸起;壳体总成还包括带有卡爪的卡簧,卡簧套设在螺杆套上,卡爪伸入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的间隙中,非圆形凸起与非圆形接触面通过卡爪弹性接触。本技术在螺杆套上套设卡簧,卡簧的卡爪伸入螺杆套与活塞之间的间隙中,使螺杆套与活塞通过卡簧的卡爪弹性接触,能够避免行车过程中螺杆套敲击活塞产生噪音,并阻止活塞因受到摩擦片的敲击而回缩,确保行车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傅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采埃孚汽车科技(张家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