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22872发布日期:2023-06-29 12:5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具体为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


背景技术:

1、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交流充电桩属于充电桩的一种,采用传导方式为具有车载充电装置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源的专用供电装置。

2、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壳体结构大多较为简单,无法对汽车的接触进行缓冲,并对汽车司机进行警示提醒,一些注意力不高的司机有可能撞上充电桩,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且目前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由于其散热孔位置缺少能够对水进行排导的结构,导致外界雨水液体很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内部设备造成损坏。

3、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壳体结构大多较为简单,无法对汽车的接触进行缓冲,并对汽车司机进行警示提醒,一些注意力不高的司机有可能撞上充电桩,造成充电桩的损坏,且目前的一些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由于其散热孔位置缺少能够对水进行排导的结构,导致外界雨水液体很容易通过散热孔进入充电桩壳体内部,对内部设备造成损坏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所述主壳体正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显示屏,且所述主壳体两侧面均设置有充电线缆,所述充电线缆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所述主壳体内部开设有设备安装腔和缓冲警报腔,所述缓冲警报腔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所述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且所述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所述缓冲防护壳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所述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所述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

3、进一步地,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喇叭和电源箱,所述警报喇叭固定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上,所述电源箱固定在缓冲警报腔内壁上,且所述电源箱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警报喇叭上设置有两个铁柱,所述电源箱上设置有两个塑料套管,两个所述铁柱分别与两个塑料套管相对应,且所述塑料套管内靠近一端的位置活动设置有第一铁块,所述塑料套管内靠近电源箱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铁块,所述第一铁块与第二铁块之间固定有连接弹簧,且所述第二铁块侧面连接有导电铜丝,两个所述导电铜丝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两个所述铁柱分别与警报喇叭的正负极相连接,且所述铁柱与塑料套管滑动连接。

4、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防护壳的正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缓冲防护壳的正面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

5、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橡胶垫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警示反光贴。

6、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束线结构,所述束线结构包括线缆托盘和绕线柱,所述绕线柱位于线缆托盘的上方,且所述绕线柱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主壳体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与绕线柱滑动连接的调节滑槽,所述调节滑槽内开设有与限位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孔位于设备安装腔的下方,所述排水槽口位于散热孔的下方。

8、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槽口设置为倾斜结构。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在主壳体的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以及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在汽车逼近该充电桩壳体时,随着汽车的挤压接触,缓冲防护壳会与缓冲弹簧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警报机构对司机进行警示提醒,通过在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在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使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能够通过排水槽口将通过散热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1),所述主壳体(1)正面靠近顶部的位置设置有操作显示屏(2),且所述主壳体(1)两侧面均设置有充电线缆(3),所述充电线缆(3)一端连接有充电枪头(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内部开设有设备安装腔(101)和缓冲警报腔(102),所述缓冲警报腔(102)内顶壁和内底壁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警报腔(102)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5),所述缓冲防护壳(5)内壁与缓冲警报腔(102)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6),且所述缓冲防护壳(5)与缓冲警报腔(102)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所述缓冲防护壳(5)上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7),所述主壳体(1)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103)和排水槽口(104),且所述主壳体(1)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105),所述散热孔(103)和排水槽口(104)与设备安装腔(101)之间通过散热通道(105)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包括警报喇叭(8)和电源箱(9),所述警报喇叭(8)固定在缓冲防护壳(5)内壁上,所述电源箱(9)固定在缓冲警报腔(102)内壁上,且所述电源箱(9)内设置有蓄电池,所述警报喇叭(8)上设置有两个铁柱(10),所述电源箱(9)上设置有两个塑料套管(11),两个所述铁柱(10)分别与两个塑料套管(11)相对应,且所述塑料套管(11)内靠近一端的位置活动设置有第一铁块(12),所述塑料套管(11)内靠近电源箱(9)的位置固定有第二铁块(13),所述第一铁块(12)与第二铁块(13)之间固定有连接弹簧(14),且所述第二铁块(13)侧面连接有导电铜丝(15),两个所述导电铜丝(15)分别与蓄电池的正负极相连接,两个所述铁柱(10)分别与警报喇叭(8)的正负极相连接,且所述铁柱(10)与塑料套管(11)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防护壳(5)的正面设置为弧形结构,且所述缓冲防护壳(5)的正面上设置有缓冲橡胶垫(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橡胶垫(16)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警示反光贴(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的两侧面对称设置有束线结构(18),所述束线结构(18)包括线缆托盘(181)和绕线柱(182),所述绕线柱(182)位于线缆托盘(181)的上方,且所述绕线柱(182)的一端连接有限位板,所述主壳体(1)的两侧面对称开设有与绕线柱(182)滑动连接的调节滑槽(106),所述调节滑槽(106)内开设有与限位板滑动连接的限位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孔(103)位于设备安装腔(101)的下方,所述排水槽口(104)位于散热孔(103)的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槽口(104)设置为倾斜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包括主壳体,该汽车交流充电桩壳体,通过在主壳体的缓冲警报腔内设置有缓冲防护壳,在缓冲防护壳内壁与缓冲警报腔内壁之间固定有多个缓冲弹簧,以及缓冲防护壳与缓冲警报腔之间设置有警报机构,在汽车逼近该充电桩壳体时,随着汽车的挤压接触,缓冲防护壳会与缓冲弹簧配合对冲击力进行缓冲,并通过警报机构对司机进行警示提醒,通过在主壳体两侧面均开设有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且在主壳体两侧壁内均开设有散热通道,使散热孔和排水槽口与设备安装腔之间通过散热通道相连通,能够通过排水槽口将通过散热孔进入的雨水液体排出。

技术研发人员:马雁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久弘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