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供电系统、电动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47742发布日期:2023-12-21 14: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车载供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载供电系统、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1、现在汽车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在开车过程中,车内人员在没有外接电源的情况下车内的取电口就显得尤为重要,为车内的用电提供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供电系统,以为车内用电进行保护。

2、本实用新型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

3、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车内插座和整车控制器,所述车内插座中设有功率端子和监测装置,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直流端、第一交流端和通信端,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直流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所述功率端子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的通信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监测装置传递的监测结果,并对所述监测结果进行处理,以及控制所述车载充电器传输所述动力电池的电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包括上述的车载供电系统。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载供电系统、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车内插座和整车控制器,车内插座中设有功率端子和监测装置,车载充电器具有直流端、第一交流端和通信端,车载充电器的直流端与动力电池连接,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功率端子连接,车载充电器的通信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还与监测装置连接;其中,整车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监测装置传递的监测结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以及控制车载充电器传输动力电池的电能。由此,监测装置可以监测车内插座的状态,整车控制器在根据监测装置的监测结果判断车内插座出现状态异常时,控制车载充电器停止工作,使得动力电池不向车内插座供电,实现了对车内用电的保护。

6、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车载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车内插座和整车控制器,所述车内插座中设有功率端子和监测装置,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直流端、第一交流端和通信端,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直流端与所述动力电池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所述功率端子连接,所述车载充电器的通信端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监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包括:漏电保护器和温度采集器、功率检测器中的至少一者,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漏电保护器、所述温度采集器、所述功率检测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集器包括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被配置为采集所述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并根据所述电压得到所述车内插座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还具有第二交流端,所述系统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切换电路包括单刀双掷继电器,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静触点与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第一动触点与所述功率端子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第二动触点与所述第二车外放电端口连接,所述单刀双掷继电器的控制线圈与所述整车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线切换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一开关管连接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所述功率端子之间,所述第二开关管连接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所述第二车外放电端口之间,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还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检测器中设有第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一无线通讯模块用以建立所述功率检测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的无线通讯连接,以传输所述功率检测器检测的所述车内插座的功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具有第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第二无线通讯模块用以建立所述整车控制器与外部终端设备的无线通讯连接,以传输所述功率信息至所述外部终端设备和所述外部终端设备发送的远程控制信息。

10.一种电动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供电系统。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供电系统、电动汽车。其中,系统包括:动力电池、车载充电器、车内插座和整车控制器,车内插座中设有功率端子和监测装置,车载充电器具有直流端、第一交流端和通信端,车载充电器的直流端与动力电池连接,车载充电器的第一交流端与功率端子连接,车载充电器的通信端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还与监测装置连接;其中,整车控制器被配置为接收监测装置传递的监测结果,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处理,以及控制车载充电器传输动力电池的电能。该系统,实现了对车内用电的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媛,肖胜然,赵春阳,孟江涛,范春鹏,邢志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