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8294发布日期:2023-06-21 17:04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胎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工程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轮胎。


背景技术:

1、轮胎是在各种车辆或机械上装配的接地滚动的圆环形弹性橡胶制品,轮胎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起到承载、牵引和缓冲的作用,还需要具有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

2、相关技术中,轮胎通常安装在车辆的金属轮辋上,使轮胎支撑车身,实现轮胎与地面的接触,在车辆行驶时,使轮胎上的防滑纹路与地面互相施加作用力,从而保证车辆的行驶性能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轮胎与地面接触时,会使轮胎表面的防滑纹路与地面紧密接触,从而使地面上的石块卡入相邻防滑纹路之间的排水槽和防滑槽内,导致石块容易卡入轮胎的排水槽和防滑槽内,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轮胎的防夹石性能,本申请提供一种轮胎。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轮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轮胎,包括轮胎本体以及沿轮胎本体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排水槽,所述轮胎本体上一体设置有弹性凸条,所述弹性凸条位于排水槽内,所述弹性凸条靠近地面的一侧呈弧形,所述弹性凸条的高度是排水槽的深度的50%-70%。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凸条的高度设置为排水槽深度的50%-70%,在保证排水槽排水性能的同时,在轮胎本体与地面接触时,车辆的重量压迫轮胎本体,使轮胎本体变形,从而使弹性凸条的高度与排水槽的深度一致,使弹性凸条将地面上的石块与排水槽隔离,降低石块卡入排水槽内的概率,尽量避免石块卡入排水槽中,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5、可选的,所述轮胎本体上对称设置有防夹面,所述防夹面位于排水槽内且位于弹性凸条的两侧。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水槽两侧的防夹面使排水槽呈现燕尾形,从而在石块进入排水槽内时,使轮胎本体对石块施加一个驱使石块远离排水槽的弹力,从而降低轮胎本体对石块的压力,降低石块卡入排水槽的几率,尽量避免石块卡入排水槽内,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7、可选的,所述弹性凸条上设置有加气塞。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气体通过加气塞进入弹性凸条内,从而增加弹性凸条的缓冲力和弹性,石块卡入排水槽内时,轮胎本体转动,使石块位于轮胎本体远离地面的一侧时,轮胎本体与弹性凸条受到车辆重量的压迫,从而使轮胎本体与弹性凸条靠近地面的一侧发生凹陷形变,使弹性凸条内的气体充斥在弹性凸条远离地面的一侧,从而使弹性凸条远离地面的一侧发生凸起形变,使弹性凸条为石块施加一个远离排水槽的弹力,进而提高将石块弹出排水槽的几率,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9、可选的,所述轮胎本体上开设有供弹性凸条进入的退让槽,所述退让槽与排水槽互相连通,所述防夹面与退让槽的夹角范围为120°-160°。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凸条远离地面的一侧发生凸起形变时,使弹性凸条进入退让槽内,尽量避免弹性凸条与防夹面互相挤压,导致弹性凸条和防夹面的破损,进而提高对弹性凸条与防夹面的保护能力。使防夹面与退让槽的夹角范围在120°-160°之间,从而使两侧的防夹面形成排水性能良好的排水槽的同时,使防夹面对卡入排水槽内的石块的弹力最大。

11、可选的,所述弹性凸条与防夹面上均设置有缓冲凸起。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弹性凸条与防夹面上均匀设置缓冲凸起,在轮胎本体与弹性凸条发生凹陷形变时,弹性凸条与防夹面均与地面接触,从而使缓冲凸起将地面分别与弹性凸条和防夹面隔离,尽量避免地面和石块对弹性凸条和防夹面造成磨损,进而提高弹性凸条和防夹面的防摩擦性能。

13、可选的,所述轮胎本体上均匀设置有防溅条,所述防溅条位于轮胎本体靠近排水槽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轮胎本体转动时,石块自身的惯性以及弹性凸条驱使石块远离排水槽,使防溅条围堵离开排水槽的石块,尽量避免石块飞溅,从而对路上的行人造成损伤,进而提高轮胎本体自动排出石块时的安全性。在防溅条靠近地面时,使轮胎本体将防溅条抵压在排水槽的上方,进而使防溅条将排水槽与地面隔开,尽量避免石块卡入排水槽内,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15、可选的,所述防溅条远离轮胎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使防溅条靠近排水槽的配重块。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轮胎本体转动使防溅条远离地面时,使配重块驱使防溅条靠近排水槽,从而使防溅条对排出的石块进行围堵,尽量避免排出的石块对行人造成损伤,进而提高轮胎本体在排出石块时的安全性。

17、可选的,所述轮胎本体上沿轮胎本体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胎压线,所述胎压线位于轮胎本体靠近轮辋的一侧。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车辆的重量压迫轮胎本体时,使轮胎本体发生凹陷形变,从而使轮胎本体上的胎压线靠近轮辋,在胎压线沉入轮辋内时,则表明轮胎本体的胎压不足,在车辆行驶时存在风险。胎压线靠近轮辋时并未沉入轮辋内,则表明轮胎本体的胎压充足,车辆行驶时的风险较低。而且胎压充足,使地面上的石块不易挤压进入排水槽内,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19、可选的,还包括沿垂直于轮胎本体的周向方向开设的防滑槽,所述防滑槽与排水槽互相连通,所述轮胎本体上一体设置有防夹条,所述防夹条位于防滑槽内。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石块卡入防滑槽内时,使防夹条与石块互相抵压,使防夹条为石块提供远离防滑槽的弹力,进而使防夹条将石块与防滑槽隔开,尽量避免石块卡入防滑槽内,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21、可选的,所述防夹条均匀设置于防滑槽内,相邻所述防夹条之间的距离值为防滑槽宽度的50%-60%。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相邻的防夹条之间的距离值设置为防滑槽宽度的50%-60%,从而相邻防夹条之间的距离小于防滑槽的宽度,在石块进入防滑槽内时,尽量避免石块卡入相邻的防夹条之间,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在轮胎本体上一体设置弹性凸条和防夹条,在轮胎本体与地面接触时,使弹性凸条将石块与排水槽隔开,使防夹条将石块与防滑槽隔开,尽量避免石块卡入排水槽和防滑槽内,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25、2.通过在轮胎本体上设置防夹面,使石块卡入排水槽内时,使防夹面为石块提供远离排水槽的弹力,进而提高轮胎本体的防夹石性能;

26、3.通过在弹性凸条与防夹面上均匀设置缓冲凸起,在轮胎本体与地面接触时,使缓冲凸起分别将石块与弹性凸条以及石块与防夹面隔开,降低石块对弹性凸条和防夹面的磨损,进而提高防夹面与弹性凸条的抗磨损能力。



技术特征:

1.一种轮胎,包括轮胎本体(1)以及沿轮胎本体(1)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排水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上一体设置有弹性凸条(3),所述弹性凸条(3)位于排水槽(2)内,所述弹性凸条(3)靠近地面的一侧呈弧形,所述弹性凸条(3)的高度是排水槽(2)的深度的50%-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上对称设置有防夹面(4),所述防夹面(4)位于排水槽(2)内且位于弹性凸条(3)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条(3)上设置有加气塞(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上开设有供弹性凸条(3)进入的退让槽(6),所述退让槽(6)与排水槽(2)互相连通,所述防夹面(4)与退让槽(6)的夹角范围为120°-16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凸条(3)与防夹面(4)上均设置有缓冲凸起(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上均匀设置有防溅条(8),所述防溅条(8)位于轮胎本体(1)靠近排水槽(2)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溅条(8)远离轮胎本体(1)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驱使防溅条(8)靠近排水槽(2)的配重块(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本体(1)上沿轮胎本体(1)的周向方向设置有胎压线(11),所述胎压线(11)位于轮胎本体(1)靠近轮辋(10)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沿垂直于轮胎本体(1)的周向方向开设的防滑槽(12),所述防滑槽(12)与排水槽(2)互相连通,所述轮胎本体(1)上一体设置有防夹条(13),所述防夹条(13)位于防滑槽(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夹条(13)均匀设置于防滑槽(12)内,相邻所述防夹条(13)之间的距离值为防滑槽(12)宽度的50%-6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轮胎,涉及车辆工程技术的领域,其包括轮胎本体以及沿轮胎本体的周向方向开设的排水槽,所述轮胎本体上一体设置有弹性凸条,所述弹性凸条位于排水槽内,所述弹性凸条靠近地面的一侧呈弧形,所述弹性凸条的高度是排水槽的深度的50%‑70%。本申请具有提高轮胎的防夹石性能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石丽均,徐吉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市骏凯橡胶工贸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