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00412发布日期:2023-07-18 18:40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汽车附属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在人们对汽车驾驶的舒适性、智能性以及使用便利性等各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的同时,汽车的安全性能依然是人们考量汽车质量的首要标准之一。

2、其中,气体发生器是汽车安全保护缓冲系统中的重要构件之一;在车辆发生碰撞时,气体发生器使安全气囊充气后展开,从而保护司乘人员的安全。气体发生器对气体的降温效果非常重要,如果气体发生器对气体的降温效果不佳,则温度较高的气体不仅会对安全气囊造成损伤,还有可能会对司乘人员造成伤害。

3、有鉴于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提高气体发生器对气体的降温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及车辆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体发生器,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

3、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第一容纳腔;

4、点火管,所述点火管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靠近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置;

5、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设置有排气部;

6、过滤器,所述过滤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与所述点火管间隔设置;所述过滤器内具有第二容纳腔,所述过滤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滤段和第二过滤段,所述第一过滤段相较所述第二过滤段更加靠近所述点火管设置;

7、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点火管之间的区域放置有产气剂;

8、气体导流件,所述气体导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且所述气体导流件对应于所述第二过滤段设置;所述气体导流件朝向所述点火管的端部封闭设置,且所述气体导流件朝向所述点火管的端部与所述过滤器之间封闭连接;

9、所述过滤器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10、产气剂被所述点火管引燃产生的气体先沿所述过滤器的轴向方向流动并经所述过滤器的第一过滤段过滤降温后,再沿所述过滤器的径向流动并经所述过滤器的第二过滤段过滤降温后进入所述气体导流件,最后经由所述排气部排出。

11、可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段沿所述过滤器轴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过滤器沿径向的厚度。

12、可选地,所述气体导流件的外侧壁与所述过滤器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13、可选地,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器本体,所述过滤器本体呈筒状,所述过滤器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

14、所述过滤器本体具有第一开口端及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靠近所述点火管设置,所述第二开口端靠近所述排气部设置。

15、可选地,所述气体导流件包括导流件本体,所述导流件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

16、可选地,所述导流件本体包括相背设置的封闭端及开口端,所述封闭端朝向所述点火管设置,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排气部设置。

17、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排气罩,所述排气罩与所述外壳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排气罩形成所述排气部。

18、可选地,所述排气罩包括罩本体,所述罩本体的端部开设有气流道、所述罩本体的侧部开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孔;所述气流道朝向所述气体导流件设置。

19、可选地,所述气流道处连接有密封片,产气剂被所述点火管引燃产生的气体冲破所述密封片并从所述第三通气孔排出。

20、可选地,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连接,所述点火管安装在所述固定座上。

21、可选地,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所述固定座与所述点火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

22、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气体发生器。

23、根据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安全气囊。

24、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25、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气体发生器中,通过对高温气体进行多次引流和降温,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气体的温度;并且,气体在过滤器的第一过滤段沿轴向方向流动、在过滤器的第二过滤段沿径向方向流动,这样高温气体可以得到更好的过滤降温效果。经过多次降温的气体不会对安全气囊的气袋造成烧蚀,也不会因为气体温度过高而对司乘人员造成伤害,从而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26、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技术特征:

1.一种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段沿所述过滤器(14)轴向的长度不小于所述过滤器(14)沿径向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流件(15)的外侧壁与所述过滤器(14)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14)包括过滤器本体(140),所述过滤器本体(140)呈筒状,所述过滤器本体(14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通气孔(14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导流件(15)包括导流件本体(150),所述导流件本体(150)的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二通气孔(1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件本体(150)包括相背设置的封闭端及开口端,所述封闭端朝向所述点火管(12)设置,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排气部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排气罩(13),所述排气罩(13)与所述外壳(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排气罩(13)形成所述排气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罩(13)包括罩本体(130),所述罩本体(130)的端部开设有气流道(131)、所述罩本体(130)的侧部开设有多个第三通气孔(132);所述气流道(131)朝向所述气体导流件(15)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道(131)处连接有密封片(16),产气剂被所述点火管(12)引燃产生的气体冲破所述密封片(16)并从所述第三通气孔(132)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发生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的固定座(17),所述固定座(17)与所述外壳(11)连接,所述点火管(12)安装在所述固定座(17)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气体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7)与所述外壳(11)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18),所述固定座(17)与所述点火管(12)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19)。

12.一种安全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气囊包括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气体发生器。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安全气囊。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气体发生器、安全气囊及车辆。该气体发生器包括外壳、点火管、过滤器及气体导流件,外壳内具有第一容纳腔;点火管位于第一容纳腔内且靠近外壳的第一端设置;外壳的第二端设置有排气部;过滤器设置于第一容纳腔内且与点火管间隔设置;过滤器内具有第二容纳腔,过滤器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滤段和第二过滤段,第一过滤段相较第二过滤段更加靠近点火管设置;第一容纳腔在过滤器与点火管之间的区域放置有产气剂;气体导流件至少部分设置于第二容纳腔,且气体导流件对应于第二过滤段设置;气体导流件朝向点火管的端部封闭设置,且气体导流件朝向点火管的端部与过滤器之间封闭连接;过滤器的外侧壁与外壳的内侧壁贴合设置。

技术研发人员:孙坤,陈思含,郑东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3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