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34178发布日期:2023-07-20 14:4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尤其涉及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


背景技术:

1、稳定杆总成包括稳定杆和安装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安装组件包括上支架、过渡支架和安装头,安装组件的作用是将稳定杆安装在汽车大梁上,为满足该组件的受力需求,一般该组件中的部件具有较大的尺寸,导致该组件的重量较大,不能满足汽车朝着节能和轻量化方向发展的需求,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

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头、过渡支架、上支架,安装头固定安装在过渡支架上,安装头上具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安装部,上支架转动安装在过渡支架远离安装头的一端,上支架上具有用于连接汽车大梁的安装面,上支架上还具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加强筋。

3、优选的,上支架远离第一加强筋的端面具有与第一加强筋形状匹配的凹槽,且凹槽的槽底位于第一加强筋内。

4、优选的,凹槽的槽底与上支架的端面平滑过渡连接。

5、优选的,上支架沿其纵向弯折形成平直部和弯曲部,安装面位于平直部上,弯曲部远离第一加强筋的端面边侧还固定设有第二加强筋。

6、优选的,上支架上还具有用于转动连接过渡支架的圆筒部,第一加强筋由圆筒部纵向延伸至平直部,第二加强筋的端部和第一加强筋的端部沿着圆筒部的轴向依次固定在圆筒部上。

7、优选的,过渡支架为u形结构,过渡支架内还具有第三加强筋。

8、优选的,过渡支架上还具有多个与第三加强筋错位布置的减重孔。

9、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中的上支架上设置有提高上支架强度的第一加强筋,使其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以达到满足受力需求时降低上支架自重的目的,可以有效降低该组件的整体重量,以使得该组件可以更加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该组件使用后,汽车的整车自重得以减轻,从而也可满足汽车节能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头(1)、过渡支架(2)、上支架(3),安装头(1)固定安装在过渡支架(2)上,安装头(1)上具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安装部(11),上支架(3)转动安装在过渡支架(2)远离安装头(1)的一端,上支架(3)上具有用于连接汽车大梁的安装面(31),上支架(3)上还具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加强筋(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支架(3)远离第一加强筋(32)的端面具有与第一加强筋(32)形状匹配的凹槽(33),且凹槽(33)的槽底位于第一加强筋(32)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凹槽(33)的槽底与上支架(3)的端面平滑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支架(3)沿其纵向弯折形成平直部(34)和弯曲部(35),安装面(31)位于平直部(34)上,弯曲部(35)远离第一加强筋(32)的端面边侧还固定设有第二加强筋(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上支架(3)上还具有用于转动连接过渡支架(2)的圆筒部(37),第一加强筋(32)由圆筒部(37)纵向延伸至平直部(34),第二加强筋(36)的端部和第一加强筋(32)的端部沿着圆筒部(37)的轴向依次固定在圆筒部(37)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渡支架(2)为u形结构,过渡支架(2)内还具有第三加强筋(2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过渡支架(2)上还具有多个与第三加强筋(21)错位布置的减重孔(22)。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头、过渡支架、上支架,安装头固定安装在过渡支架上,安装头上具有用于安装稳定杆的安装部,上支架转动安装在过渡支架远离安装头的一端,上支架上具有用于连接汽车大梁的安装面,上支架上还具有纵向布置的第一加强筋,本技术提出的车用稳定杆的安装组件中的上支架上设置有提高上支架强度的第一加强筋,使其在受力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具有更小的尺寸,以达到满足受力需求时降低上支架自重的目的,可以有效降低该组件的整体重量,以使得该组件可以更加符合汽车轻量化发展的需求,该组件使用后,汽车的整车自重得以减轻,从而也可满足汽车节能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唐平生,闫毅,江华,胥扬,李卫群,谢付强,汪绍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普尔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