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51918发布日期:2023-04-20 01:54阅读:41来源:国知局
汽车驱动桥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驱动桥。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的汽车驱动桥与悬架的连接结构大多都是在驱动桥的桥壳的底面焊接下托板,采用桥壳与下托板边缘等长焊缝的焊接方式。但是,汽车驱动桥的桥壳在受到垂直载荷的时候,会产生弯曲变形,导致桥壳下方部分受拉应力,焊缝的长度越长,焊缝处的应力越大,承受长时间的交变应力后,会产生疲劳裂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下托板与桥壳焊接开缝现象十分常见,严重影响客车的安全行驶。

2、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驱动桥,该汽车驱动桥通过u型螺栓实现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的连接,减少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之间的焊缝长度而仍能保证桥壳整体强度,同时焊缝长度的缩短能减少该处焊缝的应力,避免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汽车驱动桥整体强度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驱动桥,包括桥壳中段、所述桥壳中段两侧的两个桥壳端、多个u型螺栓、两个悬架上垫板和悬架下托板;

3、每一所述悬架上垫板和所述悬架下托板通过两个所述u型螺栓设置于一所述桥壳端,且

4、所述悬架下托板与所述桥壳端的接触处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形成的焊缝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u型螺栓之间的距离。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焊缝的长度与两个所述u型螺栓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悬架上垫板的一端面为弧形,且所述弧形与所述u型螺栓的内端面相契合;

7、所述悬架上垫板的另一端面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截面所述桥壳端外端面相契合。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悬架下托板朝向桥壳端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所述桥壳端外端面相契合。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所述悬架下托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两个所述u型螺栓穿过多个所述安装孔并延伸穿过与所述悬架下托板连接的悬架本体。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多个所述u型螺栓通过多个锁紧螺母与汽车簧板固定连接。

11、本实用新型的通过u型螺栓实现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的连接,桥壳端与悬架下托板间的焊缝为非承载焊缝,因此,可以减少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之间的焊缝长度而仍能保证桥壳整体强度,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之间焊缝长度的缩短能减少该处焊缝的应力,避免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汽车驱动桥整体强度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壳中段、所述桥壳中段两侧的两个桥壳端、多个u型螺栓、两个悬架上垫板和悬架下托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的长度与两个所述u型螺栓之间的距离的比值在1/3至1/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上垫板的一端面为弧形,且所述弧形与所述u型螺栓的内端面相契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下托板朝向桥壳端的一端面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截面所述桥壳端外端面相契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下托板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两个所述u型螺栓穿过多个所述安装孔并延伸穿过与所述悬架下托板连接的悬架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驱动桥,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u型螺栓通过多个锁紧螺母与汽车簧板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驱动桥,包括桥壳中段、所述桥壳中段两侧的两个桥壳端、多个U型螺栓、两个悬架上垫板和悬架下托板;每一所述悬架上垫板和所述悬架下托板通过两个所述U型螺栓设置于一所述桥壳端,且所述悬架下托板与所述桥壳端的接触处通过焊接连接,焊接形成的焊缝的长度小于两个所述U型螺栓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通过U型螺栓实现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连接,桥壳端与悬架下托板之间的焊缝为非承载焊缝,因此,可以减少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之间的焊缝长度而仍能保证桥壳整体强度,悬架下托板与桥壳端之间焊缝长度的缩短能减少该处焊缝的应力,避免疲劳裂纹的产生,从而提高汽车驱动桥整体强度及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韫韬,朱郭豪,孙淮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采埃孚传动技术(嘉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